03.07 094型戰略導彈核潛艇有何優勢?

DDDDD噠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會員 張浩

094型核潛艇是我國海軍核力量的支撐。

這個問題要分開回答。綜合來看094型導彈核潛艇對比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技術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在部分技術上也有領先。首先看劣勢,094型核潛艇對美國海軍的俄亥俄主要有兩個劣勢,第一是載彈劣勢,094型核潛艇僅能搭載12枚戰略導彈,俄亥俄級核潛艇則能搭載24枚戰略導彈,是094的二倍。核戰爭中,能發射的核導彈數量越多自然越有優勢,從這一點看俄亥俄無疑是壓倒性的優勢。第二是靜音能力處於劣勢,因為當時我國無法研發出大直徑的耐壓艇體,導致了094型核潛艇無法作出更寬、層數更多的艇體,受到尺寸的限制,094核潛艇不得不在潛艇表面作出“龜背”來容納戰略導彈,這導致潛艇在航行時阻力較大,產生的噪音也更大,這嚴重影響了潛艇的生存能力。相比較看,俄亥俄因為噸位更大,因此沒有龜背,也因此靜音性能更佳。

相比於094型核潛艇,俄亥俄級核潛艇並沒有隆起的龜背。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094型核潛艇的優勢。由於作戰思路不同,094型核潛艇強調發射核導彈的速度,減少不能移動的發射狀態時間,增加生存能力,因此我國為094核潛艇研發了相應的齊射系統,可以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以極短的間隔發射完12枚導彈。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則需要發射一發導彈重新調整一次姿態,導致其發射完全部24枚導彈的時間長達40分鐘以上,這個時間段內潛艇處於一種極為危險的狀態下,這也是094型核潛艇對俄亥俄的優勢所在。

094型核潛艇的齊射能力是其主要優勢。

個人簡介:張浩,28歲,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優勢恐怕是沒有。核潛艇是中國和美國在軍事技術方面,差距最大的領域,這大概跟初中生和研究生的區別差不多。

094型戰略核潛艇,是我國的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研發,首艇於1999年開始建造,2004年7月完工。至2009年服役2艘,至2014年服役4艘094型核潛艇。094型核潛艇首次使我國的戰略核潛艇突破萬噸大關,比092型大了3000多噸,達到11000噸。該艇配備12枚射程8000公里的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每一枚導彈攜帶1~3個5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這意味著該型導彈可以在中國附近海岸摧毀任何一個美國西海岸城市。中國的094型核潛艇從2014年開始進行首次戰備值班,至今已經有4年,形成了完全的戰鬥力和核威懾力。

這種差距首先體現在技術上,中國最好的093型改進型攻擊核潛艇也只不過是美國洛杉磯級基本型的水平。戰略核潛艇的差距更大。094型戰略核潛艇只是讓中國海軍具有了成熟堪用的戰略核潛艇,其技術水平甚至比不上美國在1985年服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更比不上俄羅斯海軍最新型的北風之神核潛艇。

與俄亥俄級和北風之神核潛艇相比,094型核潛艇的導彈數量和導彈射程均較低,很大原因在於我國大直徑耐壓殼技術與美俄英法等國相比處於落後狀態。094核潛艇的巨大龜背就是因為首先要控制排水量,其次9米直徑耐壓殼無法完全容納直徑2米,彈長13米的巨浪2型導彈。只有突破了大直徑耐壓殼技術,中國才能建造更大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才能搭載更多的彈道導彈。


科羅廖夫


沒實戰過,怎麼評價呢?不過既然是戰略導彈核潛艇,還是可以從艇、彈兩個主要的方面來試著說一說的。

先說艇吧,09IV型戰略導彈核潛艇是我軍第二代戰略導彈核潛艇,同09II是沿用了09I的艇體拉長加導彈艙段一樣,09IV同樣也是沿用了09III的艇身拉長加上導彈艙段,只有早期的SSBN才會這麼幹,對於全艇結構、剛度強度、水聲靜音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無疑是黑點;在核潛艇的水聲、雷彈、反應堆方面,09IV的水聲/指控系統的技術水平應該相當於09III到09IIIB之間,反應堆依據為數不多的側面消息,也可以基本斷定是09III基本型使用的經過優化設計的分散式反應堆(後期09IVA可能使用了一體化壓水堆)。總的來看,09IV對於我國海軍的意義還是解決了“有無”問題,相比較只能承擔科研試驗任務的09II,起碼具備了基本的實戰能力,可以在SSN的掩護下在堡壘海區承擔二次核反擊任務了。

既然說到承擔了二次核反擊任務,那麼09IV的主武器系統:巨浪2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就顯得十分必要了。由於牽涉到保密因素,這裡不能多說,只澄清兩個基本事實:一是巨浪2的研發過程困難重重,2001年到2010年的15次水下模型彈/遙測彈與陸基遙測彈發射試驗有3次失敗(主要是遙測彈發射失敗),直到2013年12月22日09IV某艇執行9213任務成功,才標誌著巨浪2正式形成戰鬥力,而09IV正式戰備值班則是2014年開始的;二是巨浪2沒有如傳聞所言使用了分導式多彈頭再入載具,依然只攜帶單彈頭——實際上巨浪2不具備多彈頭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09IV的艇、彈性能都比較一般,戰備值班時間也短,能力實在不能高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