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父母應該知道的腦科學,光這一條,就能讓孩子好好學習

父母養娃,皆知孩子身體的重要,儘量給孩子吃好喝好。

然而,單單給孩子吃好喝好就對了嗎?

孩子的大腦,是個“小調皮”。爸爸媽媽如果在錯誤的時間給孩子吃了不正確的食物,這個“小調皮”就會大發脾氣,讓孩子不能在課堂上高效聽課。

相反,爸爸媽媽們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小調皮”會就會乖乖聽話,讓孩子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在這裡,父母要知道的一個反常識是,如果早餐或午餐給孩子吃高碳水化合物,將不利於孩子的課堂學習。

父母應該知道的腦科學,光這一條,就能讓孩子好好學習

在《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書中, 作者指出,“許多孩子在早晨上學前,吃的都是烤麵包或麥片粥,這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而高碳水化合物往往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

”假如孩子一大清早起來魂鍛鍊身體,那麼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確很好,因為它會提高我們夜間睡眠時降低了的血糖含量,從而迅速產生能量供孩子鍛鍊所需。“

問題在於,一大早起來鍛鍊身體的孩子少。孩子們要麼起來讀課文,要麼坐在餐桌前,將早餐塞進他們的肚子。 吃完早餐,到了學校,孩子們坐在教室裡,也沒有充足的運動時間。

這個時候,開始的碳水化合物,就變成“甜蜜的負擔”,要在孩子們的大腦裡搗亂了。因為這些含糖指數高的食物,比如精白麵包,是很容易釋放的碳水化合物,它會很快讓大腦產生一種叫葡萄糖的東西,這些葡萄糖又會很快增加5-羥色胺。

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簡稱5-HT,普遍存在於動植物組織中。

5-羥色胺最早是從血清中發現的,又名血清素,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特別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

這個東西會讓人感覺很愉悅,但這是通過身體中的血糖陡漲來實現,血糖陡漲之後,人又會感到緊張不安和情緒低落,因為“血糖陡漲之後,就是不可避免的血糖陡降。”

男孩血糖陡降會讓他們緊張不安,女孩則表現為情緒低落。

也就是說,男孩會不能安靜地聽課,女孩則很可能看上去在上聽,其實想著自己的小心思。

父母應該知道的腦科學,光這一條,就能讓孩子好好學習

所以,在孩子們上課的日子裡,家長注意不要做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包括任何含糖、含精面的食物。因為這些碳水化合物會讓孩子的大腦不安穩,孩子吃了這樣的早餐或午餐,既沒法學得進,也沒法考出好成績。等到了下午,孩子們才會有些體育活動,這時碳水化合物才有作用,只是,孩子很少能等到那時候才吃。

什麼是孩子們的理想食物?

比如高纖維、高蛋白類食物,酸奶、鮮奶、豆奶等。

與碳水化合物相比,這些食物不但不會誘使血液及大腦中5-羥色胺的陡降從而給人帶來麻煩,而且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而且,這些食物還有助於大腦細胞的生成,不但能幫助孩子保持大腦清醒,更能促進大腦的更好成長。當然,高纖維、高蛋白食物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要講究適度。


父母應該知道的腦科學,光這一條,就能讓孩子好好學習

含w-3脂肪酸的食物有利孩子大腦發育

包括ω-3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是一個理想選擇。

人類大腦組織中60%以上是脂肪,ω-3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腦神經的重要營養成份,攝入不足將影響記憶力和思維力,對嬰幼兒將影響智力發育,對老年人將產生老年痴呆症。

精神及神經系統障礙,如女孩較易患的抑鬱症、男孩較易患的多動症,以及學習障礙、行為障礙等,往往都跟w-3不飽和脂肪酸的缺失有關。

孩子子長到青春期之後出現的一些病症,比如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也跟此有關。

W-3脂肪酸不是大腦能自主生成的物質,必須依賴它的生長環境,也就是在人類的飲食習慣中攝取。

在西方國家,因為人們不重視吃魚類食品和魚油,會比那些吃魚類食品和魚油的國家,發生更高概率的各種障礙症、抑鬱症、暴行等。

人的大腦,如同一臺機器。

父母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予特別的照顧,將有助於孩子大腦成長,取得不錯的學習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