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赵云替代关羽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廖栩


刘表,坐谈客也,连刘表这样懦弱的人,都能镇守荆州18年,北拒曹操,东抗孙策孙权,西阻刘璋,南斗交州,保荆州18年平安,凭什么赵云不能守荆州?

很多人认为关羽之所以大意失荆州,是因为性格傲慢,不懂政治,实际上真是冤枉关羽了。



关羽真正失荆州的原因是国为:一是刘备的命令攻打襄樊,二是东吴的偷袭,三是糜芳、傅士仁的投降,三个原因缺少一个,关羽就不会失去荆州。

换言之,关羽如果不对外发动战争,就不会有东吴偷袭荆州的可能,东吴不偷袭荆州,关羽在前线就会失败,再就是糜芳和傅士仁如果紧守城池不投降的话,关羽也不会失去荆州。



这些问题不仅关羽没有想到,身为蜀汉之主的刘备也没有想到,而且身为蜀汉总战略师的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关羽确实有责任,但不全是关羽的责任,不能背全部的黑锅。

另外东吴是偷袭荆州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蜀汉的荆州三郡,如果按正常的战争来看,不是偷袭的话,身在成都的蜀汉政府完全有时间派出援军支援荆州,一旦打成拉锯战,东吴能不能拿下荆州都是个未知数,况且双方还在担心曹魏在北方的偷袭。



但在刘备心中,除了关羽没有第二人能够镇守荆州,关羽在三国正史中被称为万人敌,熊虎之将,不仅武力超群,而且颇懂兵法,是刘备手下当时唯一能够镇守一方的大将,关羽虽然丢失了荆州,亦不能抹灭他的才能,要知道“威震华夏”四个字的评价,唯有关羽获得。

如果让赵云代替关羽镇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答案是肯定的,前提是刘备能放心让赵云守。



赵云在刘备眼中,确实是一员猛将,但并非是独挡一面的猛将,刘备眼中独当一面的猛将只有关羽,以及后来的魏延、黄忠等人,既信任,又放心,刘备对赵云是信任有加,让赵云负责自已家眷安全,但没有让赵云独自领兵过。

但这并不妨碍赵云能守住荆州。



别说赵云,就是一般的将领,只要不投降,单纯守荆州,肯定是能守住的,这跟武将的武力无关,而跟蜀汉的整体防御系统有关。

刘备从公元201年来到荆州投靠刘表开始,到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之时,蜀汉集团已经在荆州扎根18年时间。

18年中,刘备一直在荆州招揽人才,收买人心,而且刘备确实能得人心,曹操追刘备到长坂时,荆州有数十万百姓士人都愿意跟随刘备。



除了刘备有民心,诸葛亮在荆州也有庞大的关系网,荆州大大小小的豪强士族,诸葛亮都沾了些关系,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越的兄长蒯祺,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统的族兄庞山民,诸葛亮的岳母和刘表的老婆是亲姐妹。

除了民心和关系,刘备集团的官员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荆州当地人,荆州人大量在刘备集团为官,与刘备基本形成利益共同体。



东吴除了偷袭荆州外,没有其他办法能夺取荆州,就算是正面冲突,东吴除了水战历害,攻城战并不是荆州军的对手。当年周瑜打江陵都打了一年,要是东吴再打江陵,也不会比周瑜强多少。

硬攻东吴并不占上风,如果赵云守荆州,以赵云的能力和性格,东吴是没有机会能赢的。

赵云这个人低调、忠诚,值得信任,只要他不主动对外发动战争,不投降东吴,东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就算东吴与曹魏联合起来,赵云也会死守城池,同时向成都求援,赵云只要坚守城池,成都援兵到来,照样能守住荆州。

在正史上的战争,武将的勇武并不决定战争胜负,有作用但并绝对,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赵云所代表的蜀汉都有,所以能守住。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如果让赵云代替关羽守荆州,能守住吗?

应该说能守住,其理由是三国首领的保標武艺都很高强,曹操的典韦,许诸,孙权的甘兴霸,刘备赵子龙,都是忠心耿耿的主,虽然说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救阿斗是虚拟的,但赵云的武艺不用怀疑,关键是赵云为人低调,人缘好,若没有刘备的命令他不会去打什么荆州,从历史资料看,关羽是自己发动的襄樊战争,否则两国交战怎么会没有援兵,比如刘封武艺高强,若接到刘备的命令敢不去救援吗?若关羽守在荆州东吴怎么有可能偷袭成功,麋芳,士仁,也不会投降孙权,而这两人是负责后勤补底的,何等重要,也就是说关羽断了后勤保障,再来个引狼入室,就战争而言哪有不败的道理。

赵云就不一样了,前面说了他人缘好,武艺精,不可能有引狼入室的事发生,他会小心慬慎的死守荆州,随时向刘备通报敌情,不敢私自作主来发动战争这样的事,后人用大意失荆州来形容关羽,但事实胜于雄辩关羽若奉命死守,荆州是丢不了的。

所以赵云守荆州可万无一失!



9紫气東来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的荆州问题。

我们都知道,荆州,地理位置很重要。荆州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北接曹魏,东临江东,西接西蜀,三方哪方得了荆州,都对实力有很大的提升。最终,刘备连哄带骗,成功占有了大部分的荆州,在之后又得到了西川,实力突飞猛进,到达了蜀国的巅峰时期。

而由于入川途中庞统轻敌冒进被射死,留守荆州的诸葛亮不得率张赵二人入川支援刘备,同时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西川在不久后顺利被打下。而关羽在荆州,也是频频北进,给曹操带来了很多麻烦。最终,曹操派大将制约关羽,而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突袭其后,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败走麦城,丢掉了荆州,又失了自己的性命。

关羽丢掉荆州,跟他的个人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关羽自视甚高,很看不起孙权,屡屡侮辱孙权的使者,让孙权想与关羽合作的想法化为泡影,转而与关羽为敌。而关羽又骄傲轻敌,认为可以凭一己之力北伐曹操与防守孙权,并且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不知及时收手,将战线拉的太长,从而被吕蒙抄了后路,遗憾丢掉荆州,可谓是“晚节不保”。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是关羽一个人的失败,也是蜀汉集团从盛转衰的开端。

那赵云替关羽,是否可以扭转局面?

我觉得虽然可能无法一直守下去,但很大概率能守的更久。

首先,赵云性格缜密,从不轻进。终其一生,赵云总是胆大心细,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凭借其勇气和智谋,多次逢凶化吉,如长坂坡单骑救主,多次保护诸葛亮和刘备,截江夺阿斗,汉水以少胜多等等。其次,因为赵云更加听话,因为他地位较关羽低 ,只是一员战将。赵云是指到哪里就打哪里的人,他就会按照执行,不会似关羽一样容易骄傲,自以为天下第一而少了防备,同时因为他与刘备的特殊关系,诸葛还不好插手,所以才最终导致了荆州之事。

但是,为何让关羽去呢?这也是诸葛的无奈之举!

为何呢?因为关羽派头够大,地位够高,能镇得住。荆州太过广阔,要是留赵云守,赵云人微言轻,不一定镇得住手下诸将。而且关羽张飞也会有所不满,认为诸葛亮看不起他们哥俩。并且留着赵云在身边,诸葛亮还能支使地他动,要是换了关羽跟着诸葛亮,关羽的执行性肯定比赵云差得远,而且诸葛也使唤不动他。张飞更加鲁莽,肯定也不行。其他大将就更不合适了。所以,诸葛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关羽。他也可能预测到后来的危机,可他也没办法呀!

诸葛的最大悲剧,就是明知这条路通往悬崖,还是被迫要硬着头皮走下去。荆州是这样,后来的北伐又何尝不是?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历史漫谈君



路遥lgy


如果赵云替代关羽守荆州,那么可能可以坚持到刘备来救援,不过很难有水淹七军这样辉煌的战果,而且在面对曹魏和孙吴夹击的情况下,蜀汉能否最终守住荆州也是未知数。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关羽丢失荆州的原因。荆州之战的起因是曹操命曹仁进攻荆州,

《三国志·武帝纪》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曹仁因为宛城之变而推迟了进攻荆州的时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是提到了关羽进攻曹仁,曹操命于禁前去救援,“又遣禁助仁”,同时命徐晃进驻宛城作为接应,“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曹仁奉命进攻荆州,应该兵力不比关羽差,此时却需要救援,肯定已经遭到了失败。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曹仁进攻荆州失败,不得不退守樊城等待援兵,二是关羽得知曹仁要攻打荆州,于是先发制人发起进攻,击败了曹仁。无论是哪种可能,此时曹仁的部队显然已经遭到了重创。

于禁的援军到了樊城后,接着就是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所部全军覆没,关羽乘机包围了襄阳和樊城,并抽调荆州守军增援,结果造成荆州防御空虚。吕蒙趁虚而入,白衣渡江,留守荆州的糜芳、傅士仁因为与关羽不和,所以投降了东吴,荆州失守,而关羽也兵败身亡。

如果换赵云来守荆州,那么一样要面对曹仁的进攻。不过以赵云沉稳的性格,即使击退曹仁的进攻,也不大可能全军出击去进攻樊城,同时他脾气也没关羽那么高傲,和糜芳、傅士仁的关系不会太差,内部叛乱的可能性也不大,不会给东吴可乘之机。

但是东吴和蜀汉的关系并不会因为赵云为改变,东吴和蜀汉的矛盾核心并非关羽对东吴的态度,而是东吴对于荆州一直虎视眈眈。早在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就因为索取荆州不成而派兵进攻,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最后刘备不得不和孙权达成《湘水之盟》,让出了长沙、江夏、桂阳给孙权。孙刘两家的联盟到此时,实质上已经不复存在。

而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后,孙权就打起了刘备手中剩余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的主意。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换成赵云就有所改变。而且关羽虽然大意失荆州,但是在击败曹仁、于禁这两个魏军兵团时表现还是很出色的,换成其他人来,很难复制这个结果,魏军的主力将不会受到打击。

所以即使赵云击败了曹仁,那么也需要面对接下来曹魏和孙吴两家人可能的攻势,结果不容乐观,毕竟刘备的底蕴过于薄弱,难以同时对抗魏吴两家,即使刘备亲自带兵增援,恐怕也难以保住荆州。


不沉的经远


说到底凭荊州的综合实力,只能够自保尚且不足,攻取中原确有不自量力之嫌。若不是曹操赤壁大败之后仍心有余悸,若不是曹操接连陷中合肥与汉中的两边作战,那容你关羽在荊州安享太平!荊州处在魏、吴两面夹攻之地,防御一面尚可,防御两边攻战任谁来守都是个难题。即使派一向谨慎,稳重的赵云来守也是难保魏、吴的两边夹击安然无恙。何况关羽又有一个致命的性格上的缺陷,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临北伐开打之际,还到处树敌,浑没把北伐战略作为蜀汉复兴的国之大计来对待。先是恶了孙权,临出兵又严惩了,糜、傅二先锋,全然不计后果,又听不进王甫柬言,荆州重地又非所托,一系列战前准备不足,用人有误。明知得罪了东吴也不警惕,被陆逊几顶高帽弄得忘乎所以,飘飘然了。大概后人为了顾全这位死后封神的义勇武安王的面子,给他定义为"大意失荊州",并没深究他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换成赵云守荊州大概他会严格尊守诸葛亮的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不致陷于两面受敌的糟糕局面。兴衰无常,谁叫关羽名声鹊起,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迁都避锋。正应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语,才引起两边受敌,致使兵败被杀,留下千古遗恨。


天山月3



如果赵云守荆州会怎样?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赵云引起忠义无双,勇冠三军,为后人称颂。赵云身长八尺,长相英俊,武艺超群,被誉为三国名将,位居蜀国五虎上将。赵云本是公孙瓒的部下,后开跟随刘备南征北战,长坂坡赵云面对百万曹军,毫无惧色,七进七出,救出少主阿斗,枪挑曹操五十员上将,一战成名。刘备攻取益州时,赵云曾亲自指挥入川之战,因其作战勇猛,后被封为虎威将军。


赵云每遇战事,都身先士卒,屡次跟随诸葛亮被伐,战功卓著。可以说赵云为蜀汉立下过汗马功劳,与关羽相比,赵云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如果让赵云去守荆州,能否守得住?笔者认为赵云基本能守得住荆州,以下做简要分析,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赵云沉着冷静,粗中有细,不会给东吴偷袭的机会。赵云带兵打仗很有章法,一般不会亲临险境,更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虽然三国中,赵云多下单打独斗著称,但赵云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作战任务,无论是博望坡还是火山新野,或者入川之战、箕谷之战,赵云都能出奇制胜,进退有余。

即便是马谡失去街亭,诸葛亮被逼唱空城计,蜀军损兵折将,但唯有赵云本部人马完好无损,并且还有战利品。由此可见,赵云是和胆大心细,作战勇猛的人,因此赵云一定会在荆州严加设防,不给东吴留下偷袭的机会,大意失荆州几乎没可能。


其次赵云一向遵纪守法,听从指挥,不会孤军北伐樊城。关羽之所以会失去荆州,最大的原因是擅自出动荆州军北伐樊城,并且没有为荆州留下足够的防御部队,对主要对荆州的防御安排的不详尽,才让吕蒙有机可乘。再者关羽镇守荆州时曾立下军令状,誓死保卫荆州,如果赵云也曾立下军令状,是不会擅自出兵北伐樊城的,赵云每次征战,都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必然会视荆州如自己的生命,知道保卫荆州才是自己的职责。如果赵云不出兵北伐,荆州有重兵防御,东吴也不敢轻易偷袭。


再次赵云驻守荆州,傲视东吴,更不会得罪东吴。关羽在荆州并没有搞好与东吴的关系,孙权之子要取关羽之女,被关羽怒斥:虎女焉能嫁给犬子,致使整个东吴颜面扫地,痛恨关羽。而对于关羽来说,也不怕得罪东吴,他本来也就看不起东吴上下。诸葛亮偷袭荆州,已经是得罪东吴,孙权对荆州可谓是朝思暮想,后来周瑜把孙尚香许配给刘备,致使赔了夫人又折兵,东吴再一次颜面无存。然而关羽又傲视东吴,这让东吴也无法忍耐了吧,于是吕蒙才誓死进攻荆州。


如果换做赵云守荆州,不会那么不给东吴面子,赵云也会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去镇守荆州,而诸葛亮一向主张联吴抗曹的策略,因此会让赵云积极努力修复与东吴的关系。而关羽镇守荆州,刘备把整个荆州的事务都交给关羽,其他人也没有插手的机会,最主要是,关羽一向不服诸葛亮,更不会让他指手画脚。因此赵云守荆州,会修缮与东吴的关系,更会听从指挥,守住荆州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荆州的丢失,让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同据荆州、益州,从两线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从此成为空谈。

也是在关羽失去荆州,身死麦城之后,刘备集团的情况开始急转直下,人才开始相继赴死,逐渐走了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导致蜀汉集团只能受困于巴蜀,无力北进,再难有大的作为。事实也是如此,后来诸葛亮北伐也只能从险要的栈道和祁山出兵,行军和督粮都是很大的困难,所以累次徒劳无功。



可以说在失荆州之前,蜀汉集团是最有可能得天下的一方,但是在失去荆州之后,蜀汉直接叫成了实力最弱的一方。所以后世一直有说法,认为关羽太过自负骄傲才失了荆州,要是换一个人去守卫军荆州,是不是就能守得住荆州了,要是荆州守住了,三国的结局必然大不相同,而其中最热门的人物无疑就是赵云了。



但是赵云代替关羽守荆州,就真的能守得住荆州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的,刘备集团除了诸葛亮和庞统没有其他人可以守得住荆州。

赵云此人,虽然也是勇武无双,并且对诸葛亮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是十分认同的,但是纵观赵云的战绩,却是虽有勇武之名,却无领军之能。

赵云虽然武力很强,前有长坂坡七进七出,后有夷陵一人退陆逊,但是他却没有多少统兵的经验。赵云独自领兵出战的事迹大概只有出兵征桂阳那一次了,是在荆州被刘备集团拿下之后,起收取余下的几个郡城,老实话,本来就没多大难度了。其余战役,无非就是听刘备或诸葛亮的指挥出一次小任务而已,如新野之战退曹仁,如赤壁大战堵曹操等。



并且在桂阳之战这次的事件中,赵云还犯下了一个大错误:桂阳太守欲撮合赵云和自己的嫂子成婚,赵云拒绝了。要知道赵云如果答应,桂阳的归降肯定会更加顺利,桂阳的一些老人,心里也会更加的有归属感。但是赵云的思想可以说是十分的传统了,拒绝了赵范的美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赵云的思想可谓是极为的保守,而且太过在意自己的清名,虽谈不上自私,却也是太过自持清高。这样的性格,如何去打理荆州臣民以及东吴方面的关系?甚至于兵士的相处可能都不会很愉快。也就是在这次之后,刘备再也没有让赵云独自领军作战。

再则,赵云的地位和功劳无法服众。荆州的背景本就极其复杂,士族林立,贵族遍地,刘备帐下除了诸葛亮和关羽没有人可以服众。

关羽是什么地位?刘备这个老大的二弟,大汉正统的汉寿亭侯,威名赫赫。前有战吕布之勇,白马斩颜良文丑之猛,后有过五关斩六将之义,汉寿亭侯之名威压四海,少有人能及。



再看赵云,虽有长坂坡之战威震曹军,但是那时候所知者却不多。并且虽然跟随刘备久矣,但是确还是一介白身,尚无功名之言,他若是当荆州老大,拿什么去让荆州那么多的势力服众。再者赵云性格儒雅敦厚,更不可能行刀兵威压,所以江东很容易就挑拨离间,取荆州只会更加简单。



再说东吴取荆州只说,有人说只要赵云坚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就能守得住荆州,这简直是个笑话,你和人家和平共处别人东吴就不取荆州了呢?荆州对于东吴来说,是必须得拿下的,不管你是关羽还是赵云,是好好说话还是不好好说话。再说关羽也没有完全和东吴撕破脸皮,更没有攻击东吴,是东吴主动突袭。要守住荆州打赢曹魏,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这种战役,显然是赵云不可能做的,也做不出来的。连曹操都打不退,还怎么守荆州?

无论是从战绩,身份,还是性格上来说,赵云都并不优于关羽,一个是骄傲自负,一个是儒雅敦厚,所以关羽守不住荆州,赵云更加守不住,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守还差不多。


小姐姐讲史


荆州必失其实诸葛亮早就知道,按排关羽守荆州其意只想守西川,有了西川根据地,荆州失还是比得好,荊州在当时的确是统一天下必争之地,但凭蜀国的势力必竞无法同魏国抗衡,守荆州必须消耗整个国家财力,万一曹操分兵出击根本无法抗衡,守荆州其实壮大了吴国的力量,诸葛亮叫关羽守荊州而不叫赵云守,是诸葛亮看到赵云比关羽优点多,从战场角度看赵云也是守不住荊州的,当时就是没有曹操兵力拖住后腿,吴国的吕蒙与陆逊都比关赵二将计高一筹,兵力也比荊州兵力强。


用户7974034812829


大概看了下其他小伙伴的问答,许多人都认为可以守住。我的意见是,赵云也守不住。而且关羽还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历史)

名气

关羽名气大于赵云。关羽是公认的万人敌。周瑜曾说,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关羽昔日在曹军之中,曹军的许多人也都见识过他的勇猛。所以关羽镇守荆州内可带领众将领谋士,外可震慑敌方。而反观赵云,没有这么高的名气。

亲密度

关羽很早就追随了刘备。即使后来不幸被曹操所俘也不忘却刘备,最终跟随着刘备。而赵云跟随刘备较晚,没有那么高的亲密度。荆州乃重镇之地,肯定需要一个刘备极其信任之人。所以从这点来说,关羽好一些。

能力

关羽除了有万夫不当之勇外(万军丛中斩颜良),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刘备起初带兵之时,一旦需要分兵,基本上就是关羽独自带兵。关羽在训练水师方面也很有经验。此时的赵云带兵经验并不多(在进攻川蜀之前并没有多少带兵的经验,有记载的是帮助刘备带过骑兵)。关羽的能力在后世之人眼中也有目共睹,为64名将。

我认为不能让赵云顶替关羽。不过可以让赵云去当关羽的副将,这样即使关羽前线失利,那么也有赵云在后方镇守。

你认为赵云可以顶替关羽守得住荆州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