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孫悟空,這個名字已經不止單單是三個字了,而是早就已經成了中國精神的代表了,前期不畏強權,勇敢無畏,一往無前。後期更是敢於承擔責任,從一個毛頭小子,真正的一步步的成為了能夠守護三界的大英雄。

但是在這麼一千多年的神話故事中,又有幾個人真的靜下心來,好好的看過孫悟空這個形象的前世今生。今天我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孫悟空背後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首先,今天先從孫悟空的出身開始看。

孫悟空,按照原著我們先來看看猴子出世之時的場景吧。

孫悟空出生於娑婆世界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自開闢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但仙石並非毫無來歷,處於十洲三島的祖脈上,其高圍按二十四氣,其上竅孔對應九宮八卦(九竅八孔)。

一天仙石迸裂,產一石卵, 經風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出世後,眼裡冒出兩道神光,射衝斗府,驚動的天上的玉皇大帝。之後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大家先跟我看看猴子在未出世之時,還是石頭的猴子處於的地理位置,很明顯,孕育孫悟空的這個石頭本就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後這塊石頭又處於了一個天地靈氣最為精純的地方,按照書中的記載,花果山的靈氣是要比三島和十州都要強盛的,而孫悟空又處於了靈氣的中心點,也就是說孫悟空是在整個地界之中靈氣最為精純的地方孕育的,而這麼一塊石頭,何德何能能處於地界之中最好的地方,就連三清四御再未入住天宮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好的待遇呢。

一塊頑石處於這麼個舉世無二的地方,真的是天地自然的孕育嗎?當所有的巧合都碰到了一起之後,這就不可能是巧合了,所以孫悟空的本就是一個精心設計好的局。

而設計這個局的人到底是誰?其實作者已經早就告訴大家了,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就是太極八卦,中華文字和龍圖騰的創始人,三皇之首的羲皇,伏羲。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大家看看石頭處於的這個位置,人造的痕跡太明顯了,而花果山所處於的地理位置又是那麼的重要,三界之中,能夠有這個本領的除了先天的六位聖人,怕是就只有大帝伏羲了。而且孕育孫悟空的石頭本就是女媧補天剩餘的五色神石。

女媧在天台山上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煉了塊厚12丈、寬24丈的五色巨石,眾神稱好。於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時間,煉了36500塊五色石,連同前面的那塊共36501塊。眾神仙和眾將官幫女媧補天,用了36500塊。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

按照《女媧補天》的故事,孫悟空正是剩餘的那一塊五色神石,而這塊五色神石,本就是諸天眾神合力煉製出來的寶物,所以這早已經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了,而親手煉製這五色神石的人是女媧,而伏羲作為女媧的哥哥,本就是有著處理妹妹剩餘石頭的權利的,而大家在看看這五色神石的大小,厚12丈,按照現在的換算來看,厚度足足有四十米,足足十五層樓那麼高,而寬有24丈,80米寬,三十層大樓那麼寬,這麼大的石頭,一共有36501塊,這麼多的石頭不說煉製了,就算存放,至少需要三千里的地面才可以,這個距離怕是足以從不周山穿到東海了吧。

而最後剩餘這麼大一塊石頭,肯定是要妥善處理的,而伏羲一開始很可能並沒有想要創造一個石猴的想法,只是想用這塊巨石來鎮壓住自己這一脈傳承地的天地靈氣而已,只是因為靈氣太充足了,最後生生的將本來就不凡的石頭,愣是給孕育出了這麼一個神猴。

孫悟空的祖籍,傲來國花果山,也從來就不是什麼荒外未開化之地,而是在天地之間最為重要的地方,因為傲來國花果山就是中國上古神話人物的發源地,也是這一脈的祖地,只是因為後來的道教和佛教做大,這才導致了在沒有人談及三皇五帝的地位,但是三皇五帝這一脈的實力,是任誰都不可以忽略的,直到後來三教公立封神榜,算是徹底的斷了三皇五帝的人間傳承,人間算是徹底的被三清接手,而這個時候的三皇五帝也確實是不如三清,所以最後只能忍下來,而三清也明白,想要除掉這一脈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後大家只能默默的達成了某些默契,井水不犯河水。

而按照我國的神話故事的衍變,三皇五帝的中國本土神話故事和後來的道教神話故事和再後來的佛教神話故事,這三種神話故事本就是在一起並存很長時間的,中國本土神話故事起源於秦朝早起,而道教神話故事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佛教故事開始於西漢中期,而三教神話故事碰撞最為嚴重的時期是在唐朝時期,而正好《西遊記》的大面積流傳,也正好是在唐朝時期。所以西遊記之中有著很多的中國本土的神話人物的存在。

花果山水簾洞位於東勝神洲傲來國,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鄉。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山中有一洞,名喚水簾洞,洞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看看原著之中對於花果山的描寫,按照原著的描寫,傲來國歸東勝神洲管,但是這個傲來國卻並沒有在大陸之上,而是在東海之中,也就是傲來國應該是一個島國,而花果山就是在這個島嶼之上,而花果山也是非常的大,最起碼不在現在的崑崙山脈之下的。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按照原著的描寫,花果山水簾洞的人文痕跡太明顯了,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這很明確的告訴大家,水簾洞是人族的地盤,並不是神仙的地盤,因為只有人族才會需要這些日常的生活用品,而且按照水簾洞的竭語,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也很明顯,水簾洞的建立者是在伏羲之後的,因為人類初步的文字,是伏羲創造的。

中華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說。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三個稱號的總稱,一般指伏羲、女媧和神農,但其實三皇的稱號並不是他們獨創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李斯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實際上三皇的稱號由來已久,而最早的天皇時代距今已有大約三百多萬年,最晚的泰皇(也就是人皇)距今也有大約三十萬年。據司馬貞的《補史記·三皇本紀》記載:“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地皇氏十一頭......人皇氏九頭......。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三皇五帝一脈,非常的強大,所以哪怕是後來的三清做大,也是不敢去輕易的征戰三皇一脈的。

所以說,孫悟空的出身就已經很不一般了,這從後來的孫悟空龍宮借寶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作為堂堂的東海龍王,之聽到了猴子是花果山來客,就已經恭恭敬敬了,這完全不是給猴子本身的面子,而是給的花果山的面子。還有放了多年的金箍棒,也只有孫悟空能拿起來,因為孫悟空本就是三皇五帝,也就是大禹的後代子弟,孫悟空借金箍棒,本就是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其次,再看看出世以後的故事。

在孫悟空出生之後,因為看不慣猴子猴孫的死去,決定去拜師學藝,一說拜師學藝就不得不說道大家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菩提老祖到底是誰。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其實想知道菩提老祖到底是誰,很好分析的,我簡單帶著大家看一下;

1,猴子在菩提老祖處學藝只學了三年,三年時間看看猴子都學到了什麼吧。

大品天仙訣:修煉根本,養成金丹的妙訣。凝練精氣,摒除邪欲。孫悟空經三年修煉後,通法性,得根源,注神體,修成天仙。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跳出輪迴,萬劫不老長生。但這口訣是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難擋三災,需要再學七十二變躲避。

筋斗雲:這朵雲,捻著訣,念動真言,攢緊了拳,將身一抖,跳將起來,一翻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路。是跨海飛山排行第一的能力。全速時可以轉得如同風車一般快。

七十二變:變化為多種東西,但是變人時身子變不了。能躲避三災。

法天象地: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

身外身:人得仙體,出神變化,無方不知。孫悟空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百千萬億之變化,皆身外身之法也。另外,不使用毫毛也能分身。

呼風喚雨:在比丘國曾用一杯酒施雨。

懸絲診脈:在朱紫國曾用此法為國王診治。

看看僅僅三年時間,孫悟空就學得這麼一身通天徹地的本事,而且再後來的猴子吃完蟠桃和金丹以後更是法力直接進了太乙金仙的高度,太乙金仙那可是跟封神之中的十二金仙一個水平了,功力再進一步可就是準聖了。

2,而後來孫悟空都在下界又是闖地府又是砸龍宮,玉帝非但沒有給猴子治罪,反倒是給猴子升官,儘管這基本上都是太白金星的主意。而且在猴子鬧天宮的背後,有著太明顯的道教護犢子的風範了,尤其是老君,做的太明顯了。

而如來只是封印了孫悟空,並不是直接殺死,如來這時可是已經是一教之祖了,實力肯定遠在猴子之上了,為什麼如來不殺猴子呢?因為如來知道猴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猴子這一身,正統的道教高級功法,這一身法力,就算在道教之中,都罕有人能在三年內教會自己的徒弟的,而且猴子的師傅住的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在加上悟空入門取名字的經過來看,菩提老祖,必是道教的高層。

祖師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猴王乃第十輩之小徒矣。那十二個字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猴王,正當‘悟’字。祖師便為猴王起就個法名,叫做‘孫悟空’。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看看菩提老祖門下的弟子的佔字,這也很明顯是道家的排行,但是菩提老祖的靈臺方寸山,卻是在西牛賀洲,這就讓人有點費解了,而西牛賀洲是如來的地盤,如來本就跟道教不合了,能夠讓如來容得下的道教大佬,算來算去,也就只有那麼一位了。

這位就是如來的師傅,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了,看看孫悟空的戰鬥力和性格,還有這一身的本領和出身為獸類的情況,跟通天教主簡直是完美搭配,而通天教主在自己大弟子的地盤上教教書,如來還是很願意的,而且如來和通天的敵人又都是元始天尊,這就順理成章的收了猴子,並且在加上三皇五帝一脈對於元始天尊也是異常的不滿,最後的結果就是,伏羲設局,通天和如來來執行,大家將目標一致的對上了元始天尊,而太上老君這個老好人,還是原來的老樣子,在裡邊做一個安靜的吃瓜群眾,看哪一邊落下風了,再去燒把火,好讓劇情更加的精彩。

最後,結合以上兩個方面,我再給大家總結一下猴子的身世和背景吧。

第一,猴子是女媧煉製的補天石,按照神仙的規矩,猴子的生身之母就是女媧娘娘的,而後自己的親舅舅是伏羲,而像類似於,火神祝融,騰蛇,風伯雨師啥的都算是猴子的舅舅,而且猴子本身就是被燒出來的,所以這個猴子天生是不怕火的,那怕是六丁神火,也是不怕的。

第二,猴子佔得是三皇五帝一脈的祖地,所以猴子算是三皇五帝一脈的傳人,像皇帝,炎帝,燧人氏,有巢氏,顓頊,帝嚳這些大神們,都算是猴子的長輩,所以光從出身來看的話,猴子地地道道的富二代。

第三,猴子更是拜在了通天的名下,直接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官二代,看看猴子的跟天宮之中的神仙們相處的態度,不是稱兄道弟就是直接看不起,還有再看看鎮元子的態度,從猴子的囂張的態度上,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多的東西了,猴子肯定早就知道了自己師傅的地位了,根正苗紅的道教二代弟子,地位和十二金仙一般高,遠在楊戩和哪吒之上的,所以猴子哪怕見玉帝和如來也是不跪的,因為輩分在那放著呢,猴子完全算如來的小師弟。師兄替師傅教訓下小師弟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要是殺死自己的小師弟,那就不行了。

所以,三界之中,猴子可算是真正的大佬了,也就只有這幾位聖人能夠壓猴子一頭而已。

而在當時的社會之中,猴子的一生本就是代表著很多很多的東西,前期的一腔熱血,最後在現實中被撞得頭破血流,而後通過五百年的牢獄之災,出獄後,算是徹底的臣服了現實。做了那個一人之下的鬥戰勝佛。

說到孫悟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又有誰真的透徹的解讀過這麼石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