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发展宝宝的空间敏感性?

ALU_U


蒙特梭利发现了0-6岁的宝宝具有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其中就包含空间敏感期。

什么是儿童的空间概念

著名教育家孙瑞雪讲到: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还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他们由此得到空间感,从而形成空间概念。

通俗的来讲就是:儿童会通过某个客观物体本身的大小、运动轨迹的变化、速度的快慢变化、位置的变化等来判断空间。

这是很神奇也很科学的一个发现,婴幼儿出生时以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不断发育,他们渐渐的明白这个世界是立体的,是相互独立的,从而把自己从“混沌一体”的感觉中剥离出来。

什么是儿童的空间敏感期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敏感期到来时,她会自发的热情的积极的去重复这个事情,直到他把这个事情弄明白了搞清楚家了,并完成内化,他才会心满意足,进去下一个敏感期。所以说,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激情和探索精神的“小科学家”。

在空间敏感期里,宝宝会自发的开始探索,做一些扔东西、爬高上低等行为,而且是不断重复的,毫不疲倦,大人看起来很无聊很单调,但是对于宝宝来说,特别有趣。

宝宝空间敏感期的发展历程

宝宝对空间的探索是循序渐进的,一步接一步,大致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 开始用手抓住大人递过来的摇铃
  • 用手够到挂在眼前或摆在前方的玩具
  • 能够精准的抓住摆在不同位置的玩具
  • 开始扔东西,松开手看东西掉在地上
  • 把东西向前扔,看东西掉在更远的位置
  • 把东西塞进沙发底下、桌子底下等一切缝隙
  • 抠洞洞、开盒子、拉抽屉、翻包包
  • 把柜子里的东西扔出来
  • 把高处的东西拨拉下来
  • 把东西装进盒子、柜子等
  • 到处爬行
  • 自己转圈圈
  • 搭积木垒高高,再推倒
  • 对狭小空间感兴趣,钻缝隙
  • 钻桌子、凳子
  • 躲猫猫、藏东西
  • 开始爬高,爬床、沙发、窗台
  • 站在凳子等一切能爬上去的物体上
  • 上楼梯下楼梯、爬斜坡再跑下来
  • 从高处往下跳

以上这些探索行为都是宝宝在探索空间,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感觉体会到空间的大小、宽窄、高低、距离的长短、速度的快慢。

正是有了这些探索,他们才能顺利的跨过障碍物,精准的判断距离,在脑子里形成立体的思维,空间感强的孩子,以后学习几何会更轻松。

我家宝宝最近处在爬高高的阶段,一个不留神,他就爬到了椅子上,再爬到桌子上,最让我腿软的事情是,看过爸爸站在梯子上修理灯泡以后,每天要爬高高修灯灯,站在两米多高的梯子上晃呀晃,非常开心,我自己却“心惊肉跳”,只能紧紧抓住梯子,随时做好接住他的准备。

如何帮助宝宝度过空间敏感期

现在越来做多的家长知道了敏感期这个概念,也知道他的重要性,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敏感期到来时,可以这样做:

1、学习该敏感期到来时孩子会出现的行为,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

因为有的行为可能会特别考验家长的耐心和承受能力,比如,扔东西,拿到什么扔什么,家长要不断跟在屁股后面捡东西,再比如:爬高上低,一般家长都会立刻把孩子抱下来,看着心惊胆战,深怕孩子摔下来。

2、提供安全、适合的环境让宝宝自由发挥

敏感期来的时候是挡也挡不住的,即使强行压制住了,有的敏感期也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再次出来“刷存在感,找补”,比如,口腔敏感期,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吃手,但如果制止宝宝吃手,有可能会出现上了幼儿园咬人、吃手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提供相应的环境,确保大原则的安全,把危险的物品收拾起来,比如,宝宝开始翻箱倒柜了,我们可以把药品、易碎的、价值高的物品统一收起来,在抽屉里放一些纸盒子、瓶子之类的物件,让他尽情的拉抽屉关抽屉吧。

3、不要呵斥宝宝,批评宝宝,随意贴标签

有种理论是这样的:别让他扔东西,扔习惯了就一直扔了,一开始就要制止!要教育!再不行就打手,扔一次打一次!

事实是:处在敏感期的宝宝,你越不让他干啥他偏要干啥,扔东西的五六个的小宝宝能听得懂大人的长篇说教么?他只会通过大人的反应来确认这个行为挺好玩,下一次,他就会为了看到大人生气而故意扔东西,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别理他”,等宝宝到了一岁半以后,再开始为他立规矩。

只要宝宝在敏感期里充分的“折腾够了”,他自然而然的就顺利度过了。这不是大人所认为的“调皮捣蛋”、“不省心”、“傻大胆”。

4、提供相应的玩具增加宝宝的探索乐趣

家长可以在宝宝出现相关的探索行为时提供一些玩具,比如:

  • 宝宝爬行的时候提供纸箱子做的隧道、斜坡、楼梯、宽阔的不同材质的场地。
  • 宝宝抠洞洞的时候提供一些洞洞书、拼插玩具、蒙氏教具。
  • 宝宝爬高上低的时候可以带他去游乐场,毕竟游乐场的设施更齐全更有挑战性。

诸如此类的方式很多,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并愿意动脑筋想办法。

空间敏感期度过以后,还会有其他敏感期相继到来,比如秩序敏感期,爸爸妈妈们,做好准备了么?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一名婴幼儿睡眠顾问,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方面的经验,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

墨仔妈妈育儿


宝宝从会抓东西开始其实就已经到了所谓的空间敏感性,而最明显的就是宝宝开始到处乱爬时,就会发现探索空间的乐趣,那么该如何发展幼儿的空间敏感性呢?

什么是空间敏感性(敏感期)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家里的宝宝开始调皮捣蛋,喜欢爬上爬下,喜欢扔东西、翻东西、塞东西,喜欢一些有立体感的瓶瓶罐罐,对一些有洞的东西充满好奇…其实这就是孩子空间敏感期的表现。

宝宝的空间敏感期在0-6岁会持续发展。 宝宝从最开始的爬行,到后来发现了扔东西的乐趣;到了2岁左右,他发现有小洞时,会伸手去掏或者塞东西进去,喜欢把玩具垒高再推倒再重复,喜欢爬桌子、玩滑滑梯……这些都告诉我们宝宝的空间敏感期到来了!



在这一段时间宝宝对空间的探索充满热情与好奇,宝宝会用自己的身体去认知这些,并开始构造自己的思维空间。

如何发展宝宝的空间敏感性(敏感期)

在空间敏感期的宝宝行为看起来像是在搞破坏。但是为了宝宝的心智发展,家长们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而不是阻止宝宝的行为。

1、家长们要有耐心,避免大声呵斥

当宝宝把鞋子全部扔到地上,把收拾好的玩具倒了装装了倒,把纸巾一张一张地抽出、将钥匙藏在盒子里不告诉你,翻你的包包,乱翻抽屉等等的表现时,不要大声的责备宝宝!而是耐心平稳的帮助宝宝渡过这段敏感期。一旦大人认为他们在捣蛋并指责他们,孩子就会渐渐失去主动探索的乐趣,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空间能力。

2、想要宝宝更好的探索空间,就收起那些危险物品

一味的告诉孩子不能碰,并不能让宝宝更好地探索,反而会限制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对感知事件。父母要做的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提前把一些危险物品收起来,比如剪刀,热水瓶,容易磕碰到的边角物品,一些电器产品等,有时也需要严肃的告诉宝宝,有些东西不能拿不能扔!



3、陪宝宝一起感知空间,探索空间

当宝宝开始喜欢扔东西时,我们可以给他一些不容易坏的玩具,比如一些柔软玩具:毛绒玩具,塑料玩具、皮球等。或者一些积木啊,小纸箱等,让宝宝尽情扔,家长可以一同玩耍,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知觉和空间感,还增进了亲子关系。家长朋友也可以准备一些有洞的玩具,和宝宝一起塞东西或者投掷,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宝宝更好的探索空间。

4、多观察孩子平常的表现,让宝宝借助玩具来探索

当宝宝喜欢爬时,可以将一些大纸箱做成小房子或者其他形状,也可以将爬行垫滚成一个简单的隧道,让宝宝能在里面钻来钻去,增强宝宝空间感。 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积木,让宝宝自己拼接堆高,不仅能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很好的刺激宝宝的空间感。



“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蒙特梭利。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在宝宝探索空间的过程,其实并不需要父母去教宝宝多少的知识,只需给宝宝提供安全、有趣,允许探索的环境,他们自己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哦。


萍妈育儿记


讨论空间感,咱们首先要知道空间感的培养是为了什么?(我家方法分享在下面)

宝爸宝妈们一定希望孩子以后能找到离家最近的商店去买回需要的东西,等他们足够大的时候,希望自己看着地图就可以找到想去的地方。这些都是空间感带来的益处。 

就目前来说,小宝宝用积木搭一所大房子,或者走出一个迷宫,这都是空间感觉在起作用。

很多游戏都是在帮助孩子们树立对空间的概念,其实日常生活的点滴都能贯穿空间感的培养。

很多研究证明,男孩子的空间感要强于女孩子,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等他们足够大的时候,希望他们自己看着地图就可以找到想去的地方。

空间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对空间和距离的感觉,会影响孩子将来的职业选择。当然,一个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一个空间感强的人,他选择做建筑师、工程师或从事航空职业的机会会更大些。往近一点说,空间感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往远一点说,空间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起码,能帮我们在拥挤的停车场里找到自己的爱车。还能帮我们看懂地图,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分享下我家怎么做的,我家小主2岁半

1、和孩子一起回家的时候,问问他,我们该在哪里拐弯?往左往右?对孩子熟悉的地方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带路游戏。

(目前孩子可以简单带路)

2、把东西南北的概念讲给孩子听,在和他一起走路时,你告诉他现在正向南走,如果向右转弯,是什么方向?

(现在基本上可以偶尔分清左右,东南西北还有点高深)

3、和孩子在外面散步时,看到自己家的窗户了,让他猜一猜,每扇窗户后面是哪一间房,他自己的小房间在哪个窗户后面。

(这个对我家小主还有点难,不过践行中) 

4、经常和孩子做一些有利于发展空间感的有趣游戏,诸如搭积木、折纸、拼图等。

(不仅培养孩子空间感,还能共享亲情时光。关于怎么陪孩子玩的更开心可以看我以往的问答)

5、在家或者户外有条件时带孩子做钻洞、钻杆游戏,让孩子有高低空间感

(目前我家小主这关已过,通行障碍知道弯腰低头、爬行通过。耍赖坐地上不起不算)

6,有机会可以让孩子爱上摄影,在拍照的过程中,孩子就会用心观察,确定中心,大点了还会调节拍摄的角度,远近,对空间的想象力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敏锐的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基础。祝好!~







宝爸有型


可以给孩子玩一些积木游戏。然后呢,在家的话可以用纸箱搭建城堡,让孩子在里面转来转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