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洛神賦》:曹植  

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採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沓,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鑾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揚。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伕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楷書作品


有人說他的楷書“四不像”,看姜氏楷書演繹《洛神賦》

姜公醉文學藝術成就簡介

姜公醉 字左翳、號少繇,齋館名:石齋、醉華堂。男,漢族,原籍四川內江資中。1943年生於四川資中。受父親姜子瑜(慶璋)先生言傳身教,自幼酷愛文學藝術、追求詩書畫印,早年就讀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擅長詩詞、詩歌、楹聯、金石、篆刻、微刻、碑刻、書法、油畫、國畫等。

承蒙郭沫若、程思遠、榮高棠、魏傳統、張愛萍、陳叔亮、方去疾、曾右石、麥華三、馬泉、孫軼青、劉徵、馬蕭蕭、文懷沙、沈鵬、權希軍、張原、趙樹同、皮遠鄉等先生獎掖,創作出《無形的豐碑》、《魯迅詩碑》、《毛澤東詩詞碑銘》、《離騷》等21部自撰、自書、自刻現代碑石銘文,載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作品曾參加《首屆中國書法藝術博覽會》、《全國第一、二屆刻字藝術展》、《國際書法交流大展》、《中日刻字藝術名家作品展》、《首屆國際刻字藝術展》、《紀念毛澤東誕辰100週年書畫藝術展》、《全國首屆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聯展》、《海峽兩岸名人名家書畫展》、《東南亞當代著名中國畫百家精品展》、《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東歐展》、等百餘次國際、國內重大展覽,在新加坡、日本、韓國、匈牙利、泰國、美國等國家和中國大陸暨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展出;作品為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華國鋒同志紀念館、西泠印社、郭沫若舊居、中央電視臺等百餘家單位收藏;應邀為17位領導人暨丹麥、瑞典、芬蘭、羅馬尼亞駐華大使以微刻邊款治印。

曾歷任四川內江市第二、三屆政協常委;領銜重慶直轄市引進專家;著名書法家、著名篆刻家、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475號會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書畫組委會委員、中國楹聯學會海峽聯墨交流中心榮譽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大世界基尼斯世界記錄保持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微刻印璽邊款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技藝相傳人。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藝無止境,希望和大家多交流,歡迎留言溝通,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