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世間流傳著千萬句蘇軾的詞作,後世讀者滿心歡喜的臆想蘇軾的曠達與豪邁,可是誰能夠知道,這位詩人心中突然遭遇人生變故的悲涼和措手不及?誰又能看到他在《臨江仙》中寫到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誰能讀懂他在《寒食帖》中幻滅的書寫?人人爭讀“東坡”詞,“東坡”心事幾人知?

——題記

傳統的中國藝術家們相信,雖然文藝的發展也有新陳代謝,但是它更多地凝練著文人藝術家對生命本身的體悟和感受,這些感受和體悟雖然會隨著時代的演變有所變化,但是他們所探討的核心本質並沒有多少不同。所以他們將這種感受歸結為“道”。

恰如老子所說的那樣“道可道,非常道”“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來,道是永生不滅的存在。道與人無關,人只是天地中的一份子,人在或者不在,道都在那裡,它統管宇宙、天地人都在其下。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但是後世的人在借用這一概念來解釋什麼是文藝的時候,發生了很明顯的轉變。他們不再將其看作是一種不變的規律,而是將其看作一般的規矩、人倫。

比如,唐代韓愈在古文運動中倡導“文以載道”“不平則鳴”。很多人都會想,不平則鳴,鳴的是什麼?韓愈那一代人,他們鳴的,既是胸中的強烈情緒,又是在奮力的宣揚他們的道德規範。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所以,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天生就有一種以國為家,心繫天下蒼生的宏大心胸。他們認為作為上層知識分子,要為國家和百姓擔憂,一旦上層領導集團有某些損害“道”的行為,就一定要制止。所以,在韓愈做官期間,他屢屢上書,陳述國家時弊,更是反對皇帝“迎佛骨”,從而被皇帝發配到邊疆,從而留下了“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然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文人們所提倡的“道”,才真正的展現在藝術中。如果說他們苦口婆心,勸諫皇權貴族的文章還只是一種“功利性”的舉措,那麼當現實狠狠的給了他們一巴掌,當他們理想落空之時,他們或許才會感到一個個體再強大的帝國機器面前,是多麼的無力。他們引以為人生信條的儒家倫理規範也在此時化作了泡影,悲傷、失望、幻滅,是他們最後必然的歸宿。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世間流傳著千萬句蘇軾的詞作,後世讀者滿心歡喜的臆想蘇軾的曠達與豪邁,可是誰能夠知道這位詩人心中突然遭遇人生變故的悲涼和措手不及?誰又能看到他在《臨江仙》中寫到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誰能讀懂他在《寒食帖》中幻滅的書寫?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對蘇軾來說,他的一生沒有幸福,他的一生也沒有樂觀,他從不曠達,也不灑脫,他只是預設到了種種人生的不如意,從而在一下遭遇次變故的時候,更加從容罷了。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蘇子最動人的詩篇,也正是寫在他人生最困頓的時刻,在黃州,在儋州,他都留下了千古絕唱,這些閃爍在文字裡的人性光芒,也正是文藝中“道”最真切的本質核心。也只有在這種困頓的情境下,藝術家才會竭盡全力,用盡自己的才華,將滿腹冤屈訴諸於筆端,譜寫出一首又一首的淒涼悲歌。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但命運總會找到每一個人最脆弱的軟肋,給人最致命的打擊,對蘇軾來說,他被貶之後最大的打擊,就是妻子王氏的去世,因此他才留下了《江城子》這首千古絕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沒有含蓄的哀婉、沒有晦澀的用典,真淳的詞句,直露蘇軾心中最痛苦的心緒。這難道不是文藝作品的“道”之所在嗎?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我們似乎很難用一兩句話就交代清楚,但是道,始終圍繞著中國文學、中國藝術發展的始終。沒有這種表現人性、體察人情的“道”也就無所謂中國文藝。而往往那些最能打動人心的篇章,正是立足於每一個個體的感受之上的。

我敢說,中國文人們最看重的文章,並非這些詩詞歌賦,而是那些一卷有一卷、送進皇宮的奏摺章表,這些文字,滲透著他們最看重、也最擔心的事情。其中肯定也不乏動人之作,但是它如何能比得上一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那樣的藝術衝擊力”?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每一個時代,文人們對時局的看法總有不同,他們關注的事情也各有區別,但是當他們不得不從政治鬥爭的漩渦中退出,甚至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時,他們的心態總會出奇的一致,這個時候,關注大問題、進行宏大敘事的士大夫沒有了,關注自我生命、關注個體價值的文人出現了。與其說這是心態、視野的轉變,倒不如說是文人們完成了自我生命的關照,完成了自我真實性的迴歸。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恰如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所提到的那樣:

從前研究中國學問者,或不知分別真書偽書,或知分別而以偽書為無價值,此亦中國哲學之所以在表面上似無進步之一原因。吾人研究哲學史,對於史料所以必須分別真偽者,以非如此不能見各時代思想之真面目也。如只為研究哲學起見,則吾人只注重某書中所說之話之本身之是否不錯。至於此話果系何人所說,果系何時代所有,則絲毫不關重要。某書雖偽,並不以其為偽而失其價值,如其本有價值。某書雖真,並不以其為真而有價值,如其本無價值。

這段話非常中肯的談到了我們在看待過往文字材料時候所遇到的問題。一段文字,它到底有沒有價值,是“真”是“偽”,取決於這段文字到底用作何種用途,說明何種問題。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所以,對待文人們的創作也應如此。倘若以傳統儒教視角的倫理論來看,中國文藝的本質,必然是要淪為封建價值觀宣揚的工具,成為維護帝國機器的“潤滑油”。那麼這樣的文字,雖然存在有“道”,雖然是“真實”的,但猶如“偽造”一般,僅存天理,毫無人慾。

什麼是文藝中的“道”?人性和真實才是答案


倘如我們以個體人性的探求角度來看,中國文藝的本質,則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真切的感受、情緒和思想表達,即便他們假託“蘭陵笑笑聲”,也掩蓋不了他們對人性執著的探索和表達。

總而言之,“道”在中國文藝中,代表著一種不會變化的、真實的存在。而在文藝中,最難以變動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不斷書寫人性,書寫人的七情六慾,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只有人性才是“真”的。也許有時候他會表現得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也許有些東西必須要揭露出最黑暗的一面才能展現事物最深切的本質。但我們似乎應該慶幸,假如沒有這些書寫,那些痛苦、絕望和悲傷,將永遠不會為我們所知曉,那我們和生活在《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還有什麼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