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印度版殲-31戰機採用一先進設計,目前僅中美掌握,製造難度極大

印度版殲-31戰機採用一先進設計,目前僅中美掌握,製造難度極大

在勒克瑙開幕的印度防務展(DefExpo 2020)上,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下屬的航空發展局(ADA)透露了其設計中的先進中型戰鬥機(AMCA)的最新進展。

ADA稱這種雙發單座的多用途隱身戰鬥機即將進入關鍵階段,原型機詳細設計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在此之前,該機的預研工作已經花費了9億盧比(1260萬美元)。

印度版殲-31戰機採用一先進設計,目前僅中美掌握,製造難度極大

十分有意思的是,AMCA最新方案雖然維持原先總體設計不變,但改用無附面層隔道進氣口設計(DSI),附面層隔道的取消將有助於AMCA降低迎頭RCS。據ADA透露,這種進氣口技術還將使用在“光輝”MKII中型戰鬥機(MWF)上。

DSI進氣口是迄今為止僅被中美兩國掌握的先進戰鬥機進氣口設計,由一個曲面鼓包和前掠進氣唇口組成,通過鼓包精心設計的曲面外形產生微妙壓力分佈,使大多數邊界層低能量空氣從鼓包兩側的進氣唇口根部洩出,並且鼓包與唇口內壁之間產生的複雜激波能超音速進氣進行減速壓縮。

印度版殲-31戰機採用一先進設計,目前僅中美掌握,製造難度極大

因此DSI進氣口完全消除了所有活動部,取消了傳統進氣口上的壓縮斜板或進氣錐以及附面層隔道設計,在複雜性和重量上都大幅降低。附面層隔道的取消還從根本上改善飛機隱身性能,鼓包表面也降低了入射雷達波直接照射發動機風扇的可能性,對發動機正面提供了額外屏蔽。

DSI進氣口設計的難點在於鼓包的3D曲面外形,需要經過精心設計才能保證附面層排除的高效率,否則就將得不償失,嚴重干擾發動機正常運轉。

在美國F-16戰鬥機首先成功測試機腹DSi進氣口之後,我國成飛也攻克該進氣口的技術難關,成功應用在殲-10B戰鬥機上。迄今為止我國的殲-20、FC-1、FC-31、J-9等多種戰鬥機和教練機都已成功應用DSI進氣口,呈遍地開花姿態。

印度版殲-31戰機採用一先進設計,目前僅中美掌握,製造難度極大

但由於DSI進氣口的設計和製造難度,AMCA此前一直採用的是類似F-22的平行四邊形加萊特進氣口,這次改用DSI不知道師傅的確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還是ADA的ppt宣傳大更新。換裝DSI的AMCA在總體設計上就更加接近殲-31了,被許多網友笑稱是“鶻鷹”印度版。

更搞笑的是AMCA具有DSI之後,ADA順便把該機分代上調了半代,成為奇葩的5.5代戰鬥機。看來不管AMCA的DSI能不能實現,ADA至少在嘴上是不可能吃虧的。作者:阿姆斯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