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封神後燃燈道人為何投靠西方教?

封神後傳之《釋門崛起》 第三回 接引準提讓賢為興教 燃燈道人率徒奔西方


話說西方二聖定下了計策,第二天分頭行動,接引道人安撫和引導截教弟子,準提道人駕起雲朵前往靈鷲山元覺洞會燃燈道人。這靈鷲山也在西牛賀州,離八德池並不遠,不一會,準提便來到了靈鷲山的上空。

封神後燃燈道人為何投靠西方教?

是日清晨,燃燈道人正在早課,忽然左眼皮連跳三下,掐指一算,知道有貴客光臨,忙命童子收拾,自己出得洞門。只見有一道人,身長丈餘,騎著孔雀,頭上懸著舍利子,正在洞門之前。

燃燈連忙施禮,道:“準提聖人駕臨,蓬蓽生輝,貧道有失遠迎。”

準提跳下孔雀,走到燃燈道人跟前,道:“燃燈道兄客氣了,貧道不請自來,是有事和道兄商量。”

燃燈道:“請師尊坐下敘話。”於是引貴客到大廳落坐,童子奉上了仙茶。

寒暄過後,接引道說明來意,邀請燃燈出任西方教教主。

燃燈此時又喜又愁,心裡波瀾起伏,喜的是自己也想過開宗立派,現在機會就在眼前。愁的是,這真要叛出闡教,元始天尊如果要追究起來,恐怕不好應對。一時拿捏不定,於是說:

“師尊的好意貧道心領了,只是事關重大,得容貧道考慮一段時間。”

準提揚了揚眉,道:“道兄有何顧慮,說出來聽聽,我好和你一同解決。”

燃燈並不直言,而是道:“八德池地處偏僻,不利於傳教,我若應允,可否將教壇設在這靈鷲山?”

準提也一時難以決定,自己和接引師兄久居八德池,早已經習慣,真不想搬家,於是說:

“這得和接引師兄商討後方能決定,道兄能帶我參觀下靈鷲山順便說下教壇設在這靈鷲山的好處否?”

“當然可以。”燃燈起身拱拱手,說:“師尊請。”

“靈鷲山南北邊不遠處各有大城市,人口眾多,利於傳教。”燃燈邊說邊騎上梅花鹿帶準提

空中參觀起靈鷲山。

只見那靈鷲山,其山頂則東西長,南北狹。臨崖西垂有磚精舍,高廣奇制,東闢其戶,精舍東有長石,傍有大石,高丈四五尺,週三十餘步,其南崖下有窣堵波。精舍南山崖側有大石室,石室西北,石室前有大磐石。山間奇花、異草 古柏、蒼松林立,怪石嶙峋,禽獸也安閒悠然,飛鳥白鶴在枝頭鳴叫跳躍。離遠十里看此山,頂摩霄漢,跟接須彌,祥雲繚繞,高聳入雲,真實世間罕見。山腳下,居舍繁多,人煙稠密……

準提看過靈鷲山也心下喜歡,這裡景色雖然比不過八德池,但此山居四方交通要衝,確實利於傳教。

參觀完靈鷲山,準提道人告辭後騎著孔雀回八德池,不表。

封神後燃燈道人為何投靠西方教?

燃燈道人剛回到元覺洞,看到一人站在洞門口,只見此人:頭挽雙髻,體貌輕揚;皂袍麻履,形異尋常;嘴如鷹鷙,眼露兇光;葫蘆背上,劍佩身藏。原來是剛收來的新徒羽翼仙。

羽翼仙看到燃燈道人,連忙下拜,道:“參見師尊。”

燃燈道:“徒兒請起,你來得正好,你腳程快,幫為師去請你文殊、普賢、慈航和俱留孫四位師兄來,為師有事商量。”

羽翼仙道:“好的,徒兒去去就來。”說完就朝五龍山雲霄洞飛去……

好個羽翼仙,飛行速度風馳電掣,扇一翅有九萬里,扇兩翅就來到了五龍山。

那五龍山,又稱清涼山,有五座主峰,高度都在千丈以上。時逢盛夏,五龍山一派生機勃發,萬木爭榮的景象。松柏蒼翠,百草濃綠,野花鋪錦,莊禾籠青,牛驢騾馬在臺頂牧遊,群鳥在上空飛翔。中間的那座主峰半山有個仙家洞府,正是文殊廣法天尊的雲霄洞。

羽翼仙降落雲霄洞前,看到金吒正在練劍,請金吒代為通報來意後,即啟程前往九宮山白鶴洞、夾龍山飛雲洞,普陀山落迦洞……

羽翼仙最後請的是慈航道人,任務差不多完成,便不再急著趕路,而是等慈航道人收拾完畢,一同返回靈鷲山。

剛到元覺洞前,就看見站著文殊廣法天尊的青獅和普賢真人的白象,知道文殊和普賢已到。

羽翼仙引慈航道人進入洞內,原來俱留孫也已經到了,正在大廳和燃燈說話。

燃燈見羽翼仙和慈航道人進洞,示意他倆坐下,文殊和普賢卻站起打招呼。

全部落座後,俱留孫看著來的都是老師的心腹之人,於是繼續說:“師父為了實現目的,可以犧牲自己的徒孫,怎知將來不會為了其他目的,犧牲我們呢?”原來俱留孫在說土行孫之事,情緒有些激動。

燃燈看了下慈航,道:“慈航和大鵬估計一頭霧水吧?”

封神後燃燈道人為何投靠西方教?

慈航嗯了一聲,道:“正想問老師召我等前來商討何事?”

燃燈將今天準提道人邀請自己出任西方教教主一事跟羽翼仙和慈航道人說了,也說了自己的顧慮。

慈航想到一事,道:“此事師尊未必會反對,師尊將魔家四將封為西方教四大天王,將大師伯的兩個徒孫鄭倫、陳奇封為西方教的哼哈二將,意欲西方教也納入控制範圍,老師若出任西方教教主,這樣對師尊來說,控制力不是更強了嗎?”

文殊略為思索,道:“師姐言之有理,改天我探探師尊口風后再作道理。”

普賢平時對元始天尊多有不滿,道:“若師尊不反對,我願意追隨老師去西方。”

文殊、慈航、羽翼仙和俱留孫也說願意追隨老師,眾仙商議完畢後,各自返回自己的洞府。

那日,元始天尊召集眾弟子前去天庭商議天宮擴建之事,蟠桃宴後,燃燈道人和文殊並沒有返回自己的道場,而是跟著元始天尊和南極仙翁去了玉虛宮。

元始天尊喝了些酒,今天心情不錯,興致挺高。

文殊感覺機會來了,趁機說道:“恭賀師尊,玉帝雖貴為三界之主,也對師尊言聽計從。”

文殊頓了頓,故意嘆了口氣,幽幽地道:“若西方教教主也能這樣,那就太好了。”

封神後燃燈道人為何投靠西方教?

元始天尊戚起眉頭,道:“那西方二聖修為不在為師之下,要讓他們像昊天一樣聽話可就難了。”說完陷入了沉思……

文殊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正中元始天尊的心事,於是朝燃燈使了使眼神,燃燈會意,於是道:“師尊休惱,機會倒是有,前幾日,那西方二聖不知為何極力邀請學生去當那西方教教主。”

元始天尊驚訝的抬起頭,看著燃燈,道:“真有此事?”

燃燈用非常肯定的語氣答到:“確有此事,學生豈敢欺騙師尊。”

文殊扯了扯嗓子,說道:“徒兒估計是那西方二聖不擅教徒,想讓老師幫他們弘揚那西方教。”

元始天尊道:“文殊所言,也許有理,那麼燃燈你是如何回覆那西方二聖的?”

燃燈道:“學生一恐沒有幫手左右不了西方,二未通報師尊,故而沒有應允。”

元始天尊略為思索下,對燃燈道:“改天你去允了他們,幫手你可以在你所教師弟中挑幾個去。”

燃燈故作為難,道:“可是學生捨不得師尊和眾師弟們。”

元始天尊道:“燃燈,你跟了我十萬餘載,為師瞭解你的能力,為師需要你去鎮守西方,你萬不能推辭。”

燃燈道:“好吧,但是如果師弟們都不願意去幫我,那該怎麼辦?”

元始天尊道:“你說是為師的命令,誰敢不聽?文殊徒兒,你敢嗎?”

文殊道:“回師尊話,徒兒不敢。”

燃燈道:“如果這樣,學生勉為一試,如果做不好,師尊可不能怪罪!”

封神後燃燈道人為何投靠西方教?

元始天尊看燃燈應允了下來,心情大好,跟燃燈傳授了很多治教的方法和心得,文殊也將元始天尊所授一一記在心裡。南極仙翁剛開始有所懷疑,本想開口質疑,但轉念一想,燃燈離開更好,他壓在自己頭上十萬年了,走了就該自己當副教主,於是並不拆穿,默在一旁。

天色漸晚,燃燈道人和文殊於是告別了元始天尊。

出得洞來,燃燈強壓心中之喜,走了一程,燃燈方道:“今日若不是文殊智慧,哪能如此圓滿,當給你記頭功。”

文殊道:“徒兒誓死追隨老師。”

燃燈又感嘆了一番,師徒別過,各自回府。

可笑那元始天尊,自以為一切盡在掌握,豈料一日之內被看起來最聽話的人算計了兩次,日後雖然後悔莫及,但自己一言九鼎,若反悔恐有失自己的形象,只能默默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