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1826年,木板油画,66cm*109cm,伊利诺伊,芝加哥,特拉美国艺术博物馆

1825年,年轻的托马斯·科尔在一次写生之旅中进入美国的荒原地带。第二年年初,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出版了《最后的莫西干人》,这部作品取材于崇山峻岭,是一部伟大的美国英雄主义史诗。

科尔借小说中的场景赞美乔治湖边的乡村风光。他从上而下的视角就好似在山上俯瞰秋天的原野:树叶红了,山上的流水湍急而下,画作跟库柏的小说一样浪漫多姿。

库柏用风景构思史诗小说;科尔用书和自然来构思史诗般的风景。

我们不需要彻底理解库柏的故事。在科尔眼里,这里就像一个圆形剧场,伟大的事迹、巨大的悲剧和浩然的高贵之气都已经得到了升华。科尔视着巨大的空间为人类精神潜能的象征。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托马斯·科尔 1801—1848年,生于英格兰,活跃于美国

科尔出生于英格兰,1819年移民美国。他进入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学习。最初以肖像画家和雕刻家的身份工作。1825年,他定居纽约,并成功展出了他的第一批风景画。1829年,科尔前往欧洲,访问英格兰、法国和意大利。1832年返回美国后,他开始创作讽喻画和历史题材画。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白山山口(克劳福德山山口)》1839年,布面油画,102cm*148cm,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

这幅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画作中,在尚未被发现的美国荒原上有一座小小的白木屋,孤独的骑马人在赶路,头上乌云密布。

但是吸引科尔的科尔的并不是故事情节,而是荒原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对抗大自然荒蛮之地的脆弱与勇气。人类在丛林中如此渺小,自然如此强大。

部分作品赏析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泰坦的高脚杯》The Titan`s Goblet,1833年,浪漫主义,41 x 49 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远观尼亚加拉大瀑布》Distant View of Niagara Falls,1830年,浪漫主义,109.2 x 91.4 cm,芝加哥博物馆


名画欣赏(第三十五期)——《最后的莫西干人的风景》

《猎人的回归》The Hunter s Return,1845年,浪漫主义,阿蒙·卡特美国艺术博物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名画”离我们很远,这类艺术品是代表精英阶级的高雅文化,其实不管他技艺如何,始终是在他的时代为时代服务的,从这个朴实的层面来说,只要作品结构完美,色感流畅,赏心悦目即可。大家只需要通过自己的眼睛享受时代为我们带来的精神愉悦,提高审美就可以了。

带你快速赏析一幅名画,装个逼也好啊!

觉得非常好的可以移步到我的公众号“窥视艺术”,我等你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