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那個時候,雷克薩斯還叫凌志。

博士第一次知道知道凌志,是2003年時在父親所訂閱的《駕駛園》上,整本雜誌上僅有的兩頁彩頁,全部被LS400所霸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封雜誌承載了我對汽車的啟蒙。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當時的我肯定不知道,在20年前(1983年)豐田啟動了名為"Circle-F"的豪華車項目。如果用今時今日的車企角度來看,豐田這個計劃無疑是"愚蠢至極"的。

該項目最重要的特點——不計成本(沒有研發成本),不計時間(沒有研發週期)。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時任豐田掌門,豐田英二

豐田的口號也非常"狂妄",目標就是超越當時所有在售的豪華品牌轎車。這個口號也被當時許多人嗤之以鼻,要知道雖然當時豐田已經在車壇站穩腳跟,但靠的都是普通家用車型。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豐田根本沒有量產大型豪華行政車型的能力。在這樣不被看好的情況下,LS400應運而生了。1989年的底特律車展上,所有人都被豐田的展臺所驚呆了。

這所有的驚訝,都是來自於站臺上的那輛新車,LS400(代號UCF10)。在這輛車上,觀眾們幾乎能夠找到所有符合豪華車的氣質,4996/1829/1415mm的三圍,內斂保守的外觀設計,不威自怒的前臉。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奔馳S級(W126)

很顯然,日本人不但定了一個"讓人嘲笑"的目標,還找了一個最強的競爭對手,奔馳S級(W126)。不論是設計風格,還是功能配置,LS400都是衝著當時的奔馳S級的。

要知道,在當時有能力同奔馳S級叫板的車型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當時的寶馬E32也是在苦苦追趕的路上。而日本人竟然一上來就挑了個"地獄難度",僅僅這一舉措就足夠讓人瞠目結舌。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沒有品牌歷史,沒有市場口碑,LS400靠什麼和W126競爭?

沒錯,靠的就是實打實的實力,在LS400上豐田的工程師幾乎是在打造工藝品一樣打造這輛車。為了獲得比奔馳W126更佳的靜謐性,豐田申請了將近300項創新專利,包括空氣動力學機艙蓋、橡膠隔振支架、夾層車身鋼板等等。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4.0L V8自然吸氣引擎,標誌著豐田完全有能力量產大排量車型,初代LS上的那副1UZ-FE引擎仍被許多老車愛好者津津樂道。豐田曾經將15個裝滿香檳高腳杯放置在LS的引擎蓋上,打著火後在馬力機上把車速踩到232km/h,此時高腳杯中的香檳卻一滴未灑。

你很難想象,在初代LS上豐田就已經把類似於空氣懸掛一樣的電磁緩震系統放到自己的產品中。即便後來奔馳推出了稱霸車壇的虎頭奔W140,也只能望其項背。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全息投影儀表盤,即便現在看來也非常具有科技感

初代LS的內飾上,完美的詮釋了日本人的"匠人精神",有別於機械儀表的全息投影的儀表盤,不同於物理按鍵的"輕觸式"控制按鍵,加利福尼亞胡桃木材質的車廂裝潢、帶記憶功能的電動調節真皮座椅。即便以現在的眼光去評判初代LS的內飾,除了精緻還是精緻。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3.5萬美金的售價,還不及當時的寶馬7系E32。上市第一年(1990年)LS就把奔馳拉下馬,高居當年全美豪華車銷量榜第一位。

那個時候,它還叫凌志!雷克薩斯開山之作,LS400

凌志奠定了日本豪華D級車的基礎,日本人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推出LS,打消了外界對"豐田沒有能力製造豪華車"的質疑。永遠不要小看一顆進取的心,在這一點上國產車企真的應該好好學習豐田。

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得到認可只是時間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