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大眾帕薩特在中保研C-IASI的碰撞測成績,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A柱嚴重變形、車頭潰縮嚴重、主駕氣囊移位、輪胎侵入座艙……這款在大眾產品陣營中最有代表性,並且長期位居B級轎車銷量前三甲的車型,在C-IASI測試中居然成了安全係數最差的一款B級車。

這好比一名品學兼優的學霸在期末考試中掛了一門重要學科,能不讓人意外、不讓人好奇嗎?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但截至發稿時,上汽大眾還沒就此事發表過任何言論。是找不到對策?還是對此不屑一顧?要不先來看看帕薩特具體“掛”在了什麼地方吧,或許能從中嗅到上汽大眾的態度。

偏置碰撞失分嚴重,大眾已有先例

在C-IASI的碰撞測試中有四大關鍵指標,分別是“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車內成員安全”、“車外行人安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在這四大項中,帕薩特的成績其實並非慘不忍睹,至少在“車外行人”和“車輛輔助安全指數”中都取得G(優秀)的評價,而在最多車型丟分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一項中,也取得了A(良好)的分數。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問題出在 “正面25%偏置碰撞”分項,這是為了模擬真實交通情景而設的測試,能驗證車輛的結構合理性。帕薩特在此取得了P(較差)的評價,其中包括車輛結構、乘員艙上部入侵量,以及假人傷害等細分項,均被評為P(較差)。更嚴重的是,測試假人的頭部和頸部、腿部和腳部都是受損嚴重,這在消費者眼中無疑是最致命的。

25%偏置碰撞測試,是為了模擬真實交通事情景而設,能驗證車輛的結構短板,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測試假人頭部和頸部傷害評分為P(較差),若換作真人,很大可能直接致命。

結合碰撞現場的圖片,這次測試確實讓人看得膽戰心驚,甚至會讓你發出各種疑問,是不是測試中出了什麼意外?碰撞角度未對準?速度高於預設值?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但如果你有關注C-IASI過去的碰撞測試,便會發現帕薩特這次測試失利並非個案。在2018年公佈的第一批結果中,大眾途觀L和大眾邁騰的成績都不怎麼好看,而且失分點都是集中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其中邁騰的評價為M(一般),途觀L與這次的帕薩特一樣是P(較差)。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同是上汽大眾旗下車型,途觀L在25%偏置碰撞中得分也是P,這應該不是巧合吧?

其實不光是大眾,大部分歐系車在C-IASI的碰撞測試中的成績都不太理想。

截止至12月23日,C-IASI一共對41款車型作了測試。從彙總表可以看出,在每個細項(除耐撞維修性外)中都取得全優評價的車型有8款,其中有5款是日系車,歐系車只有2款。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中保研碰撞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的普遍是日系車

而在一個或多個細項中取得P(較差)評價的車型有15款,中國品牌有7款、歐系品牌4款、韓系品牌2款,美系和日系分別只有1款。再看正面25%偏置碰撞的統計,得到M(一般)或P(較差)評價的有18款,歐洲品牌佔了4款,僅次於中國品牌的8款,其中帕薩特的分值更是遠超其他車型。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中保研:這個鍋我不背

對於大眾在C-IASI測試表現不佳,網上出現了這樣的論調:“中保研的測試結果是為了保險公司服務的,某款車碰撞表現不佳,可以成為推高保費的有力依據。”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是中保研C-IASI測試的“指導單位”,難免會引出各種陰謀論。

其實這種說法有一定合理性,畢竟C-IASI測試都是自購車測試,而且測試需要場地、設備等成本投入,投資方(保險公司)利用測試數據獲利也不是沒有可能。但現階段來看,C-IASI的測試樣本數量尚未充足,知名度和公信力也沒有足夠的累積,難以對保費形成實質影響。

假若真如傳言所說,那中保研應該對BBA等“肥肉”入手,好讓高消費人群多往車險上投資。但事實是,寶馬325Li、奔馳C200等熱門豪車的測試結果都較為優秀,這讓流言不攻自破。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新寶馬3系的碰撞測試成績並不差

目前看來,中保研C-IASI的測試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最起碼在碰撞規程上比C-NCAP更為嚴酷,例如C-IASI在正面碰撞測試中採用了與IIHS相同的25%偏置碰撞,而C-NCAP即便在最新的2018版標準中,也只是採用40%偏置碰撞。另外,C-IASI還加入了車頂靜壓試驗,對測試車輛的車身剛性有更為嚴格的要求。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越是嚴苛的測試,越能揭示車的短板,但讓我們好奇的是,美版帕薩特在標準比C-IASI更嚴格的IIHS測試中,卻取得了全G(優秀)的成績。更離奇的是,美版帕薩特還是用著PQ46平臺的老車型,而參加C-IASI測試的則是基於更先進的MQB平臺打造。按理來說,不應該新平臺安全性更好嗎?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除了在IIHS取得“全G”評價之外,採用PQ46平臺的美版帕薩特也得到美國媒體的好評。

究竟是的大眾新平臺結構安全性不如老的,還是大眾對中美市場的態度有所不同,導致車身強度強度標準不同?抑或是國內合資車企品質監管有疏漏?在官方給出正式結論前,大家也只能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那個猜測了。

上汽大眾:沒準過幾天就沒人記得了

最後來討論一下文章開頭的問題,對於這次帕薩特在碰撞測事件,上汽大眾會如何應對?或者說,他們心裡究竟怎樣想的?

先給出我個人的看法:上汽大眾壓根不會在意這個事情,隨著時間的過去,一切將恢復正常,帕薩特的銷量依舊能一路長虹,在真實用戶心裡,大眾的品牌形象也不會有任何影響,依舊是那個“高端”的大眾。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碰撞事件過後,也許大眾車主都有這樣的內心獨白:“我買大眾,是因為底盤紮實、動力強勁、關門聲音好聽。偏置碰撞?我小心點開不就行了嘛!”

這看似有點難以理解,但確實已成為中國車市的常態。還記得今年4月份的“西安奔馳漏油”事件嗎?小一百萬的奔馳CLS,沒開幾天就出現發動機漏油,女車主坐在4S店哭訴。這次事件的負面影響之大、傳播聲浪之高,似乎已遠超帕薩特這次碰撞測試。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轟動一時的“西安奔馳漏油”事件,想必大家都忘了。

但奔馳後來的情況如何了?今年1-11月,奔馳在中國累積銷量超過64萬輛,同比增長6.3%,有望成為銷量最好的豪華品牌。再看回多年前大眾DSG召回以及速騰“斷軸門”,這都是在當年影響極大的事件,但如今看來,幾乎沒有對大眾造成什麼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帕薩特碰撞測試墊底,為何上汽大眾至今沒回應?

短期內,這個銷量榜單不會有太大變動,但誰在用心造車,誰在敷衍消費者,大家會越來越清楚的。

通過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中國市場,真正強大的車企,抗挫折能力也特別強。憑藉這種能力,上汽大眾也許能對這次帕薩特碰撞事件視若無睹,並繼續在市場一路高歌。但注意了,所謂抗挫折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消費者的信任換來的,一旦信任度消耗殆盡了,那才是真正的挫折。


文 | 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