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继两个暑假被耽改剧刷屏后,原耽小说迎来了影视化市场的春天,大批量原耽小说在拍或已备案。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网传版本,非官宣

细数这几年颇有人气的耽改影视

黄景瑜的出圈作《上瘾》、小范围火热的网络电影《双程》;然后就到了被镇魂女孩刷屏的《镇魂》,与《镇魂》几乎同时上线的《SCI谜案集》;最近的,就是2019年夏天的《陈情令》。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其中,《上瘾》和《双程》是真正保留同性爱情主线的。所以,火是火,“被迫收摊儿”得快,基本不存在后续衍生价值的可能。当然了,给网盘贡献点流量是没问题的。

到了《镇魂》开始,看到了相对符合市场行情的耽改剧。社会主义兄弟情也罢,只要选角过关,故事编得不出戏,“小破站”总有小机灵鬼给你剪成原著,质量还不低哦!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2019夏日大火的《陈情令》造就了一大批新人,很难不让人拿它与2018年暑期大爆的《镇魂》相比。看看两部剧的双男主选角,还真有点相似性。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 剧集播出前,王一博是男团出身,常驻《天天向上》主持,有一定知名度,肖战之前也是男团出身,但资源一般;《镇魂》播出前,白宇参与过不少有质量的剧,但不够火;朱一龙默默演戏十年,从龙套做到了主角,靠着古装扮相,小刷屏过B站,参见“花无谢”等。
  •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总而言之,在播出前,选角有且仅有一定知名度。这样带来的好处很明显,不火亏不了多少,火了一本万利。

    《SCI谜案集》是个例外,播出时几乎没有相对熟脸的演员,虽然可能人家主演进娱乐圈的时间不短了。这剧的双男主,一个是早年偶像出身的高瀚宇,另一男主季肖冰,和焦俊艳是同学。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所以,剧集质量明明盖过同期的《镇魂》,《SCI谜案集》收视只能基本保本。后续第二季也一直处于官宣未明的状态。

    看选角,三部都挺好。看剧集质量,明显《镇魂》弱势。

    耽改剧质量几何

    《镇魂》原著不夸张地说,是高质量的耽美文,P大十多年的声名不是吹出来的,可惜缺了像王倦这样的编剧。

    剧版《镇魂》大结局一度被骂上热搜,最坑观众的莫过于,明明有个大团圆结局硬是改成了玻璃渣。原作者后来应粉丝呼声写了番外,神解读并圆回了剧版的结局坑,这操作不得不让人佩服。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也充分说明一点,影视化耽美小说除了尺度问题,还原小说逻辑很重要。

    • 《陈情令》的原世界观在改编上比《镇魂》有优势,难度略低,偏架空的修道设定更易于影视化。《镇魂》原本的偏传统三界神话设定,按理说更有民俗传统内涵。不过,由于“现代地府”的背景过于改编壁垒,难度较大。

    万万没想到,被换成了四不像的“星球大战”。如果没有演员们加持,播放量还真不好说。

    再看与《镇魂》同期的《SCI谜案集》,吃了知名度、宣发的亏,剧集质量实属上乘。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脱胎于《七侠五义》的同人设定,但小说剧情基本属于OOC,即脱离原本故事而加入原创情节。

    《SCI谜案集》故事题材属于侦破推理类,加入了港片警匪元素。影视化过程里,这一点被保留且相当还原。剧版故事背景就非常贴合原著,这得益于原著比较现实向的设定,改编无压力。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SCI谜案集》最大胆的变动在于“性转”,即把原本的男性角色直接改为女性。这种变动还不在少数,生生挑战了原著党的接受力。接受效果因人而异,但是总体改编很成功。

    这时候,再喜欢白老师和居老师,我也想吐槽一句,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存在改编难度较高的世界观,不代表编剧可以乱写。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穿越题材能拿车祸昏迷、参加小说比赛等各种前情来圆,然后保留原作大部分设定。虽然不是什么好方法,起码满足了原著党,逻辑也不容易出大错。直接改换世界观也不是不行,但能不能好好打磨剧本?

    不求像曾国祥导演把二三流小说做成一流电影,好歹别浪费IP啊!

    如果没有《陈情令》和《SCI谜案集》,我可能不会嫌弃《镇魂》

    结语

    作为泛娱乐题材,一定有部分人对耽美存在审美障碍。一旦刨去同性爱情线,制作方就要做出取舍,如何改编并保留原作精神。除了选角,剧情还原度就是从这里体现的。

    制作、编剧们要让原著党满意,也要考虑纯追剧人群。希望更多的耽改幕后人员能深入了解原作和粉丝心理,麻烦拔一拔“求生欲”的质量。毕竟,观众才是“真·金主爸爸”。



    这是一个关注城市青年人生活娱乐的怪奇物娱号。青年人每天都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