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摄影中的“白加黑减”在什么特定情况下需要调节?为什么?

郑拍拍


白加黑减是曝光补偿的口诀,那如何使用它,还是先从什么是曝光补偿来说起,在使用相机光圈优先(AV/A档)模式等半自动模式的时候,相机会根据它自己测量的拍摄环境的光线的强度来决定用什么样的快门速度来配合摄影师所指定的光圈。目的是为了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总量,从而使的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曝光对相机来说是“正常的”,那相机认为的“正常”曝光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把整个画面所有物体的平均亮度拍摄成18%反光率的一种灰色,也就是人眼所见的“中灰色”,是一种不是很暗也不是很亮的感觉。

我们真实世界中所有物体都是不明不暗的吗?

比如相机拍摄一个全黑的场景,比如在黑色墙壁前的黑色煤堆,会变成一种中灰的亮度,并不是真正黑色的样子,相机不能理解我们世界本身是什么颜色的,它只是笼统的把事物都拍成灰色。反之拍摄亮度偏高的场景亮度时,相机容易把拍的更灰更暗一些,比如雪景。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功能,人为的调整相机曝光“错误”,这就是曝光补偿。我们会告诉相机你不能拍的这么昏暗,你要拍的亮两倍,也就是曝光补偿EV+2,这样一来就能拍出你眼中世界的真实效果了。同样拍摄一个黑人穿黑色西装站在黑色的墙前面,相机会把他拍的过于明亮不够黑,所以此时你应该-2倍、减3倍的曝光补偿,这样相机就会把黑色物体拍成黑色,而不是灰色的了。


比如我们拍摄亮度偏高的场景时,例如雪景,我们就要增加一点曝光补偿,防止拍摄的照片过于昏暗,在拍摄普遍场景偏暗的场景时,比如舞台摄影,夜景的时候,我们拍摄时就需要减低一点曝光补偿,来防止相机把它们拍的过于明亮了。

也就是遇到亮的场景时候我们应该加曝光补偿,遇到暗的时候我们应该减曝光补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曝光补偿的口诀“白加黑减”的由来。


那摄影中的“白加黑减”在什么特定情况下需要调节?

摄影师应该在拍摄之前就来决定,根据看到的,或者相机取景器中看到的整个场景中物体的亮度来决定我们拍摄时应该到时是加还是减,如果你按照拍摄完的相机中的照片再来调整曝光拍摄,那最终的结果就南辕北辙了,拍雪景拍的灰不够明亮,你看到照片后,默念白加黑减口诀,画面黑,你再减曝光补偿,那雪景就更暗更灰了。


另一方面我们不希望在拍失败一张照片后,再想办法补救,因为这样我们会错过很多拍摄时机。所以我们在拍摄前就要构思好,调节曝光补偿。

创意摄影也是摄影师灵活应用白加黑减曝光补偿而达到的效果,例如剪影,高调摄影等等。


摄影师贝贝


“白加黑减”在什么特定情况下需要调节?

曝光补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利用EV加减拍出喜爱的影调,拍摄出去层次丰富的图片。在注重“神似”而非“形似”美学思维方式的黑白摄影中,“白加黑减”常用于表现影像的不同影调。

风光摄影大师亚当斯针对黑白摄影的发展,完善了一套科学、精密控制影调的"区域曝光系统"理论,为黑白摄影提供了一种可以预见的可能性。这种预见,就是预先决定你想要的照片的影调。

在测出被摄主体主要部分的明暗度后,确定它在照片上是什么的调子,然后按照这个影调修正调整曝光,意即将你要表达的主体放在"区域曝光法"的第几区域,作品更容易将摄影家想要的情感和气氛表达出来。

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虽然"区域曝光系统"不完全适用于数码摄影上,但亦可作为参考,灵活地运用,拍出自己喜爱的影调的作品。


36旅行


摄影中的“白加黑减”在什么特定情况下需要调节?为什么?



相机在快门优先Tv、光圈优先Av及程序曝光P档的情况下,相机会根据拍摄的场景来测光,并给出相应的曝光组合。


相机是以18%灰来测光的,所以在相机画面中,大面积的白,这是相机会认为画面已经很亮了,会自己减少曝光,如拍雪景,如果不增加曝光量,这时拍出来的照片是曝光不足的。


同理,在拍夜晚或大面积的黑色时,相机也会误以为画面太暗太暗,需要增加很多的曝光量,所以这样拍出来的画面就有可能曝光过度了。


所以就总结了一个原理,画面大面积的白,就要增加曝光量,画面大面积的黑,就要减少曝光量。“白加黑减”.


摄影PS醉美证件照


“AEL”一键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