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胆囊壁增厚是怎么回事?

手机用户57911765480


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8.5厘米,前后径数不超过3.5 厘米;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映较长径更有价值。正常胆囊壁厚度空腹状态下不超过2.5毫米,测量时探头必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生胆囊壁增厚的假象。

当然,如果没有空腹检查,我们吃过饭之后,胆囊收缩后缩小,胆囊壁也会比空腹的时候明显增厚,即假性胆囊壁增厚。

胆囊壁增厚的病理状态主要分为原发性胆囊疾病和非原发性胆囊疾病。

原发性胆囊病变

1、 胆囊炎

当患者有右上腹或中上腹痛,考虑胆囊炎急性发作时,B超可提示:胆囊明显肿大,胆囊内回声不均匀,胆囊壁毛糙,胆囊壁增厚(>3毫米),当胆囊壁内层分离时,可以出现“双边症”或者“条纹症”,同时胆囊内有不规则的“斑点状”或者“云絮状”低回声。

而如果胆囊反复炎症,迁延不愈,行B超检查时也可提示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有钙化,常伴有胆囊结石。如果进一步查腹部增强CT可表现为胆囊壁均匀强化。

另外,少数患者在胆囊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可形成黄色肉芽肿,以胆囊壁内形成黄色斑块或蜡样质性的肉芽肿为特征,称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呈结节状低回声或不规则低回声带,胆囊腔可消失,代之以实质性团块状回声。有时易误诊为胆囊癌。如果行增强CT检查可表现为“夹心饼干”征,即增厚的胆囊壁内外环强化;增厚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其特异性表现。这种情况下做腹腔镜手术往往胆囊与周围组织脏器粘连致密、界限不清,导致操作困难。

更进一步,还有一种慢性胆囊炎的特殊罕见表现,即陶瓷样胆囊。指胆囊壁的广泛钙化,也称钙化性胆囊、瓷瓶样胆囊、瓷胆囊、陶瓷样胆囊病等。B超或CT提示胆囊壁连续性、断续性钙化。通常认为是胆囊的癌前病变,癌变者高达20%。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手术。

2、 胆囊腺肌症

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女性多见,约占胆囊疾病的2.8%-5%,男女比例1:3,好发年龄30~60 岁。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病因不明。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瘢痕组织增生的病变,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B超提示胆囊壁局部增厚,壁内扩张的罗-阿氏窦呈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部分囊内可见细小结石影。有学者认为胆囊腺肌症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而且易并发胆囊结石,因此,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

3、 胆囊癌

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胆囊癌分原发性胆囊癌和继发性胆囊癌,后者只占有极少一部分,主要来自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侵犯和转移。原发性胆囊癌是指原发于胆囊以及胆囊颈部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黄疸。胆囊癌目前没有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往往病人一来就是晚期的,而且它的治疗效果又很差。即使做了成功的根治手术,病人生存时间也很短,极少有长期存活的。胆囊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B超可提示胆囊壁不规则或结节性增厚,胆囊轮廓不清或边界不规则。此时需要做增强CT、肿瘤指标等予以进一步明确,并限期手术。

非原发性胆囊病变

1、 肝炎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胆囊壁后会引起炎症,胆囊壁也有可能会因为炎症而导致水肿及增厚。

2、 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可能为:1、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进而引起门脉属支-胆囊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胆囊壁的血流淤积,胆囊壁充血水肿。2、肝硬化时如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胆囊壁内液体积聚、水肿。而腹水的浸泡效应和伴行的低蛋白血症更容易导致胆囊壁增厚。3、肝胆淋巴回流障碍。腹膜包裹胆囊大部分后,在胆囊窝周缘移行为肝包膜。肝硬化时胆囊淋巴回流受阻,与部分未经吸收的肝淋巴在通过肝包膜漏入腹腔前首先引起胆囊壁水肿。

3、 胰腺炎

渗出性炎症可累及胆囊造成胆囊壁增厚。

淋巴回流阻塞可导致胆囊壁迅速增厚,淋巴丛贯穿胆囊壁的全层,胆囊体左侧的淋巴引流终于胆囊淋巴结,胆囊体右侧淋巴引流直接到胆总管淋巴结,再汇入胰前上和后上淋巴结,由此可见胆囊和胰腺的部分淋巴回流须通过相同区域淋巴结,这组局部淋巴结位于胆总管外侧或胰头的后方,在急性胰腺炎中胰腺增加的淋巴回流可能引起相应的胆囊淋巴回流瘀滞,这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胆囊壁增厚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胰腺周围的水肿可能也抑制局部淋巴的回流。

4、 肾盂肾炎

右肾炎症波及了与之相邻的胆囊,进而导致胆囊壁增厚,其发生机制类似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胆囊壁增厚现象的产生。

5、 慢性心衰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引起肝脏淤血、门静脉高压和水肿,这些均可导致胆囊床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胆囊壁增厚。

6、 其他疾病

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疾病,都可以导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和胆囊淋巴回流障碍,引起胆囊壁增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