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志服”身上穿,戰“疫”進行時

“志服”身上穿,戰“疫”進行時

——殷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群芳譜

隨州日報訊(通訊員 殷廣宣)報道:庚子鼠年新春,“戰疫”集結號吹響。一個一個志願者紛紛衝向防疫戰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隨縣殷店鎮,就有著這樣一支志願服務隊,他們“逆行”向前、鬥志昂揚。不是超人,也沒有鎧甲,但卻也是孩子心中的超人爸爸、媽媽,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寶貝。他們毅然挑起責任與擔當,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在國家危難時刻勇敢站出來,哪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也要為抗擊疫情打贏勝仗做出貢獻,還祖國和人民一個安全、亮麗的春天”。

這支隊伍共有隊員10餘名,由隊長熊九龍管理和調配。他們統一行動,聽從指揮、全心投入,開展防疫宣傳、卡口值守、體溫排查、人員登記,為社區居民採購、積極報道一線新聞等等,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來,用熱情與堅守築起一道基層防疫的“紅色長城”。

“志服”身上穿,戰“疫”進行時

不捨小家,更顧大家

志願隊十餘名隊員裡,有五位志願者都有著自己溫馨的小家,每天,他們天剛亮就起來把家裡的事情做好,然後急匆匆的奔向抗疫一線服務大家。

志願者餘盈和劉保成是一班值守卡口的志願者,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裡的頂樑柱。他們每天早早起床,煮好早餐來不及與家人寒暄便匆匆上崗,因為他們只想認真堅守好每天的第一班崗。問及是什麼信念支撐他們,他們總是閉口不言只是默默靦腆地工作,我想行動就是他們內心最強大的信念。

志願者塗恆強是一位年輕爸爸,自己的兒子正值中考關鍵時刻,他不顧家人、親朋的反對,毅然申報志願者,服務在抗疫一線。每天他都早早起床,為家人、孩子煮好熱騰騰的早餐,自己扒拉兩口後抓緊時間到指定崗位堅守,白天為群眾排憂解難,晚上還要用心輔導孩子的功課。在孩子心中他就是一個超人爸爸。

志願者張豔、劉萍是被調配到各大超市配送物資的志願者,兩人一直堅持每天為各小區居民配送生活物資,每天多趟的來回導致雙腳受傷,但她依然忍痛前行。張豔說:希望有我們的服務,在疫情期間群眾能夠過的更好一點。

劉萍不僅在超市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還積極報名為雙橋居委會志願者製作愛心午餐,並且與丈夫齊上陣,共抗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能夠幫助到大家就是最開心的事情”。話語質樸卻讓人倍感溫馨。

“志服”身上穿,戰“疫”進行時

兄弟並肩上“疫”線

志願服務隊裡有一對親兄弟。哥哥鄧吉良每天堅守卡口,定點巡邏,勸導居民,悉心服務廣大群眾,盡力為群眾解決當下難題,並以身作則,認為弟弟做好表率。哥哥用了當下時髦的話語“奧利給”鼓勵自己也是為祖國加油。

弟弟鄧吉召堅守政府大門口,為群眾排憂解難毫不遜色。弟弟說哥哥能當志願者,他也是家鄉的一份子,為什麼不能當?“我的心願是疫情早點過去,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在一起玩兒。”看著他稚氣未脫的臉龐,讓人忍不住想開心大笑又心生憐惜。

“志服”身上穿,戰“疫”進行時

若有戰、召必回

志願者羅岐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退伍軍人。

羅岐並不是一人奮勇赴戰場,而是全家出動齊上陣。羅岐每天除了堅守卡口服務群眾以外,還要定點巡邏宣傳,積極勸導大家。羅岐說雖然自己已經退伍,我要繼續發揮軍人的責任與擔當,保護群眾,為群眾服務。若有戰、召必回。“我一定會在抗疫戰場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取得優異的成績。因為我相信 ‘戰必勝’。”他的話仍然不失軍人的氣概。

“志服”身上穿,戰“疫”進行時

青年、學子必抗疫

青年志願者夏銀在獲得家人全力支持的情況下,積極申報志願服務,夏銀每天認真站好每一班崗,給來往行人測量體溫並認真登記。言語不多但行動到位。身為家鄉一份子的他,一直在積極為家鄉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因為他與祖國同在,與大家同在。

青年志願者劉思陶是文化站疫情期間特約通訊員,每天採訪和為《看殷店》及其他媒體寫稿,工作完成後就積極到超市幫忙配送居民物資,堅守卡口崗位,負責給來往代購測量體溫並登記。劉思陶說:“我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就應該認真履行好共青團員的職責。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就應擔起相應的責任,疫情在前,我們就應勇敢上前,以果敢認真的姿態站在國家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盡一個共青團員大學生的職責”。


小故事、大情懷

在隊長熊九龍的帶領和每一位志願者的無私奉獻下,他們都付出了辛苦,但也收穫到了快樂和掌聲,所到之處,都是人們的讚美與誇獎。待春暖花開之時,摘下口罩後的微笑會更加燦爛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