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若論太后專權干政,慈禧太后哪怕排不上第一,至少也是前三。

但就是這樣一位慈禧太后,卻沒有做出外戚干政的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慈禧為何會一反常態,刻意不用孃家人參與政治呢?這還要從她的家世背景說起。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一、平平無奇的葉赫之家

慈禧,姓葉赫那拉氏,鑲藍旗人。父親名惠徵,沒有什麼大的背景,從八品的筆貼式幹起,逐步做到了四品道員。惠徵在安徽蕪湖主事時,正逢太平軍起義爆發,江南清軍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功。太平軍逼近蕪湖時,惠徵棄城而逃,結果事後追究失地之責,惠徵雖系“國丈”之尊,仍被革去職務。1853年,留居江蘇鎮江的惠徵病故。

慈禧的兄弟姐妹一共5人,她是長女,下有照祥、桂祥、福祥三個弟弟,和妹妹婉貞。慈禧身為長女,頗有責任感和上進心,她時常愛讀書寫字,16歲時就已“五經成誦、通滿文、二十四史亦皆瀏覽“。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但或許是鋒芒畢露的緣故,又或是重男輕女思想作怪,惠徵從來不太喜歡這個女兒,而把大部分的父愛傾注到幾個兒子身上,對於小女兒婉貞也寵愛有加。這難免使得慈禧對父親和兄弟有一些成見。

父親病故後,慈禧一家人,頓時失去了依靠。在京城劈柴胡同,過著慘淡的日子。1852年,咸豐皇帝選秀時,將慈禧選為貴人,依例賜孃家一座宅子,慈禧家才算有了點起色。

惠徵早年一直做的是低級文官,不是什麼詩書傳家之輩,對幾個兒女的教養,沒有什麼過人之處,這是日後桂祥諸兄弟,沒有什麼成就的根本原因。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二、庸碌的國舅爺

1861年,咸豐病逝於熱河,26歲的慈禧,聯合恭王奕發動“辛酉政變”,幹翻輔政八大臣集團。此時的慈禧,毫無疑問需要強有力的外朝支援,但除了恭王,她一無所靠。像西漢王政君的五侯弟侄、唐朝武則天強有力的諸侄,慈禧是想都不敢想的。

那麼,作為慈禧的弟弟,國舅爺桂祥一直在幹什麼呢?

桂祥整日攀龍附鳳,從沒想著怎麼利用慈禧的巨大優勢往上爬,反而迅速撿起了皇親貴戚公子哥的腐敗氣,擺譜辦堂會、飛鷹走狗、玩鳥弄蟲。桂祥是當朝太后的弟弟,派頭比一般皇室子弟還大,請誰來是給誰面子,故而趨炎附勢者日多,哄抬的桂祥的譜也就越大。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可是,作為新興的貴人,又沒有可撈油水的官職,家裡田產也薄,桂祥那點可憐的俸祿,根本不夠花。於是,桂祥經常把慈禧賞賜的古玩、字畫拿去典當,繼續打腫臉充胖子。

久而久之,事情自然傳到了慈禧耳朵裡,慈禧雖然生氣,卻也不好發作。她嘴上不說什麼,賞賜的東西卻越來越少。

事實上,揮霍本身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過,慈禧沒必要對之介意。長年處於政治鬥爭中心的慈禧太后,看人論事,無論親疏,第一標準都看是否會辦事。她長年與之打交道的,要麼是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要麼是平定東南的曾國藩,哪個不是萬里挑一的俊傑高才。

久處高位,慈禧自然十分看不上才識庸劣又無甚志向的人。想當初,慈禧進宮時,並不是一路順風,全是靠自己一步步熬出來、鬥出來的,她以26歲之齡,鬥敗樹大根深又握有先帝遺命的八大臣,她既自命為萬事靠己不用愁的強人,就更加鄙視自甘下流不思進取的人。

桂祥空擔著皇親國戚的名頭,卻過著每況愈下的日子。在慈禧看來,真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三、涼薄的慈禧

婉貞有一次進宮去見慈禧,姐妹兩個說起桂祥經常去當鋪典當物價,婉貞懇求大姐慈禧,賞給桂祥一個職務,既可以用辦差拴住桂祥的心,也好歹讓他有個固定的進項。

慈禧卻吐槽說:“我何嘗不想提拔他,可他是塊抹不上牆的泥巴。真要賞他個頂戴,讓他在任上幹出荒唐事來,可如何收場?”婉貞聽後,便再也不敢提此事,只能自己時不時給二哥接濟些錢物。

桂祥的女兒靜芬,被選入皇宮後,很少有機會能回家與父親桂祥團聚,她也不敢召父母進宮,怕慈禧知道了責罵。

桂祥家中,沒有靜芬的照片,便託人進宮帶話,靜芬卻不敢直接去照相,而是先委託德齡(侍奉慈禧的心腹女官),抽空探一下慈禧的口風,再決定什麼時候去拍照好。一家人尷尬成這樣,在歷朝歷代,也是絕無僅有的。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慈禧的刻薄,一方面,因為她在政治上極為清醒,知道孃家人的斤兩,所以不讓他們在政治上插手,這自然是保命全祿的良方。另一方面,也確實跟她少年時的家庭生活陰影有關。

德齡在《清宮禁二年記》中,曾記錄過,慈禧太后對少年生活的怨望。

“有一次謂餘曰,自餘髫齡,生命極苦,爾所知也。以餘非雙親所愛,尤覺毫無樂趣。吾娣所欲,親必與之。至於餘者,靡不遭呵叱。”其實,對長子、長女嚴格,大概是中國家庭的普遍現象,只因人處於年少時,心智尚不成熟,難免誤解父母的心意。

然而,這畢竟給慈禧留下了相當大的心結,導致她成年後,對孃家不太親密。她嫁給咸豐皇帝后,只在咸豐七年,因為剛生了兒子,到孃家省了一次親,除此之外,再也沒回過一次孃家。

慈禧掌權時,她的孃家人為什麼沒有干政?

慈禧大哥家的兒子德善、二弟桂祥以及庶弟佛佑,雖然都是一時無二的最親貴的國戚,但他們三家,無一例外的過著一般人的生活,在見慣了大富大豪的京城,僅能維持小康的桂祥等人,簡直就是窮人。有的老太監,明白其中道理,不免暗中議論,說慈禧不富孃家。

但外人說歸說。在慈禧心中,對於這些孃家人,究竟是剛硬多一些,還是無奈多一些,就很難說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