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永樂皇帝為何善待靖難功臣集團?

譖璨TDiz6670


蒼茫大地認為原因如下:

一、朱棣本身是造反集團董事長,鎮得住,犯罪團伙中拿得出手的干將屈指可數。

朱棣團伙中最有名的是黑衣宰相姚廣孝,其餘文臣還算拿得出手的是朱棣長子朱高熾。

不管南軍統帥李景隆多麼膿包,但畢竟是幾十萬大軍攻打北平,朱高熾身殘志堅,他領導北平保衛戰勝利了。

武將中,名氣最大的是張玉,在東昌之戰中,遇到名將盛庸才真正遇到對手。朱棣鑽進了盛庸的口袋陣,朱棣的騎兵遇到盛庸的火器和弓弩,幸虧勇將朱能死命相救,朱棣才突出重圍,而匆匆趕來救駕的第一大將張玉陷入重圍,遭到南軍的群毆,被剁成肉醬。盛庸和朱棣的另一強勁對手、原部將平安像兩臺收割機,收割著他們的麥子一朱棣的北軍,盛庸打破了朱棣不可戰勝的神話。

建文三年三月,盛庸率二十萬大軍在夾河再戰朱棣。

朱棣選擇試探攻擊左翼,手下第二大將譚淵以為正式進攻開始,急吼吼地衝進陣中,守在中軍的盛庸令後軍大將莊得帶大軍合攻譚淵,譚淵猝不及防,被莊得一刀砍死。

一個晴天,朱棣率騎兵從兩翼進攻,想打盛庸個顧此失彼,誰知盛庸兩翼像練過鐵布衫,朱棣如擊鋼板。雙方陷入僵局。幸虧老天幫忙,起東北風,風沙一起向南軍颳去,南軍無法睜眼,盛庸長嘆:天要亡我,非戰之罪!

第三大將應是朱棣兒子朱高煦,虎毒不食子。

二、朱棣犯罪集團頭目們對朱棣極為忠誠,為人也相當低調。

姚廣孝白天穿上朝服當尚書,晚上回到寺廟披上袈裟做和尚,連朱棣賜他的美女、財寶都一概璧還,這樣的人基本上到了人畜無害的地步,立下大功而不驕,殺他也無理由!

朱高熾、朱高煦是親兒子,天下爸爸都是一樣的,不說俯首甘為孺子牛,至少下不了殺手。何況兩個兒子伺候朱棣誠惶誠恐!

至於鄭和一類的功臣,朱棣身邊的太監出身,朱棣對他信任有加,給他賜了姓,鄭和擅長軍事,後來朱棣還讓他率大明艦隊六下西洋,朱棣絕不會對一個夾著尾巴的太監下殺手。

三、客觀裡說朱棣在徐達、常遇春、藍玉、傅友德等開國名將死後,已躋身大明名將之列,他自信滿滿,根本不怕手下造反,手下也不敢造反。

四、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本身的合法性令人懷疑,如果造反集團內部再屠殺,朱棣的政治壓力會是空前的。

五、太子朱高熾的威望足以鎮得住場子,朱棣時代和朱元璋傳位孫子朱允炆時代大不相同。

如太子朱標不英年早逝,一批為人低調的開國功臣也許不死,這是歷史愛好者的共識。朱高熾獨立領導北平保衛戰完勝,一批文臣又真心擁戴,朱棣無需殺人。

六、朱棣知道他上位後的最重要工作有二:一是打探到朱允炆的下落,以絕後患;二是開創個盛世,證明給大明的子民看:朱棣是個文治武功堪稱一流的合格王位繼承人;三是掃除北元殘餘勢力對王朝的威脅。

他組織修訂《永樂大典》,組織下西洋,均是為此。





蒼茫大地顧煒斌


1.首先,靖難之役前期,朱棣只是個燕王,僅僅是個藩王,沒人看好,即使在靖難之役成功後,朱棣在南京登基的時候,朝堂更多的大臣還是朱元璋,朱允炆時期的老臣,可以見靖難之役,沒人看好燕王,所以功臣相對朱元璋開國等所封功臣較少,就拿封公來說,靖難之役只有朱能、張玉、丘福、陳亨四人封公,而明朝開國以徐達、常遇春為首封公有25位,而且靖難之役四公還有兩個是追封的。

2.其次殺戮功臣,是皇帝擔心,後代子孫控制不了這些驕兵悍將,如朱元璋都說殺功臣,但是朱元璋殺功臣如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所殺之人大都是淮西的將領,都是淮西的,例如例如徐達李善長、胡惟庸等都是淮西的,淮西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政治團體,可能對於朱元璋來說自己都可以控制,但是自己的繼位者朱標等,面對一個功臣還好,但是面對一個功臣組成的巨大政治團體,朱元璋都頭疼更何況朱標在胡惟庸案處理好不久就去世,更擔心自己皇長孫無法控制,,所以後有藍玉案等,也是為子孫掃清障礙,而朱棣就不存在這個情況,功臣少,且自己也年富力強,靖難之役一個兒子負責後勤,一個跟隨部隊都可以說在靖難之役中付出過,所以不擔心,功高震主情況。

小編分析這兩點覺得永樂皇帝沒必要殺掉功臣,所以靖難之役的功臣可以善終。


心周心長客91


那是他帶來的政治班底,是他做皇帝的底氣,不用他們難道重用朱允炆留下的臣子嗎?

可是會有人問朱元璋不殺了很多跟他起兵的重臣嗎?我們應當注意到這兩種情況是不一樣的,朱元璋殺的很多人都是淮西的將領,都是淮西的,例如例如徐達李善長、胡惟庸等都是淮西的,淮西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政治團體,朱元璋容不下他們了。比如唐朝的關隴門閥,在李世民,李治兩代的努力下把門閥勢力清洗出了朝堂。



何以知世


一般情況下,歷代王朝皇帝行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根據形勢的變化情況維護皇權。作為與其父朱元璋最像的兒子,朱棣憑藉麾下靖難功臣集團的擁戴登上皇位後,卻沒有像父親一樣剷除開國輔運功臣集團那樣,剷除靖難功臣集團,反而選擇善待靖難功臣集團。究其原因,主要是三點考量:一是靖難之役之後,出於彰顯正統性籠絡人心的考慮,需要善待功臣集團。二是形勢所迫還用得上,不敢剷除。三是從自身和子嗣角度考慮,不必剷除。下面就詳細展開分析。



一是靖難之役之後籠絡人心的需要。靖難之役後,雖然朱棣登上了皇位,並對擁戴建文帝的文臣武將們進行了政治清算,但是朱允炆的下落仍然撲朔迷離,還需要繼續追查到底。再加上經過四年的戰爭,戰爭創傷需要彌合,皇位的穩固也需要籠絡人心,在這種情況下,對靖難功臣集團進行論功行賞,相當有必要。

二是形勢所迫還用得上靖難功臣輔佐。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如願以償登上帝位,但這並不表示天下太平。朱棣是由藩王造反成功登位的,這就給其它有想法的藩王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榜樣,因此,朱棣登位後也開始著手逐步削蕃,這時候就需要自己身邊有一批忠於自己的文臣武將。再加上北方蒙古部落並未徹底臣服,還需要像朱能,邱福這樣名將加以平叛。因此,朱棣登基後鑑於形勢所迫,不得不繼續重用靖難功臣集團。

三是朱棣認為自身和太子朱高熾兒子漢王朱高煦有能力制衡靖難功臣集團。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在洪武年間大肆殺戮開國功臣,就是因為他擔心自己的兒孫難以有效駕馭開國功臣。朱棣自認為能有效駕馭靖難功臣,再加上自己的兒子朱高熾朱高煦能力出眾,足以應付局面。此外,靖難主要功臣要麼低調行事要麼英年早逝,對皇權難以構成有效威脅。比如號稱“黑衣宰相”的榮國公姚廣孝,白天上朝為官,晚上退居寺廟禮佛,與世無爭,自然不會引起皇帝猜忌。其餘名將張玉、朱能英年早逝,邱福也在對蒙古作戰時陣亡,也省去了皇帝的猜忌。如名將張玉早在靖難之役中就為了救援朱棣陣亡,朱棣只需善待其子張輔;名將朱能受封成國公,但其壽不永,永樂四年(1406年),朱能擔任徵夷將軍,征討安南,不幸病死於軍中,年僅36歲,追封東平王,諡號武烈。邱福是追隨朱棣的主要部將之一,朱棣登位後大封功臣,以邱福為首,封為淇國公。邱福在靖難功臣中年齡較大,但也沒有享福太久,永樂七年,邱福率十萬大軍深入草原,不幸中伏全軍覆滅,邱福本人也戰死。


滄海拾遺錄


說起這事就不得不提朱元璋時期的兩大案 第一,洪武時期時期胡惟庸作為宰相威脅到了朱元璋的權威,也可以說是宰相制度威脅到了朱元璋的皇帝權利,因為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一步一步經過爾虞我詐,出生入死取得的天下,所以他對權利的慾望要超過一般通過繼承當皇帝的人。所以他要大開殺戒,排除挑戰自己權威和潛在有威脅的人,這就有了胡惟庸案。 第二,藍玉作為洪武后時期的重要大將相當厲害,他立功無數,最厲害的是深入現在的外蒙古殲滅了北元小朝廷,徹底解決了大明帝國的北面隱患。但是他在班師回朝的時候居然夜襲喜峰口,讓皇帝很不爽他。他和太子朱標交好,但是朱標死的早,他對朱允炆並不太感冒,並且有造反的嫌疑。朱元璋深知自己百年之後,朱允炆不是他的對手,所以為了朱家王朝的延續只能把他殺掉,這就是藍玉案。 兩個案子牽扯很多洪武重臣,這其實也為靖難之役的成功埋下伏筆。 再說朱棣。第一,他的出身要比他爹好,所以他沒有他爹那麼多的陰暗面,心胸要比他爹寬闊。第二,朱棣的皇位畢竟不夠合法,所以他心裡沒有太多底氣去殺跟隨他的功臣。第三,他登基之後接收了大量的前朝官員嫡系少,所以要團結跟隨他的人。第四,他能聽從姚廣孝的勸解,善待功臣。第五,永樂時期並沒有出現太霸道的,想挑戰他權威的臣子。 手機打字好累就這些吧。


壞的不太明顯


我們應該明確一點,永樂帝朱棣這個皇位來得不太光彩,他是從侄子那裡搶過來的,“靖難”只是他的藉口而已。所以他登基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不斷渲染皇位合法性,首先要做的就是籠絡人心,包括對靖難有功的人都一一封賞。

如果他不這麼做會有哪些後果呢?當時朝廷分為兩派,一派是建文帝的支持者,當然他們已經被朱棣處理掉了,剩下的這幫子就是更著自己奪取天下的人,他們人數眾多,其中還包括相當多的藩王,如果不對他們大加封賞,他們心中肯定是不服的,而且也知道這個皇位的不合法,隨時都可以“出師有名”地征討,到時朱棣就得不償失了。

朱棣當上皇帝后,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對於那些封賞、加官進爵等無非就是多籤幾個字,但它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除了穩固自己的政權外,還能幫助自己皇位的合法化,更何況,朱棣本人的才能也很強,他奪取皇位的目的之一就是像老爹證明自己比侄子強,後面還有很多豐功偉績的大業要這些臣子輔助,所以一定要好好善待他們,給他們吃一顆定心丸!


南洋鄭公子


無論是哪個政權或者集團奪取權力,在成功之後能夠善待功臣的,都是覺得自己和兒孫有實力駕馭這群人。

比如秦始皇,千古一帝,根本不屑做那些過河拆橋的事兒,並且秦始皇也有足夠的手腕駕馭群臣;唐太宗,繼位時28歲,本人又英明神武,自然不用擔心功臣造反;另外還有劉秀和趙匡胤,兩位老兄雖然給功臣的待遇都不錯,但是同時也沒忘記削弱他們的權力,因此與朱棣的情況並不相同。


至於朱棣為什麼敢重用功臣,情況就又複雜了一些:其一,他有足夠的實力駕馭他們;其二,有很多更棘手的矛盾需要他去解決,因此須要心腹們的幫助。

沒有威脅的功臣

朱棣最主要的功臣有四位:姚廣孝、朱能、張玉和丘福,一隱三早卒。姚廣孝在成功之後表現得無比低調,上班時為朱棣出謀劃策,下班後安心禮佛,與隱士無異;朱能為朱棣立下赫赫戰功,靖難之後也被朱棣委以重任,只可惜僅僅4年之後就病死在南征安南途中;張玉與朱能功績相當,不過在靖難過程中為救朱棣慘死軍中;丘福號稱靖難功臣第一,所受封賞也最多,但在7年之後北伐韃靼,途中遇伏身亡。


實際上,從永樂中期開始,朱棣重用的不過是功臣的子孫後代罷了,自然很好駕馭。

而且不光朱棣本人英明神武,不懼怕功臣造反。他的繼承人朱高熾,在靖難之役中也居功至偉,群臣絕對不敢小覷。

在這種條件下,沒有威脅的鐵桿心腹自然會受到重用。

解決主要矛盾

朱棣得位不正,這已經是公論。現在如此,在當時更是飽受非議,如果再處理掉深知內情的功臣,逼急了魚死網破,輿論很不好控制。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實際上朱棣需要功臣集團來肅清建文帝的殘餘勢力,如果朱允炆的人殺,自己的人也殺,那豈不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境遇?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一項很深的矛盾一一蕃王。朱允炆沒有做完的事情,朱棣必須要繼續做完,因為同樣是蕃王出身,朱棣深知蕃王勢力對中央集權的威脅。要想做明白這件事,就必須有心腹能臣的支持,否則很容易走朱允炆的老路。


最後,邊境藩國也給朱棣製造了不小的麻煩,否則他也不會派朱能和丘福出去南征北戰。

歸根結底,朱棣之所以重用功臣,莫過於兩點,一是用得著,二是管的住,自然就沒必要趕盡殺絕了。


尹禾


靖難之役,很艱苦。一開始可說是毫無勝算的。畢竟師出無名,勉強安了個靖難的名號,好在朱允炆不義在先,削藩已削到跟著朱棣混的人都沒退路,畢竟年輕啊,火候沒掌握好。但朱棣是誰?長期南征北戰,手下強將都是實踐打出來的,在關鍵時刻,老天也助朱棣。他成功登基。自然重用手下愛臣,能冒死追隨他的人可謂通過了忠誠的考驗。另外我們讀過明史的人也都知道古代正統的思想有多嚴重,朱棣雖成功上位,但內心始終惴惴不安,對朝中大臣多有猜忌,自己人更要重用以鞏固地位。歷史上皇位來的不太正當的皇帝政績都不錯,李世民,趙匡胤,大概良心有所不安吧!


縱橫四海小蜉蝣


靖難之役!唉,燕王朱棣一輩子被人詬病的事。在讀明史資料的過程中,這一段歷史一直是我比較關注的,也是感情投入最多的兩段之一。或者說是兩個人物,一位是今天的主角朱棣,另一位就是嘉靖帝。從歷史結果來看他們都是被“後世”或者“當世”者詬病。即使是土木堡被俘之後復辟的英宗也沒如此遭人唾棄!作為皇帝,這兩位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即使不是翹楚,也決不遜色於唐宗宋祖。這些,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還是回到題目,來看看這段歷史的端倪吧。

一、靖難之役誰之過?朱允炆?志高才疏之輩,不足而論,或者說如果換成太平順位,他最多是個平庸的守成之帝。朱棣之過?朱老四,一直不受待見,封個藩王還被安排在苦寒之地,心裡好受才怪,心裡百依百順才怪,心裡沒有怨言才怪。朱標?史載忠厚之君,或許真是他即位,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禮教這東西雖然不好,但是父子君臣這一套,會讓朱棣失去道德上的人心。誰的錯呢?朱元璋。朱重八勇猛剛進了一輩子,殺功勳、殺貪官、殺宰相,就沒有他不敢做的。可結果呢?留下了一個只有他自己可以鎮服的爛攤子。讓一個沒有兵權,沒有充分朝堂鬥爭經驗的官二代,不,是官三代,去收拾朝局,去遍施皇恩,去收攏人心?哼哼,老朱小瞧了這些被他拿捏的服服帖帖的文官集團,小瞧了他們的陽奉陰違,小瞧了他們會因為一己私利把老朱家江山當賭注的信心和決心。靖難孰之過!?朱元璋。

二、靖難真的是靖難嗎?上墳燒報紙,騙鬼吧!不過是老朱家為了皇帝這頂帽子的內鬥,叔侄相殘而已。如果真的只是叔侄相殘就好了,堆個土臺,拉上一圈繩子,讓這兩位叔侄拎刀赤膊上陣,砍個你死我活不就簡單了嗎?!雖然結果還是朱老四贏,但就真實了嗎?所謂靖難不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種粉飾手法,那麼這個“大家”是誰呢?歸根結底還是文官集團。這場爭鬥,以我的認知,應該是中央和地方兩方面的文官集團、豪強勢力之間的爭鬥。中央打算削藩,地方自然要反抗,就這麼簡單。什麼解民之倒懸,救蒼生於水火之中,都是遮羞布而已。朱允炆想削藩嗎?想過,但他同樣有著手足情深的羈絆,可他身邊的文官集團沒有,他們是赤裸裸的利益。同理,朱棣想造反嗎?想過,但那是自己爹任命的自己侄子做的皇帝啊。朱棣除了造反還有一個周公可以學習啊,那不一樣可以留個清名史載嗎?可他身邊的地方文官勢力可沒有這種想法,也沒有這麼多選擇,他們與中央文官集團是水火不容的、是你死我活的、是赤裸裸一絲不掛的利益爭奪。所以兩個姓朱的被一幫為自己利益角逐的文官集團裹挾著進入了這段大歷史之中。

三、明成祖不是明太祖。就如我前面提到的朱重八一直是殺殺殺,勇猛剛進無以復加。朱棣在這個層面一點不含輸給他爹,從他掃北的決心和信心就可見一斑。但朱棣不同於他爹,或者我把朱棣想的更加高深一些,他看到了他爹的過錯吸取了經驗。當他穩定住朝局之後,他沒有消滅功勳集團,而是加大了酬勞的砝碼。為什麼這樣做?個人分析基於三點:一是制衡。侄子的政權倒了,但是原有文官勢力是殺不盡剮不絕的,方孝孺就是一個試探性案例。所以不如留著現在的功勳集團與舊勢力鬥,自己反而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二是重建。打仗就要死人,就要破壞生產,現在仗打完了,讓誰重建這些?靠舊勢力肯定不行,只能靠“自己人”,這些功勳集團為了穩固他們自己來之不易的利益也會死心塌地的幹,何不留著呢?三是轉移。矛盾一直存在,並將長期存在。如果內部不能解決,就要把視線轉移到外部。徵北漠掃安南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修八臂哪吒城,讓新舊兩方勢力不斷的忙碌於這些能夠“流芳百世”又能“收穫頗豐”的工作裡,他們之間即使再有內鬥也不會讓內部矛盾過於激化,因為這幫傢伙為了各自的“利”已經忙的廢寢忘食了。

說的差不多了,絮絮叨叨,肯定有胡說八道的地方。歷史就是一片謎團,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後人咀嚼回味暢想。留個我個人的暢想作為收尾吧:朱元璋你贏了!



沒用的貓


朱棣的皇位是謀反得到的,也就是所謂的“逆取”,因為朱棣自己的嫡系在朝廷僅佔是少數,導致他登基後就面臨著文官集團的強大挑戰,即使朱棣武力打敗了當時的朝廷,但是文官舊將多有不服氣,這個時候朱棣必須重用那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靖難功臣”,才能制衡這些可能威脅皇位的文官集團,然後用溫水煮青蛙方式將反對他的官員邊緣化,讓自己的功臣掌握實權,比如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五徵漠北、編撰《永樂大典》等等,依靠的是“靖難功臣”。\r

同時,朱棣為了防止功臣權力擴大,也做了一些重要的防範措施。規定那些跟隨他的功臣不能直接指揮軍隊,而只是讓他們節制原來在建文帝朝廷中那些帶兵的將領。這樣一來,功臣和軍隊之間就不存在直接的從屬不會存在上下級關係,功臣們自然也就無法掌控軍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