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虢鎮,位於八百里秦川的最西端,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的一個鎮,也是陳倉區政府駐地。從地圖上看,八百里秦川就像一條向東遊動的大魚,虢鎮就在魚尾巴附近。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虢”(guó)這個字很難寫,也很難認,當地人讀(guǐ)鎮。字典裡的解釋是: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東虢(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虢(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後遷到今河南省陝縣東南)。現在的虢鎮就是歷史上的西虢所在地。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虢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我國年代久遠並唯一沒有遷徙過的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據《寶雞縣誌》記載,虢鎮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西周初年,這一帶是周文王異母弟虢仲的封地,虢,由此誕生,史稱西虢。虢仲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在輔佐周武王的同時,積極治理西虢,建立了城邑——城虢(今虢鎮),使之雄踞關中西部,南控川蜀,西扼甘隴,成為關中西部的重鎮。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西虢後為秦所滅,置虢縣。歷經漢魏晉,更名不斷。隋唐五代至宋,一直叫虢縣。元末併入寶雞縣,原虢縣改名為虢鎮,為寶雞縣第一大鎮。元、明、清至今被稱為虢鎮。自取“虢”以後沿用 3000多年從未更改過。

解放後,虢鎮為寶雞縣人民政府駐地。2003年寶雞縣撤縣設區,改為陳倉區。2011年設立虢鎮街道辦事處。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八百里關中道一馬平川,可到最西端時,從北塬半坡猛向南延伸一個南北及東西各一華里的土丘臺,於是,虢鎮城就千古坐落在這個片臺之央。

其形狀東西長,南北窄,四門均為雙重,極其牢固,城門上都有石刻門楣。東西門各築有一座牌坊,全木結構,琉璃瓦頂,雕樑畫棟。上懸匾額,東曰:“武都故郡”,西曰:“西虢遺封”。民國初年,地方軍閥混戰,西門樓被毀。近年來,西堡村為了保護西城古蹟,投資百萬元修築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古建牌坊,使這一歷史古蹟恢復了原貌。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每年農曆的四月八日,虢鎮都要舉行盛大的城隍廟會。廟會期間,十里八鄉的人成群結夥地趕來逛廟會看熱鬧,場面宏大,人山人海。各樣商品,琳琅滿目,各種小吃,應有盡有,物資交流,文化互動,成為當地一大盛事。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寶雞市是麵皮的故鄉,種類繁多,做法各異,主要有蒸麵皮、擀麵皮、烙麵皮、黑麵皮、燒肉麵皮等,而在虢鎮最有名的,其中最為叫絕的還是燒肉麵皮。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燒肉麵皮是肉和麵的完美結合,作為老虢鎮人,幾天不吃就渾身不再在。最有名的是虢鎮木樑市老馬家和北門付家燒肉麵皮。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用剛出鍋的蒸麵皮,切成條,加上幾片肥瘦滷肉,澆上一勺子燒肉汁,再調上精鹽、用熗過的醋和油潑辣子,攪拌均勻,食之爽口,風味獨特。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八百里秦川西府古城,燒肉麵皮最為叫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地域有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而有些食材和環境是不可複製的,所以只有在當地的才能吃到最傳統的正宗味道。由於燒肉麵皮的特殊性,外帶的不多,因而僅在虢鎮最為有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