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游记》安天大会上,三清向如来"拜献",那么四帝有没有去"拜献"呢?

囿山绿城


如来佛祖从安天大会回来之后,意犹未尽,与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金刚、四菩萨等谈论降伏妖猴的细节,尤其讲到了"五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那么,这里的"五帝"究竟指谁呢?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显然,唐僧所说的四帝在三清之后,应该指道教神仙体系中的四御: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如此就非常明确了,"五帝"应该指四御和玉帝,这种说法其实仅在西游记里出现,因为道教神仙体系中如果把玉帝放进去,则有"六御"之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四御之外,加上了玉帝和太乙救苦天尊(东极青华大帝),合称"六御"。


不过,西游记还对道教的"四御"进行了变化,即将东极青华大帝纳入四御之中,而将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排除在外,形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五帝"格局。比如原著中明确提到了太乙救苦天尊居东天门,住在"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

在五帝之中,玉帝应属中位,地位最高,其余四帝统摄四方,地位次之。于是,天庭也被分为五个区块:中天、东天、南天、西天、北天。所以出现四道天门:东天门、南天门、西天门、北天门。玉帝统摄的中天从南天门进入,当然有坐北朝南之意。

因此,东南西北四帝的地位仅微微次于玉帝,其实也是天帝之尊,身份贵重,如来佛祖将其与玉帝并称为"五帝",就是指这个意思。那么,在安天大会上,五帝虽然"大开金阙瑶宫",请如来坐了首席,但他们有没有向如来行"拜献之礼"呢?

原著中,玉帝为答谢如来降伏妖猴,传旨着云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气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元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摔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

注意,这里连道教的至高神三清都向如来拜献,却没有提四帝或四御向如来拜献,难道他们的地位比三清还高吗?其实道理很简单,此时的四帝与玉帝站在了一起,正以主人的姿态招待各路神仙,他们当然不会"拜献"如来。

按照西游记的设定,玉帝及四御是神仙世界的"君",而其他仙人哪怕是辈分最高的三清,也只能算是"臣",当然也包括如来佛祖。因此同为宗教领袖,三清可以屈尊向如来行"拜献之礼",但五帝乃"君",绝没有有向如来弯下腰的道理。


囿山绿城


应该没有,在道教神话之中三清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四御大帝虽然看上去距离三清的地位没有多远,其实不止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大闹天宫,其实在《西游记》原著里面,孙悟空根本没有打进凌霄宝殿,在凌霄宝殿外面就被王灵官拦了下来,接着又调来三十六雷部将领,将孙悟空团团围住,只是打斗的声音影响到了玉皇大帝。才引起了玉帝的注意,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玉帝立马派人请如来佛降伏孙悟空。

其实在地仙界玉皇大帝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无论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都是只是他的臣子而已,天庭之中能够降伏孙悟空的神仙大有人在,六司、七元、八极、九耀、十都等神仙都曾出手,现在改轮到天庭的巨头出手了,三清、四御、五方五老,而如来佛祖是五老之首,由他出手正好,即能代表五老的实力,又能承接三清四御。

说白了如来佛祖成功降伏了孙悟空,三清四御这几位巨头就不用出手了,玉皇大帝趁这次机会举办安天大会,主角只能是如来佛祖,三清四御都没有机会出手。

三清天尊献礼如来,这只是礼数,如果四御大帝再献礼,那就有些严重了,如来佛祖也不敢接受,毕竟三清四御地位都比他的地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