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汉江冤狱,狐仙开帐

汉江冤狱

曹震亭某年在汉江做县令,某天夜晚,正坐在衙署里办公呢,忽然看到一个没有头的人,手上反倒提着一颗人头,啾啾的说着什么东西走了过来,但听不懂说的是啥。曹知县吓得魂不附体,接着就病倒了。病了三天,挂了。家人很悲伤,打算收敛埋葬他,换衣服的时候却发现他的胸口还是温热的,于是就没敢再动。过了一晚上,曹县令居然死而复生。他告诉家人说:

他那天晚上,被一个像是公差的人引导来都了冥界,到了一座宫殿前,垫上坐着一个穿着王服的人,服装是当朝的样式。辕门外,就有人高声传宣到:“汉江县知县曹学诗(这个恐怕是曹知县的本名,震亭是他的字)晋见!”

曹知县就走上了大殿,按照阳间拜见上级的礼数行礼,向王者作揖三次。那个神明就吩咐赐座。又问道:“有人告你的状呢,你知道吗?”曹知县回答说不知道。神明就拿起自己公案上的状纸,让手下递给他看。曹知县接来一看,哦,原来是本县的一个陈年旧案,就站起来,坦然的回答说:“这个案子,确实属于有冤情的。但本案在我到任之前,就由我的前任县令定案了的,并且已经奏报到刑部复核。我曾经为此案向上峰三次提出质疑,要求重新审讯,被都察院驳回,都察院的批文现在还在县衙为证。”神明就点点头说:“这样,您确实是没有罪过的了。”又传呼某冤鬼进来对质。刹那间,一阵阴风刮来,寒彻心扉,只见一个血肉模糊的团块,没有面目也没有手脚,顺着阴风滚了过来,还大声嚷嚷着。

神明就告诉那个冤鬼,曹知县已经尽力帮他伸冤了的事情,并且告诫他说:“你的冤枉终究是要昭雪的,不过应该另外找人算账才对。”鬼趴在地上不肯走。神明就吩咐手下人把曹县令赶紧送回去,并对曹知县作揖告别。

曹知县猛然惊醒,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一天了,衣服都被汗湿透了。从此他就辞官回家,终身持斋奉佛,年老后在梦中无疾而终。

【原文】曹震亭知汉江县,晚衙夜坐,见无头人手提一头,啾啾有声,语不甚了。曹大骇,遂病,病三日,死矣。家人欲殓,胸前尚温,过夜而苏,曰:被隶人引至阴府,见峨冠南面者,衣本朝服色,辕外人传呼:“汉江县知县曹学诗进。”曹行阳间属吏礼,向上三揖。神赐坐,问:“有人诉公,公知否?”曰:“不知。”神取几上牒词示曹。曹阅之,本县案卷也,起立曰:“此案本属有冤,为前令所定,已经达部,我申详三次,请再加审讯,为院所驳,驳牌现存。”神曰:“然则公固无罪也。”传呼冤鬼某进,阴风飒然,不见面目手足,但见血块一团叫跳呼号,滚风而至。神告以曹为申救之故,且曰:“汝冤终当昭雪,须另觅仇人。”鬼伏地不肯去。神拱手向曹作送状,手挥隶人云:“速送速送。”曹猛然惊醒,不觉汗之沾衣也。自此辞官归家,长斋奉佛梦终其身。


狐仙开帐

和州人张某,路过扬州,住在当地的兴教寺。寺庙中的僧人宿舍里,素来据说有个狐仙在,所以没人敢去住。而张某穷困潦倒、烂命一条,无所谓狐仙不狐仙的,也就去住了。没过几天,一个老头子来拜访他,自称是“吴刚子”求见。两人互相作揖过,发现那个老头谈吐间确实很有见地,甚至还能知道过去和未来的事情。于是张某就问:“您是仙人吧?”老头回答:“不敢冒称。”张某很贫困,于是就希望结交这个老头,能沾点光混个富贵,于是就摆下酒宴,和老头一起吃喝。老头隔日也摆酒答谢他。

没半个月,张某的银子都花光了,而老头请的酒宴依然还是很丰盛。张某就起了贪念,整天忽悠着老头摆酒请客。老头也就很自然的当了东道主,没有一点为难的神色。于是又过了一个多月,老头忽然不再来了。正好那几天是梅雨季节,张某就打开箱子晒衣服,一看,晕哦,箱子都是空的!不对,不完全是空的,里头还有一个账本,以及若干张当票(古时拿财物去当铺典当后,当铺出具的凭证,可以在期限内拿着凭证去赎回当物),账本上写着:“某日鸡、鱼花费多少多少、某日蔬果花费多少多少”,原来都是用张某的衣服典当换来的钱摆的酒席。每一笔支出都记得很清楚,狐仙没有乱花一文钱,也没有自己掏钱请过张某吃过一顿饭。

【原文】和州张某,作客扬州,寓兴教寺。寺中僧舍,素有狐仙,无人敢居。张性落拓,意往居焉。未三日,果有一翁,自称吴刚子求见。揖而与言,风采颇异,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因问:“可是仙乎?”曰:“不敢。”张故贫士,意欲交结之,以图富贵,遂设酒食,与之饮宴,吴亦答谢。

未半月,张力竭矣,而吴之酒馔甚丰。张遂起贪念,终日嬲其设席。吴作主人,亦无吝色。如是者月余,吴忽不至。时遇霉雨,张开箱晒衣,则全箱空矣,中书一帐,并质钱帖数纸:“某日鸡鱼若干,某日蔬果若干。”皆典张之衣服而用之,笔笔开除,不空设一席,不妄消一文。

《子不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