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山裡一種野味,人稱“仙人腳”,九蒸九晒才能吃,如今野生不多見

​大半年過去了,筆者依舊記得幾個月前去了一趟雲南,跟著當地人到集市上去看熱鬧,到處都是那些外人沒有見過的野生菌。有的野生菌名字高大尚,有的卻是市場難得一見的野生美味,從頭走到尾都讓人無不稱奇,遇見的每一種都能讓人長見識。


其中有一種雲南特產,剛開始還對它產生了一點的誤會,讓筆者見了印象深刻。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山裡一種野味,人稱“仙人腳”,九蒸九曬才能吃,如今野生不多見。

山裡一種野味,人稱“仙人腳”,九蒸九曬才能吃,如今野生不多見


經過幾個月對它的認識還有通過一些網友的知識普及,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分享。這野味曬乾了之後就像是整顆的蘿蔔乾,就是小時候家裡總會有醃製的那種土蘿蔔乾,剛開始筆者還不知道它是天麻,畢竟筆者所見過的天麻都是成品居多。天麻算得上是雲南山區的一種特產野味了。

對於天麻當地還有這樣的一個民間說法,說天麻無根無葉,生長的外形酷似神仙一腳才下來的腳,乾淨利落不與普通植物相同。在當地一些年長的農民對天麻的叫法都是“仙人腳”,這也是剛開始筆者對它產生誤會的一個原因了。當然還有一種傳說,筆者聽網友這麼神話天麻的,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一種具有仙氣的植物。

山裡一種野味,人稱“仙人腳”,九蒸九曬才能吃,如今野生不多見

對於天麻這野味,過去工業不發達,社會交流較為閉塞的時候,野生的天麻已足夠人類的需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天麻的需求不斷增加,野生資源早已經無法滿足日常人類需求,近年來,天麻除了野生採摘來源之外,絕大多數都是人工種植的。當時在天麻原生態產區,當地很多農民表示野生天麻已不多見了,這些年來天麻在市場走俏,採摘天麻已成了當地一些人的謀生行當,僅僅幾年時間,因利益驅使野生的天麻資源幾乎被開採枯竭了。

山裡一種野味,人稱“仙人腳”,九蒸九曬才能吃,如今野生不多見

對於天麻的吃法,那可就有更多的講究了。雖然現在已經現代化,但在淳樸的農村地區,天麻的吃法需要經過18道工序,人們稱為“九蒸九曬”,具體是蒸一次曬乾一次,按照這個程序做九次,一般需要半個月以上時間才能搞定,這樣做好的天麻才能吃。不過現在工業化、科學化製作,已不再需要這麼麻煩的工序了,但老傳統的方式還是我們值得借鑑和考究的,它也算得上是我們深厚文化的一種表現。

山裡一種野味,人稱“仙人腳”,九蒸九曬才能吃,如今野生不多見

最後野生天麻資源不多見,這也給了種植天麻帶來了一定的機會。就目前而言,天麻產地早已經興起了一陣天麻種植風,也有農民靠種植天麻致富了。

不知道各位網友,你們認識天麻嗎?你們當地山裡還有天麻嗎?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種植/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