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AR的駱駝杯艦隊

Sum的駱駝杯艦隊

1/43 駱駝杯衛士測評

AR的骆驼杯舰队

駱駝杯的產品在AR所有產品系列中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不論是品質、QC還是銷售成績上都比較理想。筆者認為,AR在做駱駝杯的時候確實是用心的,從AR的宣傳中也得知,AR的Sum本人就是一個非常痴迷的駱駝粉。輪語去過AR的工廠,見過順林聘請的顧問Afonso Cerejo先生,以為葡萄牙模具工程師,也是駱駝杯俱樂部的成員。當時就因為駱駝杯產品的一些包裝細節不達要求而和Sum在爭論,這種精神確實體現了AR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匠人精神。拋開其他產品不說,單就駱駝杯這個系列來說,AR確實做到了。因此筆者也購入了所有的駱駝杯產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的1/43路虎衛士系列,這個系列一共有5款產品。分別是乾淨版的1985年參賽車路虎衛士90,1986年的參賽車路虎衛士90以及1993年的支持車路虎衛士110,以及髒版的1985年衛士90和1993年的衛士110。

AR的骆驼杯舰队

下面是1985、1986、1993的比賽基本信息。(文字來自網絡)

1985

比賽路段:印尼,婆羅洲(Borneo)

比賽距離:1500公里

獲勝車隊:德國(一共有16只車隊參加)

獲勝車輛:路虎衛士90 (Land Rover Ninety)

簡介:1985年迎來了駱駝杯有史以來最多國家、最多隊伍參加的一年。三門版衛士90贏得了這次比賽。比賽開始於印尼的沙瑪琳達(Samirinda),終點設在印尼港口城市巴釐巴板(Balikpapan)。參賽隊伍來自8個國家,分別是:比利時、巴西、加那利群島、德國、荷蘭、日本、西班牙、瑞士。雨水再次證明是比賽的最大障礙,有時車隊的行進速度僅僅為每天2~3公里,以至於第一次採用了直升機救援。這次比賽第一次設置了“團隊精神獎”,並授予給了巴西的一個車隊。

1986

比賽路段:澳大利亞

比賽距離:3200公里

獲勝車隊:法國(一共有14只車隊參加)

獲勝車輛:路虎衛士90 (Land Rover Ninety)

簡介: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駱駝杯在澳大利亞舉行了,全程3200公里。參賽國家也達到了最多的14個,分別是: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那利群島、德國、荷蘭、日本、西班牙、瑞士、日本、馬來西亞、美國、西班牙、英國。這次衛士90蟬聯了冠軍,再次證明了衛士系列車型無比的可靠性!

1993

比賽路段:馬來西亞,沙巴島(Malaysia-SABAH)

比賽距離:1275公里,其中35公里由火車運送

獲勝車隊:美國(一共有16只車隊參加)

獲勝車輛:路虎-發現200TDI(Land Rover Discovery 200Tdi)

簡介:1993年的駱駝杯採用環形線路,圍繞著馬來西亞沙巴島一週。在“失落的世界”的馬廖盤谷這一賽段採用了徒步的方式。最終美國隊奪得了本屆駱駝杯。在比賽期間,主辦者還建立了一個科學研究中心,用於沙巴基金會的研究工作。衛士110是這個路段的保障支持車輛。

AR的骆驼杯舰队AR的骆驼杯舰队
AR的骆驼杯舰队

模型的包裝採用了駱駝杯土黃色的主色調、方形的禮盒包裝,髒版和乾淨版一眼就可以區分出來。

AR的骆驼杯舰队

紙盒包裝內還有附送的地圖,車模有吸塑套保護,配件都安置在這個吸塑套中,衛士110版的駱駝杯附送了四個行李箱、四個油箱和一個工具箱,模型另外還贈送了一套水貼紙,其中有參賽人員的名字,筆者感到疑惑的是,衛士110不是支持車嗎,支持車也有參賽人員嗎。

AR的骆驼杯舰队

衛士90附送的配件較少,只有一個工具箱和四個油箱,當然也附送了一張水貼紙。可以看出85年的駱駝杯90和86年的基本是一樣的,後面會講述兩者的區別。

AR的骆驼杯舰队

每一款駱駝杯都配有獨立編號的銘牌,其中髒版的85年衛士90限量500,乾淨版86年衛士90也是限量500,髒版的衛士110限量1000,剩餘兩款產品好想沒有限量信息。據說當初銷售髒版衛士90的時候出現一車難求的現象,現在淘寶上應該找不到新貨了。

AR的骆驼杯舰队

AR的駱駝杯產品有幾個特點,首先是模型的配件非常多,包括車身上的和車頂行李架上面的配件,這些配件大幅增加了這款產品的可玩性;其次是底盤還原度高,可玩性強,特別是前輪帶轉向,四輪帶懸掛;最後是模型的整體品質和QC都比較好,加上是合金材質,耐玩性非常高。而增加的泥濘版(髒版)使得模型更逼近真實,結合場景拍攝可以取得非常逼真的效果;另外,模型的整體漆面也較高,縫隙刻線和車身的鉚釘都做得較細緻。

AR的骆驼杯舰队

AR在這款駱駝杯衛士上可謂下足了功夫,首先從形準上看,完全達到了更大比例的水準,如果不明講,還以為是18比例的;模型的細節也相當豐富,前蓋上面的工具和涉水喉的細節都做得比較到位,車頂的行李架可謂用料十足,金屬的通障板,木質的隔層板,車頭的通障道索據說採用了特殊的纖維材料,看起來非常像金屬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模型的整體做工可謂非常紮實,體現了合金工藝的優勢。

AR的骆驼杯舰队

衛士90除了車身更短、少了一對車門和行李架配件更少之外,和衛士110也沒什麼區別,另外因為有前面的110開路,衛士90也不需要通障索了;從側門上駱駝杯標誌的顏色可以區分出85年還是86年的參賽車,最下方是86年的。

AR的骆驼杯舰队AR的骆驼杯舰队

車頭護欄應該是金屬材質的,護欄下方是牽引索,可以看出衛士90和衛士110的牽引索外形差別較大,畢竟相差了好多年;倒後鏡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估計衛士90是參賽車,對倒後鏡的保護更到位吧;行李架上方有駱駝杯的標誌和四盞探照燈,這些細節都照顧到了,不過也有出現駱駝杯標誌粘歪的現象,希望是個體現象;在18比例駱駝杯上備受爭議的發動機蓋形狀上,43比例的駱駝杯衛士反而還原了真車的凹槽設計,值得給個贊。

AR的骆驼杯舰队

不管是衛士90還是衛士110,底盤結構都是一樣的,因此前輪轉向角度都比較大。

AR的骆驼杯舰队

車尾的細節也非常到位,車尾槓的鉚釘細節都刻畫了出來,而且車尾的備胎是全尺寸的,和四個輪胎是一樣的,沒有偷工減料;車尾的行李架有一把斧頭和榔頭,斧頭方向朝上的是85年的駱駝杯,朝下的是86年的,除了車門標誌和這個斧頭之外,兩者沒有其他明顯區別。

AR的骆驼杯舰队

這裡具體講一下泥濘版是如何實現的,下面的文字引述自順林的“微觀車界”公眾號:“作為一場在叢林、泥沼、荒原進行的比賽,完賽的駱駝杯一定是夠髒、夠汙,甚至遍佈傷痕,這才是一場勇敢者遊戲留下的印記。所以,從策劃1:43這個系列開始,我們就認為有必要推出完賽的髒版模型,只是模型名稱、車身痕跡的體現方式、髒版的具體效果一直在反覆討論和測試。先來通過以下的圖片,欣賞一下這款模型的整體效果。在此這款模型之前,也不少特別的車型,推出過髒版模型,用以體現賽事的艱辛和環境的險惡,我們在測試的時候也參考了他們的表現方式。最初的測試效果,噴塗的髒版較為表面,只是簡單的覆蓋或點綴在車身上,我們笑稱這不是一款髒版賽車,而是一位油膩大叔。之後,我們又參考大量賽事圖片,同時也設法將平面的塗裝能夠變成立體的表達方式,在車頭、車輪以及車身下方、底盤都做了後期處理,從細節圖片中可以看出,髒版所附加的噴塗並不是簡單的用泥漿顏色覆蓋原來的漆面,而是在這些部位上體現出更多的泥沙交織的細節。我們可以通過細節圖片進行觀察和比較。”

AR的骆驼杯舰队

筆者也見過一些其他的泥濘版(髒版)車模,從效果上來看,AR的這款是做得最逼真的,不管是泥水飛濺的形狀還是分佈上都有比較好的效果,輪胎和車底盤附近基本上全泥覆蓋了,而車身的泥濘也是從低到高逐漸減弱,而車頭的比車尾又要更泥濘,這些都是基於事實來設計的。

AR的骆驼杯舰队

從車頂看上去,也有一些泥水的飛濺,而是從車頭到車尾逐漸減弱,行李架和油箱也有;衛士110的行李架還有一層木質的隔板,而衛士90就沒有了;模型還配了一條固定行李用的繩索,不過實際把玩的時候並不太方便;模型的行李架都是螺絲固定在車頂的,因此車頂四周的頂棚固定支點就會出現和車身分離的現象,不過不明顯。

AR的骆驼杯舰队

AR這個駱駝杯衛士系列的底盤,在43比例模型裡絕對算得上是另類的存在;首先是把大梁給做了出來;其次是前後軸、傳動軸、排氣管都是獨立的零件;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及差速鎖的細節都有刻畫,雖然是浮雕的,但也做了分色;前輪轉向結構也基本還原了出來;最後是四輪懸掛都是可動的,有彈簧支撐。

AR的骆驼杯舰队

AR當初開發路虎衛士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因為市場上已經有太多的衛士產品了,當駱駝杯衛士的消息出來後,大家才明白,Sum做衛士就是為了駱駝杯啊。可以說駱駝杯這個題材確實填補了一個市場空白,畢竟做得好的合金駱駝杯產品基本沒見過,AR不管是18比例還是43比例的駱駝杯,品質、QC都達到一個較高水準,細節和可玩度有非常高,18比例的駱駝杯1480的官方價格還算合理,43比例480到520的價格雖然有點高,但考慮到其做工的複雜程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再加上駱駝杯在海外市場有一定的份額,因此整個駱駝杯的項目應該是成功的,這裡也從另一側面反映出AR在這款駱駝杯裡是走了心的。我們也只能希望AR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像駱駝杯這樣的產品之外,在做其他模型的時候,也用駱駝杯的這種精神,畢竟好的產品自然會受到大家的追捧。

AR的骆驼杯舰队
AR的骆驼杯舰队AR的骆驼杯舰队
AR的骆驼杯舰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