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文房四宝 引书煤而黯黯 入文亩而休休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这是唐代才女薛涛歌咏的文房四宝——砚、笔、墨、纸。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今四宝中的最佳品当属湖笔、徽墨、宣纸及端砚。

有人打趣说现代的文房四宝即是电脑、手机、wifi和零食,有了这几样,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半个月足不出户。但是在古代文人墨客眼中,“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宝不仅是工具,更是陪伴,无论外界是风雨交加还是明媚阳光,独守在书桌前,历经这样陪伴的岁月,成就了无数璀璨夺目的著作,沉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房四宝 引书煤而黯黯 入文亩而休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书写绘画的毛笔,居在文房四宝首位,据传为蒙恬所创。通常以竹管为杆,兽毛为毫,配以笔帽,以护笔毫。湖州的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具有“尖、圆、健”特点。“笔落纸惊风起,摇空滴露浓”更是唐代耿沛诗人对笔的赞美!

文房四宝 引书煤而黯黯 入文亩而休休

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作为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我国现存的古书画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宣纸创作并裱装的,有的已历千年,至今仍然色泽清高,质地完好。“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是古人对宣纸最美妙的评价!

文房四宝 引书煤而黯黯 入文亩而休休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始于唐末,诞生徽州。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历史上“黄金易得,李墨难获”说的就是著名的“徽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墨随人心,落纸云烟,挥洒自如。重则雄浑铿锵,轻则柔和淡泊,营造了中国书画独有的奇幻意境。从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墨早已成为中华文脉独特的一缕馨香。

文房四宝 引书煤而黯黯 入文亩而休休

砚,俗称砚台,是中国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将墨锭放入砚台,加适量清水,均匀用力,慢慢磨研,待到墨汁浓稠,就可以蘸墨挥毫了。“宁愿三日不洗脸,不可一日不洗砚”,古代中国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