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越婢湯解

這三個方都是麻黃、石膏並用,為表裡同治之法。

不過石膏雖說可治裡,而《本草》記載它又能解肌。這三方的適應症,也一定是表裡俱有熱,而又壅滯在上焦的,用這些方子來宣發。看它們的組方結構,大青龍湯麻黃用六兩,石膏用如雞子大一枚;麻杏石甘湯用麻黃四兩,石膏用八兩;越婢湯用麻黃六兩,石膏用八兩。都是石膏劑量重於麻黃,石膏為主,麻黃為佐,則解熱的權重更佔主導。麻黃雖有發散之性,處在從屬地位的時候也只得在方子總體的解熱功效中起到疏導鬱滯的作用而已。

藥性是隨著在方子中所處地位而變化的。所以仲景用大青龍,必提出“煩躁”二字作為辯證關鍵,而把‘脈弱惡風’列為禁忌症,由此看見大青龍湯是專為‘煩躁’而設。對於越婢湯則主證為‘自汗出,無大熱’;對於麻杏甘石湯則主證為‘汗出而喘,無大熱’,由此可見這兩個方子專為‘喘’、‘汗’而設。

‘煩躁’、‘喘’、‘汗’這幾個症雖不同,病機為上焦熱壅則是一樣的,所以所立治法也是一樣。柯琴在《來蘇集》中懷疑麻杏甘石湯症“汗出而喘無大熱”七字是錯誤的,想要把“無”挪到“汗出”上,成為“無汗出而喘大熱”。跟有這種錯誤的看法的人,肯定沒辦法說仲景方藥化裁的妙處了。

出自《研經言》

三方皆麻黃、石膏並用,乃表裡同治之法也。然石膏雖曰治裡,而《本草》亦稱其能解肌。是三方者,必也表裡俱有熱,而又擁於上焦者宣之。且其為制也,大青龍湯麻黃六兩,石膏如雞子大;麻杏石甘湯麻黃四兩,石膏八兩;越婢湯麻黃六兩,石膏八兩。是皆石膏重於麻黃,石膏為主,麻黃為佐,則解熱之杈勝。麻黃雖有發散之性,只得於解熱中疏其鬱滯而已。性隨制變,故仲景用大青龍,必提出“煩躁”二字,而以脈弱惡風戒其誤用,以見大青龍專為煩躁設。于越婢湯則主自汗出,無大熱;於麻杏甘石湯則主汗出而喘,無大熱。以見二方專為喘、汗設。煩躁、喘、汗症雖不同,其為上焦熱擁則同,故立法亦同。近柯氏琴《來蘇集》,疑麻杏甘石症“汗出而喘無大熱;七字為誤,欲移“無”字於“汗出”上。其不足與語仲景化裁之妙用必矣。


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越婢湯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