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教师的视野——荐读《叩响命运的门》

近期给学校晨曦文学社的社员开了一个必读书目,里面有一本《叩响命运的门》。这本书是已故深圳中学马小平老师编选的,我虽然知道是一本对学生很有帮助的书,但并没有通读,以前只是浏览了一下前言和目录。为了更多的给文学社的同学谈谈这本书,我这两天把这本书读完了,很是震惊和感慨。

以前我对马小平老师也有了解,我读完了《点灯者》这本追忆马小平老师的文集,从同事和学生的回忆中知道了马老师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但又觉得他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太固执和理想化了。但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明白马小平老师担心的是什么,也真正理解了这本书在马老师心中的分量,也真正明白一个老师在育人上可以走多远,也明白一个老师的力量和地位远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么弱小和卑微。

教育界的很多同仁都认同教师必须要读书,特别是语文老师更要读书,然而,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推荐书目很多都是推荐给学生的,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各种类型的都有。推荐给老师的书目也有,但更多的是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做老师专业书籍自然是要看的,因为有利于我们教学,有利于我们把握学生的心理。但仅限于此就可以了吗?我们的教学技能有了,对学生的心理把握好了,自然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了,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一篇课文或者高中的所有教材了,然后就是高三一年的复习,浩浩荡荡地奔赴高考考场。

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仅限于此吗?我们老师教的仅仅限于课文吗?学生最终的学习是为了应对高考吗?马老师给出的答案不说这样的,他想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启蒙。这种启蒙不是教材上有限的课文可以充分给予的,而是需要广泛的课外的补充。只是补充什么内容呢?我们的中学固然不缺少术业有专攻的好读书的语文老师。他们有的擅长教古文,有的擅长教小说,有的擅长教散文,他们自己本身就是文学素养很高的人,但是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和文学素养真不是一回事,有谁能否认周作人、胡兰成等人的文学素养吗?但他们文学素养再高也是汉奸。我们只是推荐学生阅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就可以了吗?这些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文学素养高却不像“人”的学生不在少数。如何让中学生同时具备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就对我们的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自己的阅读面是不是可以更广一些,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一些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多的推荐一些反映现实的文章?比如,我们在学习完《小狗包弟》的抒情手法之后,推荐一些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文章给学生看,是不是会加深同学们对那个荒谬年代的印象?我们在教完《我有一个梦想之后》的演讲技巧后是不是可以推荐一些其他为了人类的民主自由和平作出牺牲的人的演讲和事迹给学生呢,他们心中朦胧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思想会不会萌发的更快更清晰?我们在教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写作角度和环境描写作用之后是不是可以推荐一些跟二战荼毒生灵有关的文章和反战的文章给学生呢,他们对纳粹的认识会不会因此而更清晰深刻呢?课堂的外延是无穷的,但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我们作为老师做的工作可以更多,我们的阅读面应该要更广。

马小平老师的视野是广阔的,他始终都在关注那些符合人性的文字,他大病初愈之后开的“人文素养”选修课大受学生的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学生也需要人文的启蒙,很多学生对此一定是非常渴望的。学生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判断力非常有限,他们不怎么了解社会和世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了解,主要是没有人为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一扇窗。我们老师应该是负有这个使命,需要承担这个责任的。

一个中学生在接受了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启蒙之后阅读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他们再去反观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应该会更深刻,对是非的判断力应该会更强,甚至对一些文学作品产生批判的意识。这样的阅读视角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培养,我们自己通过阅读有了这样的阅读视角后,也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视角。

从这个意义上讲,仅仅满足于教材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只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老师也是不合格的,这样只是可以教好书,未必能够育好人,因为有可能一届学生带下来连最基本的对学生启蒙的要求都达不到。新课改是大势所趋,整本书阅读是大势所趋,但学会了如何阅读整本书就够了吗?恐怕还是需要我们老师广泛的选择一些有思想性的不同类型的文章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启蒙,一如马小平老师曾经做过的那样。至于我们的学生哪些方面需要启蒙,答案就在《叩响命运的门》这本书中了。有心的你为什么不试着翻开看看呢?这本书并不只是对我们的学生有益,我们自己又何尝不需要启蒙呢?

教师的视野——荐读《叩响命运的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