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辟谣:拍摄鱼吃哪种饵料,算眼见为实?不,这反而是“掩人耳目”

如今的钓界,各种视频、摄录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钓鱼人也热衷于这类节目——其中,就有一类拍摄水底鱼吃不同饵料、添加剂比对的视频,很是热门——关键还标榜这是饵料和添加剂的“测试”和“揭秘”……宣称:看,眼见为实,鲫鱼、鲤鱼爱吃什么一目了然,甚至标榜这是:饵料解析、小药探秘、鱼类行为学~

许多钓友看到此类视频,真的深信不疑,开始影响和左右了之后的垂钓……针对此类视频和节目,我们的问题也来了:

  • 拍摄鱼爱吃哪种窝料和饵料,能说明饵料好用或不好吗?
  • 镜头里鱼表现出的喜好和厌恶,能代表鱼种的行为吗?
  • 此类视频,除了娱乐以外,对我们钓鱼人有实际意义吗?
  •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此类视频和节目?如何避免被误导?

其实,这类视频,更多的是娱乐,对我们实际的垂钓没有多少积极或正向的意义。因为一旦钓鱼人开始相信,那就等于混淆和忽视了鱼情、水情,这对实际垂钓,反而是十分不利的~

辟谣:拍摄鱼吃哪种饵料,算眼见为实?不,这反而是“掩人耳目”

前言:“眼见为实”的本质,可能仅是表象

我们钓鱼人垂钓的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鲢鳙等等,首先都是低级的冷血动物,环境、水质、天气、干扰都决定它不同的摄食和行为反应,由此,才一直有各种不同的钓技钓法、饵料搭配、针对性添加剂……这简单举例就像人的体质、爱好、口味、习惯是多样的,因此,这世上才有各种食品、菜肴、调料。拍摄一个村子里甚至某个人爱吃什么,能代表人群、甚至人类吗?——但,许多钓鱼人,真的会信~

即使同一条鱼,半水抢食和底部翻找食物,表现出来的食性都会大不同,更何况不同时期和应激反应之下……钓法为主的许多其实也基于此,甚至很多时候会有:某些鱼情,钓法才是第一关键的说法。比如,主钓行程,反而要突出饵料的动态效果;而底钓低密度老鱼,就反而要降低“雾化”而突出饵料成分和自然……而视频中的“主角鱼”吃个商品饵团或味精、辣椒小药,又能体现出什么呢?

辟谣:拍摄鱼吃哪种饵料,算眼见为实?不,这反而是“掩人耳目”

“眼见为实”的鱼吃饵料,仅是鱼情个例

  • 针对鱼情和水情,才会有合理用饵、针对用药、条件施钓……这些一直是科学、理性钓鱼的根本,因为凡事都要基于前提和条件,才会有最佳的应对和结果。由此,在某个野河、黑坑、池塘甚至养鱼池、水族箱中,“主角鱼”的行为更多的仅是其环境和体质下的表现,而不能代表所有同种鱼类都一样
  • 视频中拍摄的野外鲫鱼为例,这里都不用说广义的鱼体和环境造成的本能性差别,就说干扰鱼、水质、水温、密度……换个地方,就截然的不同吧?那么这种“主角鱼”的食性,或者当时爱吃哪种饵料、哪款添加剂、哪个浓度的小药饵料——仅来自这个鱼当时的应激性反应和本能反应,甚至几小时之后,这个鱼的食性都会发生变化,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 为什么所谓野钓通杀的腥香饵料,在许多类似的环境、尤其池钓不行?为什么许多颗粒类饵料,在一些野钓环境不好用?为什么许多时候,无营养价值甚至鱼不消化的胶类才是鱼抢食的?……其实,
    这些都直接说明了,水情和鱼情决定鱼对饵料、小药的取舍——而不是视频演示的“眼见为实”
辟谣:拍摄鱼吃哪种饵料,算眼见为实?不,这反而是“掩人耳目”

“掩人耳目”的实际效果,导致忽略水情和鱼情

由上边,就引出了咱们这段要重申的提醒,要钓好鱼,必须首先基于实际的水情和鱼情。一味相信一些水下视频,是没有好处的

,甚至阻碍您对实际水情和鱼情的认识。

  • 如何认识鱼情——鱼情其实广义是鱼种、密度、干扰鱼、鱼体、应激反应的统称,以上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用饵和用药。比如上边说到的,一些应激度极高的鱼,反而会对胶饵表现出极佳的适口性;反而,针对健康的野生鲫鱼+小杂鱼很多,胶拉酒米同样也成了适口性“最佳”的饵料,甚至鱼在一定时期抢不到小鱼最爱的饵料时候,食性都有阶段性的变化。
  • 如何认识水情——水情其实是水质的相关,而且重要的是对鱼的影响和作用。比如,水温低、水质清瘦,一些鱼对虫饵甚至腥味香精更“情有独钟”,这首先就来自水质的影响。而水温高,肥水和杂鱼、小鱼抢食等前提下,又会导致许多鱼种此时偏好“清淡”饵料,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水质影响在先。尤其人工的黑坑和竞技,突然的水质改变,更会眼见的出现饵料马上出现“偏好”差别和小药针对性的作用改变。
  • 水情和鱼情的结合——所谓的针对性施钓、最佳钓法、绝杀饵料、拿鱼小药……其实都来自能够符合实际水情和鱼情的综合。由此,一个小环境“个例”性质的视频,尤其再冠以“鱼饵测试、小药对比、鱼爱吃什么、饵料揭秘……”势必就会对许多钓鱼人形成误导,导致今后出现不基于鱼情、水情的错误用饵。这个地方的鱼不吃蚯蚓吃粉饵、冬钓居然不吃红虫吃皮筋颗粒……这类现象其实并不算少见,这些都直接来自水情和鱼情的原因,信视频?肯定就被蒙蔽了吧?
辟谣:拍摄鱼吃哪种饵料,算眼见为实?不,这反而是“掩人耳目”

写在最后

视频无罪、作者无罪、娱乐无罪、观众更无罪,但是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被深深误导,就是个大问题了,这才是本文辟谣的初衷。当然,这里不包括本身就为了误导和博人眼球的水下视频,此类“揭示” “演示” “探秘” “比对”更要提醒广大钓友理性认识。如果非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其实也简单——您会根据家里水族箱中鲫鱼啃玻璃的行为,来认识您的实际垂钓甚至钓鱼用饵吗?许多此类水下吃饵视频,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辟谣:拍摄鱼吃哪种饵料,算眼见为实?不,这反而是“掩人耳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