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無條件寫作#

戰“疫

胡夢菡

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襲。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黨中央沒有驚慌失措,而是沉著地指揮人們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隨著傳染人數越來越多時,武漢領導人又果斷地下達命令——封城!於是,在除夕夜,出現了一批“逆行”的身影,在這個本該闔家團圓的時刻,他們卻義無反顧地奔向抗戰一線。

在這場戰爭中,人們看到的有病魔的肆虐,但我相信,人們看到更多的是中國人民的團結和捨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是啊,疫情爆發後,有多少已經確診的患者為了不傳染他人,又捨不得佔用醫院裡寶貴的床位,將自己鎖在家裡,進行自我隔離;有多少科學家不分晝夜,夜以繼日地研究抗擊病毒的方法;又有多少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不顧自我的安危,從生死線上拉回一個又一個病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在這次大疫情中,更是展現出空前的團結。1月29日,山東濰坊壽光捐贈的350噸蔬菜抵達武漢;1月31日,山東臨沂南菜園向武漢捐贈的160噸蔬菜已經啟程······疫情爆發後,全國各地向武漢捐贈的新鮮蔬菜、醫務用品數不勝數,更有許多熱心市民,將口罩悄悄提到警察局,不留姓,也不留名,放下口罩扭頭便走。這正是中國人民在疫情當前,萬眾一心的精神的體現。

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不讓別人去武漢,而他自己卻義無反顧地前往武漢。1月18日,他剛從深圳搶救完病例,又匆匆忙忙坐上前往武漢的火車。一坐定,便馬上拿出文件研究。晚上,快11點時到達住處,他又簡單瞭解了武漢的情況,這一天的工作和行程才算結束。

2020年的春晚上有這樣一段視頻:在武漢的一家醫院裡,一名記者採訪一位在一線工作的女護士。記者問:“你怕不怕?”“怕。”她笑了笑,又指了指身上穿的衣服,說,“但是隻要穿上這件衣服,就不怕了。”

只要穿上醫生的衣服,就要擔當起醫生的責任,就算有再大的風險,也“就不怕了”。這是所有醫務工作者們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們作為醫務工作者所體現出的最明顯的精神,也是我們值得去崇拜,去學習的一種精神。

有一群科學家,經常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扎到工作室裡幾天不出來。有一次,記者問他們:“你們熱嗎?”他們卻微笑著說:“出來就要換防護服,我們捨不得這一件防護服。”

像這樣動人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無法一一去了解,更沒有辦法一一得知這些在一線奮鬥的“戰士”的姓名,但我們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在心。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我們在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不外出,就是對抗擊疫情做出的巨大貢獻。現在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已來到了我們身邊。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病毒終究會被我們擊垮。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