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尿素利用率低於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顆粒好還是小顆粒好

尿素利用率低於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顆粒好還是小顆粒好?

農田尿素利用率低,最好深施,這是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怎麼提高利用率呢,現在用工成本高,且不說水田追肥是撒施,就算是旱地,大家為了省工也都採取撒施的形式,當然旱地最好是深施。

尿素撒施等於丟,其實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辦法,提高尿素利用率。比如用大顆粒尿素,大顆粒尿素肥效期長,利用率可以達到80%以上。所以,農民朋友不要總是糾結,到底是大顆粒好,還是小顆粒尿素好,那當然是大顆粒的好一些。

農業生產中,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幾點,來減少氮肥的浪費,提高利用率,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減少環境汙染。

1、確定氮肥的適宜施用量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像我爸,每次用尿素,都像是不要錢一樣。第一,它相對於其他肥料,確實沒那麼貴;第二,怕用少了沒有效果。我相信,第二點,大多數農民都中招了。

以水稻為例,確實,在一定範圍內,隨著氮肥的用量增加,產量增加。但是,過了最高點,它的增產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造成損失加重。一般而言,在配施磷鉀肥的條件下 , 每季作物的施氮 ( N ) 量在 120-180kg每公頃,無論小麥 、 玉米和水稻都可達到較高的 產量水平 。

尿素利用率低於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顆粒好還是小顆粒好

2、選擇合適的氮肥品種

今天還有農民在問我,說是用哪種包膜尿素效果好?就目前而言,硫包尿素在水田使用效果是很好的,能夠顯著提高尿素利用率和水稻產量。

但是,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旱地作物並不推薦用包膜尿素。像北方的小麥種植區,降雨少,這種包膜尿素施下午,還沒發揮效果呢,小麥就要收了。收穫的時候可能發現這些尿素五顏六色,原封不動的在那裡。

3、平衡施肥

氮肥的效果只關注直觀的效果,偏施氮肥,而忽略其他肥料的施用。過量偏施氮肥可能導致土壤磷 、鉀以及某些中量和微量元素養分的缺乏。金繼運等認為,中國水稻生產氮肥農學利用率從 15 ~ 20kg/kg N 下降到9 .1 kg/kg N,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偏施氮肥,而沒有合理地施用適量的磷、鉀肥所致。

中國科學院朱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報道,平衡施用氮 、磷、鉀肥和其它必需的營養元素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此外,我國大約有51%的土壤缺鋅,35%的土壤缺硼,21%土壤缺錳,28%土壤缺硫,30%土壤缺鈣,要想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和作物產量,就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土壤所缺乏的元素。

尿素利用率低於30%,水田如何提高利用率?大顆粒好還是小顆粒好

4、節氮水肥綜合管理技術

水稻田 :

對水稻田的水肥管理 , 已提出的方法有 :

氮肥作為基肥施用時 , 採用無水層混施或上水前耕 翻時條施於犁溝等 ;

作為追肥施用時 , 尿素則宜採用 “ 以水帶氮” 法 , 碳銨則宜兌水施用後灌水 。

將這種改進的基肥和追肥施用法結合起來 , 即成為水稻上節氮的水肥綜合管理技術 。這種技術有助於降低 施肥後存留於稻田田面水中的肥料氮量 , 從而降低氨揮發和徑流損失 。 在河南封丘進行的試驗表明 , 當施氮 ( N ) 量為 60-240公斤每公頃 ,習慣施用法 ( 在有水層 的土壤上碳銨混施作基肥 + 在有水層的土壤上尿素撒施作追肥 ) 的氮肥利用率為 17%-25% , 損失率達 63% -71% ;

而改進法

( 在犁溝中碳鉸條施作基肥十 尿素 “ 以水 帶氮” 法作追施 ) 的相應結果分別為 47%-48% 和28%-41% ; 這種改進法的氮肥利用比習慣施用法提高 2-31個百分點 , 損失率減少 29-35個百分點

旱作田:

旱或澇是影響旱作物的根系生長和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 消除旱、澇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 產效果的基礎 。

此外 , 在旱作上撒施尿素後隨即灌水 , 可以將尿素帶人耕層土壤中 , 從而達到部分深施的目 的。

在雨前表施 , 如果雨量足以將氮肥帶人土中 , 則也可得到類似的結果 。

研究表明 , 在河南 、河北和寧夏進行的小麥田間試驗中 , 尿素或碳銨作冬小麥返青肥 , 表施後隨即灌水 , 其損失低於施肥前灌 的處理 , 增產效果可以接近於深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