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公元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俘獲宋徽宗、欽宗父子二人,從此開始了階下囚生涯,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朝廷崩潰。

當年五月,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為高宗,南宋開始。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李清照是濟南人,自然親身經歷了這場動亂。山河破碎,國家的命運都成了這個樣子,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這年的三月,李清照的婆婆,病故於江寧,丈夫聞訊後急下江南奔喪,留下李清照一人,在家獨守。

但隨著北方的局勢愈來愈緊張,李清照一看,濟南實在是待不下去了,於是開始著手整理丈夫的收藏品,時刻準備南下。最後整理成15車書籍器物,經過一番顛沛流離,於來年春天才抵達江寧。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老百姓都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們夫妻倆能夠再度團圓,李清照此刻,已心滿意足,別無所求了。但這種好日子過了沒有多久,趙明誠竟得病身亡。

此時的形勢又進一步惡化,在金國的猛烈進攻下,南宋朝廷被迫再次遷都。偏安的南宋朝廷這一次下了決心,決定要遷就儘量往南一點,於是定都杭州。

李清照一看,這江寧又待不下去了,也開始做準備。她整理好藏品以後,跟隨著大波的人流來到杭州。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短短一年之內,接連經受了幾番打擊,首先是丈夫趙明誠的去世,自己已成孤鴻寡鵠;幾次搬遷中珍貴文物的大量散失,每每回想起來,都惘然若失;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使身心和身體都酷受折磨。她感到疲憊極了,已經無力面對嚴酷的現實。

這時她恰巧遇到了趙明誠的生前好友張汝舟,對她是體貼入微、照顧有加。用熱情暖化著她那早已冰冷的心房。在張汝舟的凌厲攻勢下,李清照無力抵擋,終於敞開心扉,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答應了他的請求,再婚嫁與張汝舟。

真是人心隔肚皮。哪知道這張汝舟這麼大獻殷勤,其實是別有所圖——他是覬覦的是她的珍貴收藏。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當二人婚後,他才清楚,此時的李清照,其實家中並無多少財物。這時的他大失所望,在失望之餘經常找茬,不斷髮生口角,進而謾罵,甚至拳腳相加,這簡直讓她苦不堪言。

正在痛苦不堪之時,她發現張汝舟還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於是便報官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經查屬實,張汝舟被除名編管柳州。

李清照的要求,被當地官府批准了。但宋朝有法律規定,妻告夫要判處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關押9日之後獲釋。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經歷了這番變故,李清照就此罷手,徹底斷絕了對感情世界的追求。她逐漸把眼光轉移到對國家大事的關注上,寫下許多憂國憂民的詩詞。

雖然她自己對於將來的婚姻已經是心灰意冷了。但因為久富才氣和名氣,前來求親的人依然很多。並且她的好友也極力撮合此事,希望她最終能有個好的歸宿,這讓她不堪其擾。

尤其是自己的好友,對此事十分的上心。李清照當時客居在她家,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涼了好友的心。

才女就是才女,正在這煩擾之時,她突然想起一個典故,使她的腦子一下子開了竅。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當年蘇軾的妹妹蘇小妹選夫,秦少游經蘇東坡相助得以入選。轉眼到了新婚之期,迎親拜堂,宴請賓客過後。秦少游送走了客人,正要進新房,卻被門口丫鬟攔住,說:“小姐給姑爺留下一道謎對,答上才能進去。”

蘇小妹出的是一上聯,要求所對下聯必須平仄工整,對仗自然協調。

上聯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這個來氣呀。他要亟待入港,那邊卻設了這麼一個門檻,急的是抓耳撓腮。但越著急卻越是不得要領,苦思許久,不得佳句。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此時的大舅哥蘇東坡仍在外廳飲宴,去解手時正巧路過,見了丫鬟所示上聯早已思得下聯,又不好明說,於是躲到院中暗處,取一石子投向院中的水缸,水花四濺,水裡倒映的那圓圓的月亮也破碎了。秦少游一看:“有了!”提筆寫下:投石擊破水底天。

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下聯:投石擊破水底天。

這樣秦少游才順利過關,在丫鬟們的簇擁下,進入洞房,和蘇小妹圓了房。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李清照一想,我何不用此招,來拒絕那些求婚者呢。於是就對好友說,自己想找一個靠譜的人,而自己是文人,就要以文人的辦法來招親。

好友一聽也對,找個志同道合的,總是要靠譜一些,就鼓勵她趕快出對子。李清照第二天出示了一幅對子,一看就知道,門檻相當的高,可以說是一個絕對: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這副對聯的確有難度,一個是字全是寶字蓋,另外還有“平仄”的格律要求,意境也很刁鑽,難度十分的大。

果然,上聯一出,雖然有許多人躍躍欲試,但都淺嘗輒止,許久沒有結果。

誰知這個事情被大家當做一個故事給傳了出去。不經意間傳到一位高僧耳中,高僧雖然沒有還俗的想法,但遇到有難度的對子,不禁技癢,苦思三日,終於對出工整的下聯: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此聯合成一對,堪稱絕對。

上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下聯: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

眾人都答不上來,一個和尚續上了下聯,那總不能硬逼著這個千古大才女去和一個和尚喜結良緣吧?

李清照終於擺脫了這些感情糾葛,平淡的度完自己的餘生。

李清照為拒絕提親出上聯,高僧苦思三日出下聯!幫她擺脫糾纏。

出對招親的習俗一直流傳至民國時期。據說民國時期也有一豪門家的才女,非常崇拜李清照,她也立志要嫁一個才子,不論貧富都行。於是東施效顰的出了一副上聯: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迄今為止,還沒有徵得下聯呢。

這首上聯和僧,寺有關聯。凡胎俗子一般是難以窺破天機的,不知哪天是否又有一位高僧能有幸續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