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雍正王朝》裡四阿哥胤禛有哪些腹黑的故事情節?

歷史茶坊


《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做的腹黑的事太多了。

1.揹著太子去查賬。

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的設定,老四一開始是太子的人。

結果,在電視劇開頭,老四揹著太子去查賬,而且事前沒有跟太子打招呼,事後沒有通報太子查賬的結果。

按說,戶部是老八分管的,不幹太子的事,然而,老四不經太子調度,私自去查賬,任誰都不能不起疑心,表面上老四也許是找八爺黨的岔,保不齊他暗中留心跟太子有關的事呢?

作為太子陣營的人和太子的屬下,老四做這種事就極其腹黑,按照正常思維,太子回到府邸,摔茶杯生氣,懷疑老四有二心,私自邀功就再正常不過了!

還好,電視劇裡太子比較傻,雖然懷疑老四,但是沒有重視。仍舊為老四到康熙那裡請命,派老四和老十三到江南去籌款賑災。

這種事,換成老四站在太子的位子,他的下屬是不會那麼容易過關的。

2.老四整治在京城到處亂竄的年羹堯。

西北戰事失利,幾萬人馬全軍覆沒,老四和鄔思道他們知道是八爺黨在背後搞得鬼。

西北打仗,要用糧草,分管戶部的老八和兵部的老十四,為了奪取兵權,掐斷西北大軍的糧餉補給,逼著前線主力主動出擊,導致兵敗。

因此,康熙為了西北戰事,也不得不遷就八爺黨。

而此時四爺黨也沒閒著,必須在兵權這一塊掌握主動權。這個主動權還是要掌握糧草的供給。而操作方法是分化八爺黨內部,跟老十四做利益交換。

由老四舉薦老十四,戰勝老八拿到西北大軍的指揮權,作為回報,老十四要舉薦老四的馬仔年羹堯做川陝總督,負責糧草轉運。

結果,遠在四川的年羹堯聽到了風聲,私自跑回京城,到處巴結八爺黨的人。而年羹堯回北京的消息,還是通過老四安排在年羹堯身邊的眼線李衛才知道的。

老四安排李衛在年羹堯身邊,就是很腹黑的表現,因為他信不過自己的下屬。在這一點上,太子就太傻了,臨到倒臺,還相信手下的幾個蠢貨。

前面說老四揹著太子去查賬,輕易就過關了。而年羹堯揹著老四私自回京,就沒那麼輕易過關了。

這時候,老四腹黑的一面就表現出來了。

首先,年羹堯是老四跟老十四的私下交易,結果年羹堯這麼一搞,老四立刻把這筆交易停下來了。

老十四按約定推薦了年羹堯,老四卻去卡年羹堯的脖子。他分管著吏部,是用人的單位,自己親自跑到吏部直房,將任命年羹堯做川陝總督的事壓下來了。

結果,年羹堯怕了。立刻跑到雍正的府邸跪下請罪,還給雍正端洗腳水洗腳。這種事,年羹堯心裡是有恨的。雖然他是四爺府的奴才,但是好歹現在已經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卻還不得不做這種下人做的事。

年羹堯做四川提督的時候,屠滅江夏鎮,老四都沒這麼生分過。

這件事,年羹堯固然有錯,但是老四的腹黑本色也顯露無疑。

3.雍正剛登基,就對鄔思道起了殺機!

《雍正王朝》裡,有幾處特別緊張的戲份,比如第一次廢太子時,比如康熙死的那天晚上。

按照老四和鄔思道的約定,老四進宮,無論如何要拿到康熙的金牌令箭,然後派人帶出宮,交給鄔思道使用,一則是放出老十三奪取城外兵權,二則是派兵保衛雍正府邸家眷安全,防止八爺黨鋌而走險。

結果,老四成功接位,外面鄔先生的調度也幫了大忙。

按說,鄔先生是大功臣,要殺也不急在一時,可是,當天晚上,雍正就急急忙忙趕回府邸。

他回來幹嘛?無非一件事,斬草除根。斬什麼草,除什麼根?他要剷除王府裡,幫助他奪嫡的那些屬下。凡是知道他奪嫡秘密,參與過奪嫡的過程的人,絕大部分都得除掉。

首當其衝的就是鄔思道。

還好,鄔思道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雍正一回來,他就主動示弱,表示自己不適合做官,要隱退。而且要半隱。

鄔思道這是什麼意思?

他的意思是,我不想死,求你留條活路,畢竟我是給你立過功的,你的秘密我一概不會洩露,你要是不信任我,就把我監視起來吧。我只要有口嚼裹兒,平平安安過下半輩子就行。

所以,他先跑到李衛那裡,後跑到田文鏡那裡。為的是告訴雍正,你看,我沒有二心,我就呆在你看得見的地方,你信得過的狗腿子身邊,不會給你裹亂!

鄔思道是成功地躲過了這一劫,可是,他對老十三說,雍正潛邸裡那些奴才,可沒一個能躲過去的,都得死,老十三也默認了這個事實。

腹黑莫過於此啊!


西堤君


《雍正王朝》是一部相當經典的電視劇,很多人會覺得雍正帝相當正派,其實不管是他做皇子的時候,還是後來當上了皇帝,他也多次展示出了他的腹黑情節。

畢竟能從九子奪嫡的慘烈競爭中勝出,一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也不會是一般人,那麼他到底有多少腹黑情節呢?

一、

不可否認,雍正帝是一個勤政為民的好皇帝,但好皇帝不一定是好兒子,也不一定是好父親,更不一定是好丈夫、好上司、好兄弟。

雍正王朝一開篇就把老四胤禛塑造成了一個一心辦事的皇子,並且每一步走的都那樣光明正大,皇位的獲得也看起來是理所當然,其實在奪嫡之前他就有多次腹黑表現:

在揚州賑災之後,老四胤禛回到府上拜了鄔思道為師,隨後鄔思道分析戶部欠款一事,讓老四胤禛表態是否接戶部欠款一事,結果老四胤禛打著哈欠說,天色不早了,早點睡吧。

就這一句話把老四胤禛的沉穩老道刻畫的淋漓盡致,也暴露出鄔思道犯了“情淺言深”的大忌。

第二次,鄔思道給老四胤禛出主意,不讓他接下刑部冤案一事,結果老四胤禛開頭沒有答應鄔思道,後來卻把自己折騰病了。

也從一側面表明,雖然鄔思道是老四胤禛的老師,但是在最終決策上,老四胤禛是牢牢把握決策權的。

通過把自己折騰病了,以此辭掉康熙帝安排的差事,也暴露出了他的腹黑。

後來的熱河狩獵場上,弘曆的精彩表現讓康熙帝大為高興,並把象徵儲君的金如意賜給了弘曆。

結果狩獵場上小心翼翼的老四胤禛回到住處,興高采烈地要給年秋月抬旗,很多人覺得他這是在賞鄔思道。其實完全錯誤,他此舉一方面是進一步拉攏年羹堯,另一方面則是告訴鄔思道,不要有非分之想,你不過是一個戴罪的殘疾人,給我辦事理所應當。

就此斷了鄔思道跟年秋月的愛情,也讓鄔思道認清了自己的身份,同時等於確定了自己的奪嫡之心。

二、

後來舉薦新太子一事上,很多人看到結果是老四胤禛舉薦的廢太子,其實老四胤禛最開始是有想法的,也希望這次能有人舉薦自己。

比如鄔思道說他是不是犯難了,結果老四胤禛說的是:

“按理說沒有什麼可犯難的,反正總得推舉一位新太子!”

其實他這句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說到底還是因為老八胤禩受到文武百官的支持,再加上康熙帝一句“江湖術士的話多少也能代表民意”讓他心灰意冷。也從側面表明,此時的他也是非常想被人舉薦當太子的,只是不能自薦,所以才說了隨便推薦一個好了,反正這些人在我心中都不是太子人選!若不是後來鄔思道開導了他,根本不會有他的舉薦廢太子行為。

老四胤禛最大的腹黑行為,還是發生在舉薦廢太子的當天,老十三胤祥跟老十四胤禵在大殿前打起來了。

當時的老四胤禛和太子胤礽是跪在一邊幽怨的看著這一切,後來康熙帝來了後,幾句話就被老十四急火攻心,舉劍要砍老十四胤禵。

當時的情況是太子胤礽抱康熙帝大腿,老八胤禩扯著康熙帝的衣袖,唯獨老四胤禛玩了出空手接白刃……

其實他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康熙帝畢竟已經老了,力氣有限,不管是抓著手,還是握著手臂都能阻止康熙帝砍人,老四胤禛此舉完全是為了表現給康熙帝看。

不然的話,第二天他們去探望康熙帝,老四胤禛故意把傷手放在門檻內,待康熙帝親切的詢問傷勢後,才又縮回到了門檻外,此舉相當腹黑啊!

三、

當然,老四胤禛還是王爺的時候,還有很多腹黑的表現:

比如碰見弘曆騎著康熙帝的“大馬”寫字,他悄悄退出來照了照鏡子,鏡子裡就是龍椅;比如怎麼派李衛跟小翠鬼混,巧妙地利用他去監督年羹堯;比如拿到了太子胤礽跟任伯安的書信,面對老十三的為什麼不銷燬的詢問,理由竟然是為了保護老十三胤祥,結果最後還是利用坎兒送出了信,害死了坎兒,也害了老十三胤祥,卻通過此舉扳倒了太子胤礽,離間了老八胤禩;比如通過揣摩康熙帝的心思,提前跟老十四胤禵打招呼要舉薦他為大將軍王,作為交換,同時讓年羹堯做了陝甘總督……

甚至在康熙帝的壽宴上,老四胤禛還替老十三胤祥上了一封用血寫的《孝經》,我們都以為這確實是老十三胤祥寫的,實際上,後來他倆見面隻字沒提《孝經》的事,由此可見,老四胤禛造假的嫌疑非常大,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康熙帝能放出老十三胤祥,從而幫助自己競爭皇位。

而且《孝經》一事失敗後,又加上“死鷹事件”以後康熙帝沒有徹查此事,讓老四胤禛產生了武力逼宮的想法,並拿出財寶來考驗鄔思道:

“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老四胤禛此句話太過腹黑,簡直讓人背後流冷汗,什麼人才會自比李世民?

當年李世民發動宣武門事變之前,讓尉遲敬德召集房玄齡杜如晦,說的也比較狠,如果他倆不來,格殺勿論!

所以,老四胤禛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鄔思道,你如果真的有房杜之才,那麼你就幫我成為李世民。

而鄔思道也早已給他準備好了這條路,在老十三胤祥還沒有被關之前就準備好了武將名單,由此可見,這倆人相當腹黑啊。

四、

等到老四胤禛即位成皇帝后,當天晚上再次展現了他的腹黑一面:

當晚他就潛回府邸,說的是順帶見一下鄔思道,實際卻是整個回府時間全跟鄔思道在一起了。若不是鄔思道提前安排好了五路人馬,讓天性多疑的雍正帝生了疑,很可能當晚鄔思道就跟其他做秘密事務的人一起消失了……

後來為了打擊隆科多一派,使他喪失舉薦權,他更是設計幹掉了諾敏:

不要以為諾敏那點伎倆能瞞得了雍正帝,別忘了他沒即位之前是幹什麼的?追繳戶部欠款到底有多難,他不是不知道,連李衛都能看出來這裡面有事,他會不知道,為什麼要急著頒“天下第一巡撫”牌匾?

而且發了牌匾之後,為什麼還要給不夠格的布政使李衛下明詔?而且田文鏡、圖裡琛等人都是雍正帝派出去到山西查案的……

甚至為了敲打張廷玉,硬是讓他到刑場觀看自己的親弟弟被斬,這實在是太腹黑了。

後來雍正帝受了年羹堯“卸甲”的氣,不敢對年羹堯發火,卻把火發向了無辜的年秋月,硬是讓她一件件的脫衣服。試問此舉跟丈夫在外面受氣,回家打老婆,有什麼區別?

還有看到老十四胤禵跟喬引娣的感情,硬是點名把她弄到了自己身邊,雖然口頭上說著早晚會送人家回去,結果卻不斷施展手段,硬是讓喬引娣愛上了自己。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老十四胤禵,心裡會怎麼想?

你是哥哥,皇位你得了,大將軍王你剝奪了,連一個心愛的人,你都要奪走,這樣的哥哥腹黑不腹黑?

至於到了後來曾靜罵雍正帝一事,其實他很生氣很生氣,見到一個人就把那封信給別人看,比如弘晝,比如眾臣,比如李衛。意思就像一個祥林嫂,你看看我多麼可憐,我都乾的這麼好了,還有人罵我,你說怎麼辦?

最後李衛跑到大牢裡胖揍曾靜一頓,雍正帝這才高興了……

當然類似的情節還有很多,因為篇幅關係,就說這麼多吧,怎麼補充,就看各位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楊角風發作


《雍正王朝》中老四確實腹黑,不然他也不可能在九子奪嫡中彎道超車,取得最後的皇位。老四的腹黑再加上他還身邊還有一個神機妙算的鄔思道,所以一直有著bug加成的老四,看似在低奪嫡中沒有取得什麼優勢的地位,其實他才是奪嫡中最有機會的那個領頭羊。


有人說《雍正王朝》的開頭就是高潮,面對黃河發大水,康熙緊急召見,眾位阿哥表現出了不同的性格,太子和鄭春華偷情,但是在回答康熙的問題卻唯唯諾諾,沒有什麼想法,基本上屬於一個慫包太子。面對百萬災民,八阿哥則是替康熙推卸責任,說這個是天災,只要慰問慰問就好了。四阿哥這時候卻在戶部兢兢業業的在戶部查國庫的存款。其實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得出,老四確實有自己的小心思,戶部是八阿哥管的,他卻越俎代庖,還要以康熙為擋箭牌。老四這時候是太子黨的人,他卻沒有告訴太子自己去戶部查賬。雖然這件事他得罪了眾位阿哥,卻給康熙留下了好印象。


第二件事就是江夏鎮和刑部換死囚。老四和老十三在江夏正吃了虧,老是知道江夏鎮是八爺黨的地盤的時候,並沒有打草驚蛇,反而是不允許任何人提這件事。後來他派年羹堯捉拿劉八女,直接默許屠光了江夏鎮700口人。審理刑部案件的時候,老是知道這件事關乎廢太子,接下這件事很容易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所以他先假意和八阿哥一起在康熙面前爭取審理刑部的職責,到了晚上的時候,他讓李衛和高福放了6個火盆,他坐在中間發汗,然後自己又坐到冰冷的水裡面把自己整出病,要休息一個月。這樣他不僅在康熙面前留下了好印象,又成功逃脫了刑部換死囚案的審理。老四以生病的理由,還得逃過了秋獵爭奪金如意的事件,這件事中老四既給康熙留下了他不願爭奪儲君的印象,也讓眾位阿哥對他放鬆了警惕。所以即使最後弘曆得到了金如意,老四也沒有被其他阿哥群起而攻之。


後來老四得到了《百官行述》,作為太子黨的老四應該和太子商量,但是他卻把這件事公之於眾,把阿哥們和馬奇都請過來一起燒了四箱書。這件事其實還有一個體現他更腹黑的地方就是他毒死了高福。高福因為情場失意,在伯倫樓買醉,被八爺黨的胡管家發現並且下套。高福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到鄔思道幫忙解決。鄔思道讓他將計就計,將太子給任伯安的信交給八爺,回頭的時候自己再跟四爺解釋。其實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老四基本都清楚,他毒死高夫的時候沒有選擇在事情剛剛暴露的時候,沒有選擇在十三爺告訴他自己府裡有人和八爺府的人打得火熱以後,而是選擇了高福將太子給任伯安的信交到八爺手上的時候。老四這一舉動可以說是一石二鳥,既把背叛自己的奴才給處理了,又變相通過八爺的手把這封信轉到了康熙手中(最後八爺胤禩讓胤禵奏給康熙的)。


老四還有一個腹黑的地方,就是在處理年羹堯的事情上,年羹堯當了西北撫遠大將軍以後囂張跋扈,但是年羹堯是自己選拔出來的人,他又不能自己打了自己的臉,所以他把孫嘉誠送到了西北。孫嘉誠對年羹堯早已不滿,而且是個倔脾氣,最後惹惱了年羹堯,年羹堯一氣之下殺了孫嘉誠。年羹堯殺了年羹堯以後朝廷群起而攻之,雍正表面上拒絕,但是順水推車,最後讓李衛毒死了年羹堯。他在年羹堯得勝而歸的時候,士兵們不卸甲,表面上和年羹堯客客氣氣的,但是晚上卻在後宮欺負年羹堯的妹妹年妃,對著年秋月,喊:“卸甲,卸甲”。


在八爺逼宮事件中,雍正其實也挺腹黑的。八爺逼宮以前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關外旗主王爺進京,在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這些事情十三爺和張廷玉都奏給雍正要雍正對這件事引起注意。但是雍正都以各種理由推脫,讓他們隨便怎麼弄都可以,並且說這是自己授意的。但是他另一方面又和十三爺說:“允祀如果是膿包,一定要擠掉”。說明雍正對整件事基本都瞭如指掌,他就是想看看八爺最後究竟要怎麼辦?果然八爺逼宮失敗,他把八爺九爺都抄了家,還關了隆科多這個背叛者。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左傳》“鄭莊公克段於焉”,弟弟共叔段仗著母后的寵愛,各種放肆行為,不合禮法,完全有謀反的可能性。大臣們多次上奏,鄭莊公也是以各種理由推脫,不管不顧。最後共叔段謀反鄭莊公一舉把他拿下。不過說實話唐國強演過鄭莊公,也演過雍正,兩個故事又有極其相似的地方,也很有趣。


紅雨說歷史


在整頓冤獄一案中,雍正的表現就很是腹黑。

刑部冤獄案的導火索是張五哥頂替案,在此案案發前的十多年,一直是太子在掌管刑部,因此冤獄案查下去,太子一定脫不了干係。

按照鄔思道的分析,如果康熙讓太子自己去查處冤獄案並藉此整頓刑部,那就是想保住太子。可現在康熙卻讓其他皇子去查處整頓刑部冤獄,這明擺著是廢太子的前奏。

可是,太子畢竟是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在朝中的關係盤根錯節,勢力很大,已然形成了太子黨(連四爺和十三爺本來都是半個太子黨)。因此,誰負責整頓查處冤獄案,並藉著此案扳倒了太子,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將不容於百官,最後不容於皇帝,最終也就很難競爭儲君之位了。

但是,雍正在此前的江南籌款救災、追繳國庫欠款等幾件事情中,已經得到了康熙的讚許,成功讓康熙看到了一個剛正不阿、一心為江山社稷著想的四爺,在康熙心中的地位直線上升。如果在整頓刑部冤獄案中,四爺怕得罪太子黨而對此避而遠之,康熙一定會對雍正感到失望。

此時的雍正左右為難,為了妥善處理此事,倒逼他表現出了其非常腹黑的一面了。一方面,他在康熙面前對刑部冤獄案表現的義憤填膺,提出要領下這個差事,牽頭查處此案,說的是鏗鏘有力、正義凜然。但回到家中,當晚就通過冷熱交替法(烤火出汗,又泡冷水),折磨自己的身體,把自己弄成傷寒,最後身體垮了,自然是不能當這個差了。

這樣,四爺既在康熙面前繼續保留了一心為國的正面形象,又成功避免了因扳倒太子而成為眾矢之帶來的麻煩。在這件事情中,四爺成功騙過了康熙、八爺、張廷玉和佟國維等權謀高手,最不可思議的是,連鄔思道都被他騙過了,實在是高明,但同時也腹黑的很。


孤舟釣江雪


雍正做過的最為腹黑的事

《雍正王朝》裡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做過的腹黑的事情真的是不勝枚舉,不過說起其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將其十四弟允禵的女人據為己有的事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雍正繼位後其主要對手胤禩等八爺黨眼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臣服於雍正,胤禩還被封為總理王大臣,至少從表面上看是名分已定,波瀾不興,唯獨老十四胤禵雖迫於形勢表面上拜雍正為君,內心深處仍然不服,認為先帝康熙認定的繼承人是自己,最次也應該是八哥胤禩,雍正不過是成功篡位,造成的既成事實罷了,所以允禵對待新君是一千個不服一萬個不忿,行動跟雍正對著幹,這些雍正看在眼裡自然是怒火難抑,於是下旨命允禵去景陵為先帝守靈,並且調撥了二十個太監二十個宮女隨行。正是這些太監宮女給允禵捅了大簍子,他們在趕赴宮中採辦物品時在內廷喧譁打鬧,被人回奏給了雍正,雍正聞奏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圖裡堔帶人趕赴景陵,將允禵身邊的所有太監宮女全部押回宮中,再重新選派太監宮女隨侍允禵。


到此為止應該說允禵所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首先是見識不明,在雍正已成功坐穩帝位,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仍然固執己見,認為皇位應該是自己的,從而失去了同雍正緩和關係的最佳機會,再者在已受到雍正貶斥的時候沒有做到有所收斂,小心謹慎,仍然放縱自己,御下不嚴,致使屬下犯下了大不敬之罪,為此受到新帝的制裁又怨得誰來?雍正為此對允禵即使降罪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雍正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採取了另一種懲罰措施,一種比降罪更令人難受,更叫人噁心的懲罰,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將允禵身邊的人全都換掉。圖裡堔來到景陵,遵照雍正旨意不僅將允禵身邊的太監宮女全部帶走,連帶著將允禵身邊的女人喬引娣也一併帶走了,因為雍正給他的命令是將人全部帶回!也難怪這圖裡堔深受兩代皇帝的信任,成功侍候了兩代皇帝,做起事來真的是乾淨利落,不折不扣,決不拖泥帶水,遷延扯皮。其實早在允禵被貶之前曾經委託他與雍正的額娘,皇太后烏雅氏替自己說情,要納喬引娣為側福晉,當時被雍正板著臉駁回了,所以雍正早就知道有喬引娣這麼個人,也知道她同允禵的關係,可以說,這次下令召回允禵身邊的人有一大半就是為了喬引娣,只是身為九五之尊的雍正總不能直接命人將自己的弟媳押到自己這吧,於是就有了全部押回的命令,而圖裡堔也不含糊,頂住了允禵的軟硬兼施,不顧喬引娣的哭天喊地,成功將其一起押了回來。



這喬引娣與允禵正是兩情相悅的時候,如今受到如此對待,自然是不情願的,在雍正面前尋死覓活,卻被雍正幾句話就給鎮住了,雍正告訴她,如果她不想允禵死的話,最好還是乖乖聽話,如果她敢自殺自己馬上就會命人將允禵賜死,喬引娣聽到這話,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崩潰了,她只好聽天由命,乖乖的聽從雍正的擺佈。這裡說一下喬引娣,她在整個過程中的應對可說是毫無章法,一塌糊塗,首先她應該預見到自己如果被帶走,那麼自己同允禵之間也就完了,她是一個弱女子,是對抗不了皇權的,所以在圖裡堔試圖帶走她時就應該以死抗爭,堅決不離開允禵身邊,否則只有一死而已,在允禵的幫助下,相信圖裡堔也不敢過分的逼迫,以免造成嚴重後果,自己吃不了兜著走,即使不算這段,她也不應該被雍正的那幾句話給唬住,她如果夠聰明的話應該明白,雍正之所以要把她搶到手並不是因為愛上了自己,在雍正眼裡自己不過是用來羞辱允禵的道具而已,如果沒有這個道具,雍正自然會尋找別的東西來代替她,哪裡會因為道具的滅失而殺掉想羞辱的人呢,那樣的話雍正做的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這就像俗話說的殺雞給猴看,如果真的把猴給殺了,那麼那雞殺與不殺還有什麼意思?喬引娣不過是允禵的女人,而如何對待允禵關係到朝局,關係到雍正的名聲,豈是喬引娣一介女流可以左右的?雍正的這些話只好哄哄三歲小孩,四歲的都不見得能哄得住,遺憾的是喬引娣好像是真的被唬住了,屈辱地做上了雍正的貼身侍女。



要說喬引娣近身服侍雍正後她的變化很大,經歷了悶聲不響到冷眼旁觀到深受感動再到深深愛上這麼一個過程,到最後雍正放她回景陵她也不願意回去了,可以說是從身體到感情上的完全背叛,另一方面,雍正自從喬引娣到自己身邊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又開始成為一個一心為公,剛正不阿,為大清江山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正直君主了,種種舉動把喬引娣感動得一塌糊塗,成為雍正死心塌地的追隨者。

雍正用來對付允禵的招數可以說是腹黑到家了,不僅搶走允禵的女人,還要讓這個女人從心底拋棄允禵,全心全意的跟隨自己,而雍正自己沒有給喬引娣以任何名分,她就是一個宮女,一個雍正身邊的貼身宮女。不知老十四知道雍正如此作踐自己的女人會是什麼感受,是不是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看起來呼倫貝爾大草原從大清時就有了。實際上即使按照現在的倫理道德來看雍正這樣對待喬引娣也是屬於亂倫,喬引娣是允禵的女人,份屬雍正的弟媳,就算雍正把允禵當做豬狗畜生也改變不了喬引娣的身份,雍正即使對允禵有再多不滿也不應該接近喬引娣,而應該避嫌敬而遠之。況且雍正把喬引娣佔為己有並不是因為愛上了她,就是為了羞辱允禵,殺父仇,奪妻恨,雍正對允禵的羞辱算是到家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雍正這樣做受辱的不僅僅是允禵,更是整個皇族,當然也包括雍正自己。不過相比於歷史上的皇帝與自己的母妃,與自己的兒媳等等勁爆戲碼,雍正此舉也算是見怪不怪,小巫見大巫了。


微風山谷1381


電視劇《雍正王朝》用了將近一半的篇幅講述了康熙朝的故事,其目的是想雍正繼位的正統性,必然性和正確性說清楚,所以重點講述的是康熙朝後期的“九子奪嫡”的儲君之爭的扣人心絃的明爭暗鬥。

其實,既然是一場皇子們的儲君之位(後來是皇位繼承人)的爭奪,作為皇子的四阿哥胤禛肯定是參與其中並且是實際上的主角,所以,肯定會有“計謀,陰謀,權謀”的手段,這些手段當中光明正大的不多,見不得人的不少,有些所謂的手段甚至是“陷害,汙衊”,包括所謂的“甩鍋”。

四阿哥胤禛最大的成功,其實是用他的“不爭是爭”,用他的“買油苦幹”,用他的“心繫天下”的形象,來掩蓋暗地的“陰謀”。這位四阿哥胤禛腹黑的事兒還是真不少。最腹黑的的應該是設計利用太子與其他皇子們的矛盾,借其他皇子(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之手,第二次向太子胤礽發難,最終導致太子二次被廢,胤禛迎來了登上皇帝寶座的曙光。

在“九子奪嫡”的爭鬥過程中,“扳倒太子”是其他皇子們共同的目標,只有先扳倒太子,其他皇子才有可能奪得太子之位,所以在“扳倒太子”這個問題上,其他的皇子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在康熙的眾多兒子們陸續成年之後,那個幼時就被封為太子隱忍的太子之位就開始“岌岌可危”,儘管他已經在太子之位上坐了三十多年。

太子的第一次被廢,始作俑者其實是太子自己,但是八阿哥胤禩及其八爺黨在背後“推波助瀾”和“落井下石”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假如沒有八爺黨的十四阿哥在贏礽失德讓康熙非常憤怒的情況下偽造太子調兵手諭“雪上加霜”的話,那麼太子贏礽是否真的被廢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與康熙的妃子偷情這件事屬於私德,是放不到檯面上的。

而復立後的太子不久之後二次被廢,始作俑者就應該是四阿哥胤禛了。胤禛利用太子急於控制群臣而開始打《百官行述》的主意的機會,導演了一場最終導致太子胤礽二次被廢的大戲,在這場大戲中最腹黑的就是四阿哥胤禛到八阿哥府上“登門謝罪”和在自己府上“擺酒謝罪”這兩個情節了。

話說四阿哥胤禛得知太子與任伯安交易欲得到《百官行述》的時候,胤禛的本能反應就是不能讓太子拿到這個《百官行述》,一旦太子拿到《百官行述》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四阿哥胤禛密派年羹堯前往江夏鎮秘密搶回《百官行述》。年羹堯去了,也搶到了,不僅如此,年羹堯還意外的得到了太子給任伯安的親筆信。但是,年羹堯所辦的事還是給四阿哥胤禛帶來了“天大的麻煩”。

首先,那個《百官行述》被任伯安秘密寄存到八阿哥胤禩開的“萬永當鋪”,年羹堯拿到的是一張當票。另外,年羹堯為了“滅口”血洗了江夏鎮,包括淮安營的兵丁共計七百多人全部被年羹堯“殺人滅口”。當然年羹堯選擇血洗江夏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個後果卻非常巨大:首先,兵部怎麼交代?要知道分管兵部的是十四阿哥胤禵,殺了淮安營的兵丁,必須有個說法吧?第二,康熙面前怎麼交代,年羹堯作為四川提督,刑部有什麼權力調動?第三,ll九阿哥胤禟那裡怎麼交代?年羹堯燒殺搶掠的是九阿哥的“家產”,任伯安儘管已經投奔太子,但還是九阿哥胤禟的門人。打狗還要看主人,年羹堯的手段太過分,作為其主子,四阿哥胤禛難辭其咎。

如果不是因為年羹堯在江夏鎮得到了太子的親筆信,他在江夏鎮闖的禍大概率是自作自受。

但是,因為有了這封親筆信,四阿哥胤禛和鄔思道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合夥把這個很難交代的“大麻煩”演變成了一個大陰謀,這個陰謀的實施,不僅解決了這個大麻煩,而且加劇了八爺黨對太子的仇恨,讓八爺黨不遺餘力的對太子“下狠手”變得順理成章。

四阿哥胤禛和鄔思道的計劃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就是通過假造四阿哥胤禛府上的失竊案,讓奴才李衛假扮銷贓人把“贓物”拿到萬永當鋪“寄當”。然後十三阿哥打著追查贓物的幌子搜查萬永當鋪並趁機沒收《百官行述》

在八阿哥府上,胤禛替他的奴才年羹堯血洗江夏鎮向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賠罪,但是他把血洗江夏鎮的幕後指使安在了太子胤礽的頭上,說這一切都是“太子的旨意”,他儘管非常生氣,但是也沒辦法,為此他已經和太子翻了臉。

胤禛的一番話,就把八爺黨對血洗江夏鎮的仇恨轉移到了太子身上,而自己也只不過是受害人之一。並且他說的話八阿哥根本沒有機會與太子對質,四阿哥胤禛的“甩鍋”之舉著實是“腹黑”的經典。

第三步,就是秘密的利用四阿哥府上的那個已經因背主投靠八阿哥胤禩而失去存在意義的管家高福,把太子胤礽給任伯安的親筆信交到八阿哥胤禩手裡,當然高福必須說這封信是“偷來”的。在高福完成這一切之後,胤禛指派太監總管高無庸把高福秘密處置,做到死無對證。

不得不說,胤禛的的這個“策劃”的“腹黑度”極高。在這個“陰謀”當中,太子,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甚至是十三阿哥(他並不知道那封太子胤礽的親筆信是如何處置的)都被胤禛和鄔思道算計和利用,抹黑太子,激怒八阿哥和九阿哥,秘密處決高福,利用十三阿哥。

最後,四阿哥胤禛因為燒了《百官行述》制止了這場鬧劇事態的擴大,為康熙遮了醜,在康熙面前博得了“識大體,顧全大局”的美名,八阿哥胤禩利用十四阿哥舉報太子的舉動,讓康熙對八阿哥胤禩的陰險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十四阿哥胤禵比較成熟的表現表示滿意,最重要的是康熙下定了第二次廢掉太子的決心。

這個腹黑度,是頂級的。


步武堂


《雍正王朝》裡四阿哥胤禛有哪些腹黑的故事情節?

關於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回答:

能在如此激烈的九子奪嫡中成功勝出坐上皇位的,一定不是什麼好人,一定不會是一般人,一定不會是心慈手軟之人。雍正的腹黑,其實在劇中體現了很多很多,我們簡單的列舉幾個吧,康熙讓眾阿哥調查刑部冤獄,鄔思道給四阿哥建議不要去接這個差事,因為誰接了這個差事,那就是誰推翻了太子,誰推翻了太子,那他就暴露於世人的目光下,也不可能成為太子,一開始康熙準備讓老八和老四一起幹這個差事,聽到老四想接這個差事,鄔思道氣的要走,沒想到四阿哥回到府中,先在火爐旁給自己烤的汗流浹背,然後呢,一下跳進冷水中,得了風寒,而且十分嚴重,太醫也檢查過了,就是得病了,於是呢,這個差事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老八頭上。

還有一次呢,是眾大臣推舉新太子,後來老八被打壓,太子復位,老十四不滿康熙做法,與康熙頂撞,康熙氣的拿劍去看他,於是呢,老四就用手抓著劍,血流不止,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抓著劍,因為康熙已經年齡大了,力氣肯定比不上老四啊,你抓著胳膊就行了,抓著手也行,非要抓著劍。康熙被氣昏,醒來的時候召見十四阿哥和老四,當康熙往他這邊看的時候,老四的手包紮著,故意放到門檻上,讓康熙看到,然後康熙問你的手沒事吧,老四順理成章的說句不礙事。

還是那句話,好人做不了皇帝。


歷史點滴


1.假裝答應查刑部案子,再弄出場病逃避。

2.扣了年的任職文書,再敲打他。

3.假裝處罰李衛,把他送到年哪裡,克了他一生。

4.假裝不知道高福背主,故意讓他把太子透出去,廢了太子,又殺高福滅口。

5.假裝舉薦老十四,其實黑了他。

6.成事之後對鄔先生動了殺機,還把負責秘密工作的全都處死。

可能為了反映執政的光明正大,真做了皇帝后,表現腹黑的事情少了。


汝南散人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確實做過不少的腹黑事,今天我們就說說他和他的同父同母的親弟弟老十四胤禵之間的一個腹黑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話說康熙五十六年,當時西北叛亂,朝廷需要一名能夠統帥三軍的帥才將領前去鎮壓,可是康熙皇子雖多,但諳通軍事的也就只有老十三和老十四。



雖然老十三不僅諳通軍事,政務上能力也很強悍,是最佳的人選,可是此時的老十三胤祥早被康熙大帝給圈禁了(直到雍正繼承大統後才被放出來)。在這種大背景下,老十四胤禵就是最佳的唯一的人選了,同時也受到康熙大帝的器重。



此時,精通謀略的鄔思道為了能使雍正的競爭對手遠離權利的中心,給雍正繼承大統的道路上減少阻力,老謀深算的他就建議老四胤禛舉薦胤禵為大將軍王,這一招也算是和康熙大帝想到一塊去了,因此康熙大帝龍心大悅,於是對老四極為讚賞。



就連老十四也不知道這是老四一條詭計,並且對他的親弟弟老四也是十分的感激。

眾人皆料眼前的這名大將軍王日後肯定就是皇位的繼承者,就連老十四都這麼想。我們都知道,老十四是八爺一黨的,但是老十四心裡又不是一心一意的,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所以,這一招也直接導致八爺黨內部出現了分裂,老十四胤禵成了老八胤祀競爭對手。看過電視劇的應該都還記得,此後老八胤祀經常派人監視老十四胤禵,並且在康熙大帝68歲的大壽上,利用一隻死鷹想陷害老十四胤禵。可是,康熙大帝沒有追查死鷹事件,致使眾人一致認為老十四肯定是未來的皇帝,更加地使老十四認為自己就是未來的皇帝。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最後老四胤禛即位,是為雍正皇帝。這就使本來關係就不好的親兄弟倆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致死也沒有和解。


明朝的歷史


【自古能人皆腹黑,雍正也不例外】


在雍正王朝中,導演似乎為了表現“自古能人皆腹黑”,故意設計了好幾個橋段來證明這事兒,筆者下面就說幾處,看看各位朋友是否還有印象。


第一,在劇中,康熙要調查刑部的冤案,問誰可以擔當此責任,這種得罪人的差事自然是沒人願意幹,但是胤禛為了顯示自己鐵面無私,把其老師鄔思道千萬不要接下這個差事的告誡當成了耳旁風,自己按照自己的主意接下了這樁差事,並且腹黑在自己接下差事後,跑到房間內“玩水”,愣生生把自己折騰病了,從而讓皇阿瑪不得不換人,這可比老師給出的招高明好幾倍呀!夠黑!


第二,在年羹堯當上了大將軍後,無可避免的開始了膨脹生涯,但是這個時候還得用他,沒有辦法將其搞垮,有一次在劇中已經是雍正皇帝的胤禛面見年羹堯,發現竟然指揮不動年羹堯手下的兵“卸甲”,雖然他當時沒有對年羹堯發作,但是他把這事兒牢牢的記在了心裡,並且在當晚就跑到後宮找年羹堯的妹妹開始算賬,他大聲的呵斥一臉懵逼的秋月脫衣服,以示卸甲......


第三,在自己坐上皇位後,開始打擊那些當年和他爭位的兄弟們,其他的不是同母的就不說了,那必須得一棍子給打蒙算,到了和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老十四這裡,他竟然玩起了最陰損的招式,把老十四最喜歡的女人強行從其身邊帶走,並且安置在自己的身邊服侍,這簡直比給八阿哥改名叫阿其那還要誅心.....胤禛你太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