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外卖行业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呢?

财道


Z哥我觉得外卖行业的最终结果并不一定会在外卖这个行业里。


因为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外卖平台的业务边界在不断扩充。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团和饿了么目前的首页。


大家对外卖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吃的」和「喝的」,然而目前的外卖平台反而更像是一个“跑腿平台”,任何同城内的配送都可以做,「吃」和「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未来的外卖平台竞争是「同城配送」的竞争。


另外一个很大的外部变量是传统的线上电商逐渐开始走到线下,大力推进所谓的「新零售」。

而新零售的几个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货物能更快的到用户手上”。但是这也不可能每次让用户付出自己额外的时间去“提货”。想要鱼和熊掌兼得怎么办?是同城配送表现的时候了。

所以「新零售」也给同城配送的未来带来了一块很大的市场空间。


但是,商业竞争其实是一个「无限游戏」,所以也不会存在所谓的最终结果,不管是市场还是企业,都需要不断的扩张、扩张、扩张,因为没有扩张就没有增长。

所以,最终结果在哪?谁也猜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它正在向下一站「同城配送」前进。

未来,得骑手者,得天下。


不知道你怎么认为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讨论哦:)

既然看到这了,送我一个「赞同」吧,支持我的创作。

也可以「关注」我,带你以技术思维看世界~

想更进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欢迎「搜索微信公号:跨界架构师」。

内容包括: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个人深度思考。

让我们一起为了理想的生活而奋斗~


跨界架构师


反正越来越贵,还是打电话好,我昨天打电话叫了一份早餐三文治,一杯奶茶,6元,包送到我店门口,如果在外卖平台叫要18元,同样的,也是一个三文治,一杯奶茶,整整差了12元,都有小票,只不过,6元那个套餐不能在线支付,只能餐到付款,小伙子来到我店里后,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都可以,


一新与猫


中国外卖行业的最终结果——沦落为廉价餐饮的销售平台。

首先,现在外卖平台的配送费都不高,基本在每单6元钱左右。配送费不高的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如果你点一个30元的餐饮配送需要30元,你认为消费者(正常情况)会买单吗?而配送费用不高,也就决定了配送的体验不好。你看饿了吗、美团那些骑手的保温箱就知道。是蓝色的?是黄色的?不——是黑色的!

其次,外卖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尽可能多的商家入驻,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用他们的平台。基于这个原因,他对入驻商家的要求必然就不高(虽然不断的整顿)。而商家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一波一波的优惠背后就是食材质量的不断下降。还有一点很关键,有的商家事实上已经是只做线上销售,这样的商家整体的投入会比传统的餐饮业低很多,这样一来更不害怕口碑等等的问题。

第三、外卖骑手的素质也决定了整个外卖行业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闯红灯、逆行、超速是常见的,也有盗窃、强奸等等恶性事件。表面上是棋手的问题,实际上是外卖平台管理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外卖平台根本不想在骑手这方面多花钱,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整体的消费能力不高,更本支撑不起更好层级的外卖消费(这里所说的是大众消费)。

第四,无论你在餐饮实业做的多好,当你外卖依靠其他平台(美团,饿了吗),你的命运,至少来说你的外卖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里(给不给流量他说的算),你就得按他的规则办事。

所以,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那么注重成本的情况下,宁愿多花钱选择自己员工配送而不是选择外卖平台。


跆拳道海带



外卖行业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肯定不会是单纯的外卖平台问题。


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吧。

第一:未来的外卖平台会是怎样的?

显然,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都不会是外卖行业的终极形态。目前以外卖为主的平台模式,仅仅是在外卖这个点发力;从长期来看,平台型企业最终会包含外卖,鲜花,同城快递,等等其他业务。实际上目前已经在向这方面发展了,美团,饿了么已经在同城物流方面开始发力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将会持续发展的业务,最终平台都会淡化目前以外卖作为主打的形态,而以其他形态取而代之。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将来我们不但可以定外卖,我们同样可以订百货,订衣服,订快递,可以说,包罗万象。


第二:未来的同城物流会是怎样的?

就目前而言,同城物流,如美团,饿了么,闪送,顺丰急送等配送模式,采取的都是点对点的配送模式,对于短距离的配送暂时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中长途的配送,显然是有些力不从心。那么,从长期而言,未来极有可能出现专门的微型地铁通过四通八达的地铁网,以专门进行物流的输送。当然这不同于目前的城市地铁,而是一种微型地铁,通过简单的拼装,就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快速运输,无论刮风下雨,都可以保证稳定的递送速度。未来的同城物流将是微型地铁+站点骑手的模式。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平台的中高层朋友看到我这个帖子。我这里可以立个flag,

微型地铁必然是未来同城物流的主流方式,现在如果能够在这方面进行开发,在硬件层次解决问题,开发出微型地铁系统,那么在将来的竞争中,必然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虽然现在还八字没有一撇,但是这是必然的趋势。


结论:

外卖平台的最终结果,是没有了外卖平台,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性的平台。
未来的同城物流,必然是微型地铁+站点骑手的模式。


张子曰


美团表面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已经烂的不能再烂。别的地方不知道不说,就我自己做美团外卖的这个城市,凡是做的好的,排名靠前的,不是美团当地工作人员自己开的店,就是商家被美团当地工作人员帮忙所谓的设计规划、抽成了的。因为他们了解,知道怎么弄才能加分,更有权利决定商家店铺的排名……!美团从一开始的摇尾乞怜跪求商家的加入、到中途的精心为商家设计的一个又一个陷阱,导致所有的商家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不良竞争。都想着亏本也要坚持到最后,不成为倒下的一个就是胜利者。谁知道只有开始,就没有结束…!现在更是离谱:不见兔子不撒鹰(跟美团工作人员没有利益关系的商家统统靠后慢慢熬)可怜的商家起早贪黑、尽心尽力的劳累都以为坚持就是胜利、挺过去就有机会,不倒下就会迎来曙光。靠劳动赚钱善良的商家不知道各行各业都是有套路的,美团也不例外。美团公司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所有商家都最大付出、白白的帮他们打工是最好的……!失去了主动权的商家已经成为了待宰的羔羊。美团现在已经不愁没商家,倒下一批会有新店填补。不过我相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美团的烂制度和豪无底线的贪婪、终究会让他们自食其果……!(时间会证明一切)。


独步de狼88888


提到外卖,一般大家会想到美团,饿了么,不知道国内还有那么多平台吧?


也不能说外卖市场被这美团和饿了么全部垄断,这也有其他平台存在,比如说被“饿了么”收购前的“百度外卖”,依然活跃在配送范围小,外卖需求低的县城区域。如果外卖平台只和当地合作的话,比如和餐饮商家合作推出促销优惠,还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


我认为外卖行业的最终结果到底是不是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分割大部分市场,还要看其他互联网企业有没有意愿介入..毕竟有了知名度的话,人们还是愿意去尝试的。像京东,这两年涉足的领域就很多,从超市生鲜到线下便利店,感觉是在画大饼,如果有一天京东也推出了外卖平台,比其他平台还要快,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其实作为消费者来说,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团或者饿了么最好在市场中抗衡生存。以移动支付为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相抗衡,这样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的空间。之前的网约车平台被滴滴打车一家独大,以至于后来滴滴出事之后,滴滴取消了一段时间深夜约车的项目,很多人反应,晚上出门如果在网上约不到车,那就干脆不出门了,因为出租车不好打到。有的人卸载了滴滴后就傻了,不知道还能用哪个平台打车,从这可以看出完完全全地对一个平台形成依赖,是很可怕的。


monkeyflowers


以前烧钱大战结束后,就剩两家美团饿了吗两家平台存在。换句话说配送最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挣钱,现在价格都很低了,正常上班的话工资维持在四五六线城市四五千左右,一二三线能高一些,都是都建立在不能停,一直要跑其实真的很累都不说,安全问题始终是挥之不去的话题。

平台一如既往的压榨商家骑手,很多商家也都叫苦连天,骑手也都无赖,正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得而知!商家不上平台人家都上了,自己不上心里暗示肯定会比别人生意差,都是上了基本不怎么赚钱,换句话说就是不上等死,上了血被吸干慢慢死。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三雄争霸,平台商家骑手如果利益分配不均,想在创往日辉煌真的很难,甚至可能市场萎缩有人有可能。






雾满天


美团上市,年40亿订单,1700亿交易金额,市场份额59%,财报中餐饮外卖业务的亮眼表现,再次将整个行业推上风口浪尖。市场普遍认为该行业已进入格局稳定、小幅调整的稳定期,但可能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而关于整个行业的分析呢,有一篇报告的结论是这样的:

1. 宏观测算结果显现利空,对餐饮外卖行业整体贡献度达到90%以上的互联网红利正在消失;社会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难有突破性成效。


2.中观测算结果整体利好,餐饮外卖行业还有5000亿市场留白待开拓,而开拓这些留白尚有12年的路要走。

任重而道远,才是真正的现状。过去,互联网红利效应是餐饮外卖行业的主要宏观驱动因素。互联网进程的加快确实为餐饮外卖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但红利效应也在逐渐的消退,互联网下半场的格局将会变得相当不一样。

互联网红利效应具有明显天花板,互联网因素合计贡献占比也从2014年的90.68%下降到2017年的73.95%,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新生人口的迭代,餐饮外卖行业的互联网红利将逐渐消失,这样一看,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可能进入空窗期。

而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或许就只有技术吧,毕竟这是一个靠技术推动的时代。未来在无人驾驶自动配送模式替代骑手人力的技术更迭过程中,技术率先成熟并取得大规模应用的一方就有可能拔得头筹,抢占先机。


科技抱拳奥特曼


对于外卖行业发展,目前看来,美团和饿了么两家独大,新的玩家进来并且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不太大。

这个行业肯会越来越规范。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都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比如外卖小哥偷吃客户的食物,顾客恶意差评、食品卫生、外卖小哥撞人等,这每一件都不是小事。

其实我一直觉得点外卖就算比堂食贵也是正常的,因为送上门是需要人力成本的,自己也获得了方便,包装费什么的好说,有没有有一样。这也注定了不能比堂食高太多,太离谱了,消费者宁愿多走两步去店里吃。

对于外卖平台未来发展,不会走向统一,只会更加规范,配送会更加全面,不止是餐饮!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点开本文,

情人节快乐!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海曾怀疑


也就是在一线城市还可以


1.逃不开的成本问题

人的天性并不是懒惰,而是成本收益关系,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求偶、养育下一代、选择居住地等的时候人类并不懒

配送成本。我们看东京和曼哈顿这些城市,确实外卖是很发达的,但是即使是美国和日本,多数城市的业态也不是外卖压过厨房的。

美国人确实不喜欢自己做饭,但这并不等于这些人叫外卖。开车几公里出去吃饭是很平常的,住在低密度地区的人,人力成本和送外卖小哥差不多了:按照机会成本计算,总是叫外卖让别人开车过来,低密度居住区是不经济的。

中国呢?长期来看不做饭会压过做饭,这是经济发展必然的趋势,毕竟多数中国人是没有外卖习惯的,不要用大城市做例子,还是强调一下本文说的是全国范畴。但是不做饭不代表叫外卖,经济学上如果自己出去吃的各类成本高于外卖,那自己去就比较合适。一线城市可以做到,可惜目前多数中国城市乡镇都到不到这个标准。

来个简单的比较:

--商家:堂食顾客是要占用场地的,所以外卖部分本身包括的房租摊薄就变成商家部分毛利了,但是呢平台费要支出,所以只要这部分能增加流水和利润就可以了。

--顾客:多付出外送费了

--平台:流水抽成

--送餐员:工资+业绩提成

也就是说,顾客如果采用外卖,失去了在场地消费的机会成本,外加支付了外送费;同时节省了时间。可惜三线城市以下,目前节省的时间太有限了:这部分人吃饭的交通距离和等待成本很低。

我对河北比较熟悉,石家庄很多人都是要午睡加上回家吃饭的,到了廊坊沧州,回家也就是十分钟。节省的时间远小于外卖付出的费用,午餐晚餐外卖毛利之低,养不活外卖小哥的。虽然三线城市提成和利润是按比例缩水,但是基本工资是没法如提成一般大幅伸缩的。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三线以下,一线城市意义上的外卖是不好进去的。活的好的都是高毛利的蛋糕、水果、酒。也许小城市未来中午,人们就不回家吃饭了,也开始吃吃快餐、下馆子。但是形成外卖的压倒性优势,世界其他地方是没见过的。

2关于调研的

我本人之前就是写行业研究报告的,也是CFA。高票答案做的工作以前也涉猎过,我在这里希望探讨的是:作为研究员,这篇文章对于解释外卖和自己做饭这一问题,力度不够大。

首先是调查对象,百度、美团、饿了么加起来的活跃用户不超过两亿,这里面还包括不活跃的和刷单的。选的调查对象一定是用外卖的,一下子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就被排除了;我们写报告如果选择的就是本来会用外卖的,当然数据显示大家生活被外卖app改变了。这个问卷去四线城市做一下试试?对吧。

其次是意愿。有钱人当然不愿意做饭,但是有钱人的比例很小。用条形图给人最大的错觉就是好像收入分布是平均的。实际上全国最富的1千万人都每天不做饭,不好意思,他们也对市场贡献不大,当然要是假设他们天天点麻辣大龙虾盖饭,也成。

第三。外卖行业仍在补贴。很难区分人们对外卖的依赖到底是因为方便还是因为省钱。多数人看到品牌餐饮用外卖比堂食便宜,当然是继续用下去。如果不能从数据角度挖掘出人们选择持续用外卖是不是因为补贴或其他什么原因。那么互联网方便性的这个理由,并不稳固。

很多互联网报告给投资人和公众的幻觉就是形式一片大好,实际上相当创业企业死就死在这种氛围里了。如果讨论的是全社会的趋势,建议更随机地挑选对象,并且告诉甲方:在调研的时候有多少人是直接拒绝的。


最后,关于科技发展

确实诚如有些朋友提到的,自动送餐成熟的话,外卖的成本会大幅下降。我倒不想反驳这项技术,只是认为如果自动驾驶可以的话,届时是不是食品科学、物理空间也会有很大变化,大家直接买来某种自加热产品说不定比现有餐厅还要美味;又或者说人们也许会更喜欢让自动驾驶汽车把自己带到餐厅;再比如ar、vr技术也许会彻底改变饮食。

所以假设其他工业和科技不变,凭空认为只有自动驾驶能突飞猛进,显然对投资是不负责任的。二十年以后的事情,就要把握科技大趋势。到时候外卖是不是压过厨房,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目前外卖替代的不是厨房,替代的是各大类配送服务。凡事用外卖公司数据和自己做饭说事情的,都小看这些公司的野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