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道门源流(上)

中华道统开创于黄帝,奠基光大于太上真君。历代列子、庄子皆有著术。修道者无数。约4700余年。

中华修道主流皆以老子道德经为基石,各代均有发展。与其并行的是古老的巫术修炼(也是修道)

至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中华修道分为两大阵营,即分为教内教外。

道教修炼加入很多宗教内容,教外修炼则仍秉承古法,然千枝万叶,流派分呈。教内也是如此。

我们是教外门派,称为紫阳派。但按道教分列,应属南宗紫阳真人张伯端一支。

张真人并不是道士,也没入道教。

由于他的五世弟子白玉蟾弟子众多形成道教一支,后来并入道教全真派,道教尊张真人一支功法传人为南宗。张真人是为南宗初祖。

张真人所创一派在道教令名为紫阳派。

紫阳派传承如下:初祖——紫阳真人张伯端 二祖——翠玄真人石泰 三祖——紫贤真人薛式 四祖--翠虚真人陈楠

五祖--紫虚真人白玉蟾。后并于全真道称南宗。

我道门源流(上)

初祖张伯端(984年~1082年),享年98岁,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诚),北宋天台(今属浙江)人。敕封“紫阳真人”。

自幼聪明好学,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年长任台州府吏,嘉祐二年(1060年),因受累谪戍岭南,走上访道修仙之路。治平初(1064年),陆诜任桂林知州,起用张伯端掌管机要,改知成都时,又随往。熙宁二年(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金丹火候之诀。 熙宁三年(1070年),陆诜卒,张伯端归台州,筑室山居,于熙宁八年(1075年)著成《悟真篇》。后出山转徙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事河东马处厚,于汉阴山中修炼。处厚被召,临行前,伯端托以《悟真篇》。

张伯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 以人体为鼎炉,以人的身心中的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炼神返虚),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大药”。 他的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禅宗影响,主张“三教合一”,试图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被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并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四库全书》将其所著《悟真篇》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 此外,还著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方》、《金丹四百字》、《金华秘诀》。

我道门源流(上)

二祖石泰(1022-1158)享年137岁。字得之,号翠玄子。常州(今属江苏) 人。天性仁慈,经常以医药救人,而且不受酬报。只愿病愈栽一杏树,年月久了,杏树成林,人们因此称他为石杏林。后来遇到张伯端,得以传授金丹大道。当初张伯端受口诀于青城丈人,师曾经告诉他说:“来日一旦遇到为你开缰解锁的人,你就应当把金丹口诀传授给他,其他的人都不要传。”张伯端得道之后,开始曾经普传道法,以求弘扬,跟他学习的有好几百人。但都是为了治病才来,病愈之后仍去追逐名利。张伯端没有遇到一个中意门徒,而且三次传授非道之人,三遭天谴。于是发誓不敢妄传。

后来,张伯端因为得罪凤州太守,而被发配。路过邯州境内之时,正逢天下大雪,张伯端与押解者同在村肆饮酒。正好石泰来此,相邀同饮。石泰因而就问张伯端的案情,张伯端告诉他这是一桩冤案,并且详述案情经过。石泰非常同情他,说:“ 州太守是我的老相识了。”答应帮他疏通。于是去见州太守,告知冤情,竟然获得赦免。张伯端认为石泰有德,而且应验海蟾师当日之言。于是将其所得金丹秘诀,倾囊传给石泰。

石泰得诀之后,潜心修炼。道成,作《还源篇》 行世。后当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 八月十五日,功成尸解,寿享137岁。留颂一首云:“雷破泥丸穴,真象驾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过了两年,又有人在罗浮山见到石泰,证明他已成仙。

我道门源流(上)

三祖薛式(1078-1191)享年114岁又号道源.四川阆中人.本系僧人,法名紫贤,人称毗陵禅师.曾经云游长安,留居开福寺,参长老修岩,又参高僧如环.因观桔槔开悟,呈颂曰:"轧轧相从响发时,不从他得豁然知.槔说尽无生曲,井里泥蛇舞柘枝."长老颇为赞赏.自此顿悟无上圆明真实法要,机锋敏捷,宗说兼通.他思六祖慧能开悟之后,还要再求黄梅传法,思悟金丹修命之本必有秘传,绝非个人智慧所能测度,于是尽力寻访.

在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冬天,薛道光住在眉县青镇(即今陕西省眉县),在佛寺听讲.遇到从扶风县来的道人石泰,当时已是八十有五的高龄,黑发红颜,神宇非凡,夜里还做针线活计.薛道光知道不是一般人物,就在谈话之中,故意引用张伯端的诗句.石泰有些惊奇,问:""你怎么知道张紫阳?他正是我的老师."薛道光还不太相信,就举出(悟真篇)中的句子向他请教,石泰看他很诚心,就简略地为其讲解大要.薛道光听后大悟,平日埋藏在腹中的各种疑团,一下打破,如同桶之脱底一般.于是才信石泰是张紫阳的真传,进而叩拜要求收在门下.石泰笑言:"你不怕有叛教的嫌疑吗?"薛道光坚定地回答:"生死大事,如果拘于门户,难道不是自己耽误自己吗"石泰听后连连点头,并言自从紫阳先师授道以来,将近30年了,今日才遇到可以继承的人.于是传授口诀真要,并告诫他疾往通都大邑,依靠有力者供养修道,自己即退隐于世.

从此薛道光弃僧从道,幅巾缝掖,混俗和光,以了性命大事.光宗绍熙二年(119l)道成,享年114岁.留有颂云:"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