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以前农村没有手纸,大家上了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

老张谈三农


农村里上完厕所用手纸擦,也就这十几年才开始普及起来的。以前的农村,哪家有那个闲钱去买手纸这种高档货来上厕所,都是因地制宜,有啥东西好擦就用什么东西的。

1:在家里。

以前农村为了收集粪便,用来做有机肥,下地种庄稼。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茅厕的。我们南方竹子比较多,大家都是用竹篾来刮的,基本上左右两边各刮一两下,就干净了。

茅厕一角落,会放有一扎竹篾,就是留着上完厕所后,用来刮干净的。而在竹篾旁边有一个竹篓,用来装用过的竹篾。当竹篓装满后,就会把那些用过的竹篾丢到随便一个草丛里。

有些人家觉得用竹篾刮,容易有竹刺扎到皮肤上,他们就会用稻草秸秆或者玉米秸秆来替代。把用过的秸秆直接丢茅坑里,发酵成肥料。


2:在学校里,大家用的是课本纸,或者作业本纸。

学校是不会给大家准备竹篾或者秸秆的。因为人多,学校也准备不过来。那么大家上厕所就自己想办法准备手纸了。

大部分学生上厕所,都是用写过的作业本或者是语文数学以外的课本,撕下来用的。反正那么多课本和作业本,一个学期也是够用的。

由于作业本的纸张比较硬,又光滑。一般是把作业本纸张给揉搓后才用,而且常常都是擦不干净的,有人上完厕所回来,有时周围人是知道的。


3:农民们在野外工作时。

当农民在野外干活时,他们是不会带竹篾去的。上厕所时,都是随手看到有啥好用,就用啥的。

在山林里干活,会用松针或者一些比较大的树叶。最好用的是松针。地上有干了掉下来的松针,随手抓一把,直接擦,想多干净就多干净。

用树叶的话,树叶比较容易破,手会脏的,用起来体验感没那么好。


在庄稼地里,如果有秸秆的话,一般都是用秸秆。把秸秆从中间破开,用锋利面刮,很容易干净的,就像用竹篾一样。有时也会用庄稼的叶子,或者玉米须擦的,或者杂草。

当什么都没有时,只能用土块了。一般很少人会用土块。因为用土块,擦完后,用感觉有东西还在那里一样。

总之农村以前上完厕所都是什么方便就用什么的,随地捡取。话说,用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擦,也没见有什么皮肤病。反倒是,现在用的手纸,如果质量太差,会引起某部位痒。


村哥小凡


我也不说啦挨个赞 我想说的都让你们说完啦 你们小时候有谁拉完屎撅着屁股往树上篙屁股树皮拉的屁股疼 撅屁股往茅坑墙角上篙过 谁用恺垃头子搽过屁股 谁用树枝子搽过屁股 谁用树叶子搽过屁股 谁用过弄个烂布头塞茅迟被静洞里搽了又搽屁股 谁用过拿鞋底子搽过屁股 这一问都勾起好奇心 有谁尿过裤角尿上鞋上过


锁心英


我有个朋友在很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去解大手,解完后看见旁边有大的草叶,拿来就擦,当时痛得他鬼声都叫出来了,原来是火麻!皮肤撞到又痛又痒,从此他看见火麻屁股就疼,还有一次他上山打柴要解大手,这次他看好没有火麻放心解手,解完后他用茅草去擦,结果把手搞脏了,他用手一甩,手指甩在一个树桩上,痛得他眼泪水都出来了,忘记一切,赶紧用嘴含着手指就不痛了,但是屎也被他吃干净了。😂😂😂😜


小泥巴2963


“以前农村没手纸,上厕所后如何擦屁股的”。我想这个问题我可以说一说我的见解和经历。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生活并不富裕。记得小时候上厕所的地方就是在猪圈旁边的小隔间,有的人家还直接在猪圈里上厕所,猪圈都是用木料做的,并不封闭,冬天上厕所还特别的冷。我们一般称这种地方为茅厕{茅斯},厕所也就这个条件了,擦屁股就更别说了,现在用的什么心相印啊,抽纸卷纸想都没想过。

记得那时候上厕所都是带着一本书去,边看边拉,拉完过后就撕下几页书,再使劲揉搓(不揉不行,那感觉太......经历过都懂哈哈~),揉软了些就可以擦屁股了。还有一种就是那时农村很普遍的专用厕纸,黄色的,软软的,有点像板纸钱那种,我也用过那种,不用揉搓比较方便。

如果在野外想上厕所了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O(∩_∩)O哈哈~ 记得童年时期,我们一群小伙伴总是漫山遍野的跑,那时又不太可能带什么纸,一到想上厕所就找一个草丛比较深的或者有东西挡着地方拉便便。一是可以放心大胆并且很舒服的排泄,二是可以就地取材哈哈。但是时间不能太久了,倒不是脚蹲麻了,而是虫太多怕咬屁股,特别是蚂蚁到处都是。到了擦屁股时,一般都就近选择树叶或者菜叶子,因为比较揉软。由于怕粘到手上,一般会多弄几张重叠一起使用,至于能不能弄干净可想而知,不过那时候真没想其他的,感觉有那个形式就行。

最后,分享一下我朋友的亲身经历,他一次去亲戚家玩,玩了一上午在亲戚家吃过了午饭(他说吃了六碗饭),休息了一会就打算回家了。而亲戚家呢刚煮好的胡豆,打算让他带点回家去,他就拿着胡豆回了。在回家途中,他感觉好像没吃饱,就把胡豆拿出来边走边吃,直到过了半小时,他的肚子一直响,而且还时不时的放屁。刚开始还挺随意,想放就放声音也挺大,突然他感觉不对,他菊花一紧,感觉“屎”意来临,立马快步跑到旁边的小树林里,裤子一脱,噗嗤~喷得满菊都是。大概过了7、8分钟,正准备起身提裤时,发现没带纸,无奈只好先用树枝刮一下再用叶子擦,可就当他用树枝刮时不小心沾到了手上,他立马扔掉树枝使劲甩手,可就在他甩了几下后突然不小心把手弹到了石头上,手血流不止,他想制止疼痛,于是用嘴吮吸着手指,突然觉得嘴里咸咸的。于是后来朋友告诉我血是咸的,我也没尝试过,也不知道。

你们说我朋友说的是真的吗?你们觉得呢?


蜗牛去哪儿


呵呵,这个问题虽然有点不雅,但我还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因为这个是那个年代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个时候农村的厕所(那个时候称茅房,茅厕)很简陋。就是在房子的旁边砌一堵墙,里面挖一个坑,大小便都在里面。那个年代,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根本没有卫生纸、手纸之类的东西。方便后用砖头块、土坷拉、树叶擦了草草完事。也有用书纸、报纸当手纸的。那已经是很不错的手纸了。

70年代生的人,你有这个经历吗?说出来没什么丢人的!


大河汉子


在没回答问题前,我先说个迷语:一咬、一掰丶一揩丶一摔。我家乡的上年纪人一看就知道了,这就是大便后处理动作,我来细说一下。

一咬’,就是把玉米秸秆丶高粮程杆用牙咬一下裂开个头。

一掰,然后顺着开口,一掰分两半;

一揩,第三步揩净腚部便后残留物;

一摔,然后将秸杆半一扔,擦腚结束。

这就是我们辽西平原地区过去年代的便后处理方法。我们这有位仁兄,六十年代每次进城办事临去前先准备好箭杆办(秸秆办),他说用纸正不净。

答这个问题的同时,不尤得想起了六十年前的往事……

光阴似箭,一晃老了。想当年恰同少年,现如今七十有五,日暮夕阳了!


古希叟69133248


到了我们那个年代还是有手纸的,只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过用棍子擦,土坷垃擦,摘几片叶子擦,我当时心想这个怎么擦的干净,那要是没擦干净了也不管它了,就直接寄上裤子了?不懂,可那时条件就那样没得选择吧。我就记得小时候跟妈去菜园里面,当时我要大便,我妈就让我就地解决,拉完之后我妈就顺手给我寄过来几片叶子,我看了一下带毛的,犹豫了一下就擦了结果用力过大,擦的时候明显感觉破了。手也沾上了,连续擦了好几遍都擦干净。[流泪]在也不想经验了,因为我这个人有强迫症,也比较爱干净。包括现在每次上完厕所,我都是擦一下看一下,擦一下看一下的,直到干净为止。[捂脸]


向日葵没有爱124


小时候,也就是解放初期到64年我离开家到外地上学,这段时间我妈妈把破衣服拆除,撕成一块一块的放好,拿一块用来擦屁股,擦脏了她还拿去洗晒,再用,值到用破不能再用才换另一块。我觉得这既卫生又环保!😁只是辛苦妈妈了!🙏


闰芝好学


我是农村的,小时候整个村都穷,落后

一般家里有茅厕,在房子的旁边,不会在家里面,上厕所就用读书不要的书或本子,撕几页下来擦,冬天因为冷,晚上起夜就不会出去上茅厕,而是在家里放一个“粪桶”晚上要上厕所就拉到“粪桶里”第二天就泼到菜地里去;

到了外面要大便就随地解决,有纸的就用纸擦,没带纸的用大片的树叶擦,石头擦,抓一把青草也可以擦,还有用稻谷梗擦,最恶心的是实在找不到什么擦就在地里找土片擦,就是干土片;

记得到9几年才开始使用卫生纸擦,8几年也有了卫生纸,但那是稀罕物,一般人买不起;

只是分享一下过往和怀旧,不喜勿喷







酒再来三杯


办法很多,就地取材,随机应变。半个世纪前,我与家兄去舅家串门,届时已是深秋且下着中雨。舅表兄陪玩时突有“大内急”,我和家兄就在寒雨中“陪解”。表兄“然后”无法“驱污”,(原本都是用土块什么的,由于块状物已被“释化”),表兄灵机一动,熟练而自若地拔掉一根围厕用的玉米杆,玉米杆带着水,表兄就只管前后推了几回。这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现实,谁也不会“为什么”。后来表兄当了兵提了干,是当地,地道的讲究人。若干年后,我们说起了当年的“那个事”,表兄一本正经的矢口否认。这是在我记忆中,那个伟大而光荣的表兄非常认真而理直气壮地撒的一次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