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

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餘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從此他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醫學大師奠定了基礎。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張仲景所處年代正是動盪的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到處都是戰亂,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真是“生靈塗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尤其是洛陽,南陽等地疫情嚴重,當時政治黑暗,朝政腐敗,官府衙門不想辦法解救,卻在一味地爭權奪勢,發動戰爭,欺壓百姓。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曹植《說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疫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描繪了當疫病流行的慘狀,並明確指出:“疫氣流行”,並非“鬼神所作”,而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t

這就是當時社會狀況的真實寫照,這一切促使了張仲景下定決心做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而他同鄉有一位親戚名字叫做張伯祖,張仲景跟隨他學習醫術。

張伯祖是當時一位有名的醫家,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鑽研。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慮。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癒,他很受百姓尊重。張仲景跟隨他學習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醫術越來越高明,但是即便是如此,仍然是抵不過天災人禍。建安年間中原地區的瘟疫大流行達到5次之多,加上社會動盪不安政府賑災不力,使得疫情傳播更加嚴重,張仲景家族裡的人也不能倖免於難,在前後十年時間裡,家族200多人有三分之二患病而亡,其中死於傷寒的佔到了十分之七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基於這樣的現實,作為一名有著良知的醫生,張仲景對當時的醫療以社會狀況非常的氣氛,也非常希望能夠改變現狀,拯救苦難的民眾。經過仔細研讀《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又結合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

《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

張仲景還有很多小故事,今天我們講一個引領醫生坐堂潮流的故事。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不暇,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人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的來歷,除此以外張仲景還發明瞭餃子,簡直拯救了千千萬萬吃貨。

《傷寒雜病論》醫者仁心,逆流而上,心懷百姓,方成一代名醫


通過張仲景的人生經歷我們不難看出其作為醫者,心懷天下,刻苦努力,即使遇到困難仍然是逆流而上,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名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