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那些消失在神話裡的歷史——三皇五帝

那些消失在神話裡的歷史——三皇五帝

  經常我們在講起上古傳說之時,就會提起“三皇五帝”,那麼究竟何謂“三皇”?又何謂“五帝”?我們先看看“五帝”指的是哪五帝?畢竟相對三皇而言,“五帝”離我們更近一點,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那些消失在神話裡的歷史——三皇五帝

由此可見,我們常說的“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帝嚳,帝堯,帝舜,“五帝”時代其實也就是史學家一直有爭議的夏朝之前的一個時代,這個時代被稱之為虞朝,至於“五帝”後面的禹則是夏朝的開始,也就是常說的夏禹。關於“五帝”司馬遷對這段歷史其實也是模稜兩可,他在編寫《史記》五帝本紀時大部分的資料都參考自尚書,且還是殘缺的《尚書》,剩下的也就是靠自己到處打聽,用今天的話來講也就是道聽途說,他自己本人對真實性也不敢作保證,司馬遷說《尚書》只記載了堯以來的歷史,然而就記載的這點歷史在後來也被證實是不真實的歷史。事實上,在孔子之前,從來就沒人提起過堯舜,在最古老的典籍《詩經》中也沒有堯舜的影子,真正開始說堯舜的,是《論語》、《墨子》、《孟子》。在《詩經》中,周人的作品《大雅》、魯人的作品《魯頌》、殷人及其後代的作品《商頌》都只歌頌了禹,並未提及堯舜,這就有些很不合情理,封建帝王時代,肯定是不會把老祖宗給忘了的,因為根據司馬遷及後世儒家的說法,夏商周的始祖曾是堯舜的臣屬。

那些消失在神話裡的歷史——三皇五帝

那究竟歷史上有沒有堯舜這兩個人呢?回答是肯定的,否則,孔子就不會一講再講,後世也不會一提再提,所以史學家認為,堯舜是存在的,但可能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既然存在,政治家們就可以根據需要在上面大作文章的,以此來推行一些政治主張和政治理想,比如禪讓之類的。秦漢以後的改朝換代無非是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巧取,所謂的巧取也就是禪讓,不是有堯舜禪讓的先例嗎?第二種方式當然就是簡單粗暴的武裝暴亂。所以既然有主張禪讓制,就有人質疑禪讓制,比如在竹書紀年中就記載了堯是被舜軟禁在平陽,韓非子也說是舜逼堯,禹逼舜,所謂的禪讓,是不得不讓而已。於是不得不讓人懷疑堯舜被後世樹為典型的陰謀。那堯舜既然是存在的,究竟二人是何種存在呢?我們之前提到過,“五帝”時代是一部分人爭論不休的夏朝之前的朝代虞朝,大部分史學家都認為,虞朝是不存在的,夏朝之前是部落或者是部落聯盟,尚未有國家之說,可以說堯舜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這個時代就是部落時代,堯舜也許就是部落的首領或者是部落聯盟的首領,被後世稱之為“五帝”完全是政治需要,不然就沒有禪讓的先例,這樣帝位就沒法“巧取”,同時這樣也能很好地解釋夏商周沒有忘記老祖宗了,因為他們的老祖宗是大禹開啟的夏朝,並不是堯舜時期的虞朝,這同時也就是在《詩經》中為何找不到堯舜影子的原因。

那些消失在神話裡的歷史——三皇五帝

所以作為部落或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或許應該就不是近乎神話的“三皇五帝”了,既然堯舜都算不上皇帝,那麼在他們之前的帝嚳,顓頊,軒轅黃帝也就更不能稱之為帝了。同樣,被稱為“三皇”的伏羲,女媧,神農已經沒有任何史料作為證據來證實了,時間太過久遠,他們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其實能不能考究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已經作為一種信仰深刻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了。

文/咖啡時光time,如需轉摘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