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話說渭南丨中華郡與令狐家族

柯喜堂

據清乾隆五年(1740)《富平縣誌》載:“閔帝二年(558),於縣置中華郡(以在中華原右,故名),領富平。武帝建德四年(575),罷中華郡。”中華郡故址在今富平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石佛原村一帶(東距中華原7.5公里),據舊縣誌載,北周“閔帝置,二石人卓立,即郡門所在。”當地人習稱石人為石婆婆,其原亦被呼之為石婆原了。此二石人至今猶存,與之相伴的,只是多了一通刻有“中華郡石人”的保護碑罷了。


話說渭南丨中華郡與令狐家族


中華郡故址石人

中華郡儘管只存在了十七八年(一說中華郡置於閔帝元年,而非二年),翻檢相關史料,卻發現此郡與歷史上著名的令狐家族息息相關。即如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令狐楚(唐憲宗時當過宰相,且長於駢文寫作)、令狐綯(táo)(唐宣宗時亦曾擔任宰相)父子,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出身甘肅“敦煌望族令狐氏。令狐氏為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犨(chōu)之後,魏犨之子魏顆因功封於令狐(今山西臨猗縣),成為令狐氏的始祖。至西漢末年,其二十二世祖漢建威將軍令狐邁因反對王莽篡政被殺,其子令狐稱(從世居山西太原)亡命敦煌”歷十七代,“傳至令狐整”云云。據明萬曆年間《富平縣誌》記載,中華郡的首任郡守便是從敦煌“徙家華原縣(今銅川市耀州區)”的令狐整。換言之,令狐整亦是令狐楚、令狐綯之先祖也。《富平縣誌》稱令狐整任中華郡守“時郡務草創,(令狐)整一切調停,身任之,稱良守焉。”據《周史》和《北史》記載,令狐整“幼聰敏,沉深有識量,學藝騎射。”都為黃河以西的人所推重。西魏初年,鄧彥竊據瓜州,令狐整助西魏河西大使申徽抓獲鄧彥送往京師,太祖(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嘉其忠節,上表薦舉為都督。不久,張寶等叛亂,佔據黃河以西。令狐整佯作歸附,暗中派人說動張寶,獲取軍權,繼而率兵襲殺其幫兇呂興,迫使張寶逃亡吐谷渾,從而被任命為壽昌郡守。隨後,又被宇文泰擢為撫軍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大都督。令狐整則有感於國家戰亂,尚未止息,乃率子弟兵2000餘人入朝,隨軍征討,並“善於撫馭,躬同豐約(同甘共苦),是以大眾並忘羈旅(使部眾忘記身在軍旅),盡其力用”,而深得宇文泰信任、器重,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銜,並賜姓宇文氏,賜名整(原名令狐延,字延保)。論起執政能力,令狐整亦是把好手。太祖時,此公曾出任豐州刺史。此前,該州治所地處偏僻,“賦役參集,勞逸不均”,令狐整“請移治(所)武當,”得到朝廷批准後,史載此公“獎勵撫導,遷者如歸,旬月之間,城府周備。”及任滿離開豐州時,“民吏戀之,老幼送(令狐)整,遠近畢集,數日停留,方得出界。”在政治智慧方面,此公亦不乏遠見卓識。即如北周太祖宇文泰病逝後,權臣宇文護執政,欲拉攏令狐整為其心腹,卻遭其婉拒,由此備受冷落。10餘年後(期間宇文護前後殺死西魏恭帝、北周閔帝及明帝三個皇帝,可謂權傾朝野,氣焰熏天),宇文護被武帝宇文邕殺死,“附會者鹹伏法,而(令狐)整獨保全,時人稱其先覺。”武帝建德二年卒,享年61歲。追封彭陽郡公,諡號“襄”。

其實,令狐氏先祖魏犨亦與富平有過交集。當年晉獻公受驪妃挑唆,派人追殺公子重耳。重耳流亡在外19年,後在秦國支持下,方經富平到賢鎮(原稱臨原村)一路東渡黃河,奪得晉國君主之位。而追隨重耳流亡諸臣中,便有魏犨。回國後,魏犨又以武力著稱,在協助晉文公走向中原霸主征戰中,可謂戰功赫赫,被封為大夫。如果說魏犨一生除“勇”之外,便是一個“忠”字,那麼,他的三子魏顆則是以“義”著稱。結草銜環這句成語中的“結草”,即出自於這位以其封地為姓的令狐氏始祖。據說魏犨晚年病時,曾叮囑魏顆在他死後將他的一個愛妾改嫁,病重臨終時,又要魏顆將此妾殉葬。魏犨死後,魏顆不以父親病重昏亂之語為命,將此妾改嫁。後魏顆與秦軍杜回作戰,魏顆見一老人,結草(即將草結集)將杜回絆倒,致使杜回被活捉。魏顆夜夢此老人說他是那個改嫁婦人之父,結草以報其活命之恩云云。這種忠義美德,在令狐氏後輩中亦不乏見。即如安史之亂時,初為安祿山左衛郎將、後又被史思明任命為博、滑二州刺史的令狐彰,暗中遣人見唐肅宗,欲“籍其士馬、州縣,”歸順朝廷。史思明察覺後,派重兵將之圍困,令狐彰率數百人突圍入朝,肅宗賜甲第、帷帳、什器,拜為博、滑節度使,後以戰功加御史大夫銜,封霍國公。據清乾隆五年《富平縣誌》載:令狐“彰倜儻有膽氣,涉獵書傳,知大義。且長於治軍,所過秋毫不犯,為官清廉,不貪不佔,臨終前,遺命其子將朝廷所賜的東都宅第予以歸還,並悉上軍府兵杖財用薄。”死後被唐代宗追贈太傅銜。至於學養才情,令狐家族中也頗出過幾個文人學者。著有《漆奩集》130卷,其詩意境宏毅闊遠,尤長於駢文創作的令狐楚無需多說;二十四史之一的《周史》,其作者便是唐初政治家、史學家,令狐整之孫令狐德棻也。

中華郡前的石人,撫之唯餘一把滄桑。然莫道前賢遠去,透過歷史風煙,令狐家族中的那些故事,仍帶著縷縷馨香透人心扉,垂鑑當今並後世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