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女儿,你怪我们偏心吗”“别这么说,没有你们我可能饿死街头”

都说亲情是建立在血缘之上,而这样的亲情也是不可逆转的,世间多少父母对自己的亲儿女是不疼爱的呢,然而如果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种待遇!

父母养子女大,子女赡养父母老,这都是人间常情!而子女对父母也就是一种感恩和回报,如果没有父母,子女也不可能来到世界上更不会健康成长到独立的大人。

如果子女不是亲生的,晚年是否会得到不一样的待遇,我们来看看一则情感案例!

张美美今年已经40岁了,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着班,有自己的家庭,而娘家的父母如今却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其实张美美不是亲生的,她是被养父母从路边的一个纸箱里抱回来的,在那个年代很的人家养不起那么多孩子,加上是个女娃就丢在了路边,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并不少见。

“女儿,你怪我们偏心吗”“别这么说,没有你们我可能饿死街头”

张美美的养父母是当地工厂的工人,几十年前的那一天,他们下班路过见到一个女娃,本想不理的,但却见天色已晚,他们还是把孩子抱了回去,但是当时没有人愿意收养她,他们夫妻最后无奈把孩子留下来自己养了,还取名为张美美。

养父母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年纪都比张美美大,而张美美自然也成为了这家最小的养女。因为这对养父母对这个孩子本是无心收养的,但也不差那口饭,所以当年就拉扯大了美美。美美在家并没有受到很好的待遇,因为养父母确实有点偏心自己的亲生子女,好东西都是先给他们兄妹俩。

当时美美不明白,明明自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哥哥和姐姐那般的待遇,直到上了学才听到邻居说她是抱养回来的。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张美美再也不敢奢望什么了,只想好好的长大。张美美当年高中就辍学了,不是因为考不上,而是家里的哥哥姐姐之前的学费已经透支了,她就随二叔二婶他们去打工了,这一去就是好几年。

在那几年里,父母也没有向她伸手要钱,不过美美还是会按时寄钱回家,毕竟这也是她作为女儿应该的本分,能够帮助家里就帮助。出去工作后,张美美和父母的联系不像之前那么频繁,一个月也就几通电话,一年回两三次家,直到她25岁嫁人。

“女儿,你怪我们偏心吗”“别这么说,没有你们我可能饿死街头”

出嫁那天,养母把她这些年寄回来的钱大多数都给她当了嫁妆,似乎因为没有让她上大学而愧疚。一晃就几十年过去了,美美的父母现在身体都不好,已经躺着病床上大半年了,而作为女儿的美美也常常会过去探望和照顾他们。

那天养母握住美美的手说道:“女儿,你怪我们偏心吗”,美美没有直视养母,而是一边乘着汤一边说:“别这么说,没有你们我可能饿死街头”。就这一句对话,让旁人感到多少的回味。

以上的案例来看,像这样的家庭在民间并不少,在之前那个年代,被收养的孩子很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但他们还是在收养的家庭里长大了,最后独立了又成了自己的家。

按常理来看,人对收养回来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一点心理隔阂,这是血缘这层关系无法改变,养子女和亲子女自然都是有那么点落差的对待,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从恩情上来看,也许养父母对收养的子女并没有像自己亲生的那么疼爱,甚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偏袒,但又何妨,最后子女们不都长大独立了吗。

“女儿,你怪我们偏心吗”“别这么说,没有你们我可能饿死街头”

只要他们把孩子拉扯大,总比好过被抛弃在荒野马路甚至饿死,如果不是这些养父母群体,很多孩子就可能无端端的夭折了。相比之下,我们不应该怀抱感恩之心吗,去谅解他们作为父母的那颗独爱亲子女的心。

当然,也有不少收养回来的子女也过得很幸福,因为有一些父母是没有在意血缘这些的问题,自从他们想当孩子的父母那一刻起,他们就做好了觉悟,管他是否亲生,到了晚年,孝顺的子女才是最贴心的。

世间的感情不是用血缘就可以维护的,很多亲兄弟砌墙,也有很多陌生人一见如故的亲,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和睦,成员之间要相互关怀,并为对方着想,这就是亲情!

我是莫愚,说说世间那点事,情感路上不可愚,为平凡的情感护航!关注我,晚上20点整更新情感心理学、情感案例,学习成长一个高情商明事理的人,感谢你们的观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