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

古代的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唐朝的王昌龄在其《灞桥赋》中也说:“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但是,灞河上建桥的历史则要追溯至春秋时期。当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祥之兆,便将桥改为“长存桥”。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现已将原石板桥改为了钢筋混凝土桥。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灞桥,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桥,曾引起多少文人的咏叹;那桥边的垂柳,又让多少迁客为之断肠;那桥下日夜东流的灞水,又让多少离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诗意得经不起任何物化东西的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击,都会让心中美丽的倩影灰飞烟灭。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李贺咏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李商隐吟道:“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等等,不一而足。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的文官绝大多数本身就是文人,但政治斗争的凶险往往令这些满腹经纶的书生墨客力不从心。于是,失意的与得意的,留守的与调迁的,豁免的与发配的,相知的与敌对的……都会来灞桥折柳伤别。灞桥不期然成了朝与野、庙堂与江湖的拐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小小的灞桥,沉积了中国文人太多的离愁别怨、太多的冷暖炎凉、太多的抱负才情。李白说:“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有一个人可能会很久见不到,甚至永远也见不到了,连春草都伤心起来,这就是灞桥的灵性所在。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其后经过历代墨客骚人妙笔的润饰,日久天长,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灞桥在灞水上。灞水在长安东南约三十里处,汉文帝葬在这里,遂称灞陵。千里送君,终须一别,从长安城送到这里也有三十里路,不算近了,车马遴遴,没得两三个小时吃不消。所以,便在桥上互道珍重,拱手作别。李白是最早写灞桥送别诗的诗人之一,也许正是因为李白的名句,灞桥才成为送别胜地的。而且,中国古典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词,就是在灞桥孕育诞生的,其始作俑者,又正是那个“飘然思不群”的谪仙人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首《忆秦娥》写得婉转隽永,韵味十足,它因为与律诗、绝句截然不同的自由格式而立马受到文坛的传诵和热捧,通过李煜、晏殊父子的开拓,到了宋朝,东坡、稼轩、易安、美成,词已别开生面,蔚然大观。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灞桥是伤心地,生长柳枝和离情。但韦应物的一首《长安遇冯著》写得又格外不同。打头是:“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大家都写分别,他却写相逢!相逢固然可喜,然而,冯著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名士,到处流浪,居无定所。他们好像才分别不久,如今相见,可马上又要分别。“衣上灞陵雨”,明写相逢之喜,实叙别离之悲,诗人将自己深挚的友情与悲欢离合的衷肠,抒发得明白晓畅而又一波三折。“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沉痛之笔,陡然收束全篇。韦应物的确是唐朝诗人中很独特的一位。

(砚边杂谈)西安灞桥:千古“离愁”,更具“灵性”

至于“销魂桥”则得名于江淹的《别赋》,其赋开篇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折柳赠别,是大有深意的。因为“柳”和“留”为谐音,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发展壮大。

现在的灞桥尚有青青杨柳,河水浅浅如一支伤感低吟的古曲。桥上人来人往,“别”无处不在,“离别之情”却早已荡然无存。千古离别的桥梁依然长存美好人间,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赞歌!(来源:传媒新锐卢剑利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