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X檔案:17世紀的日本

17世紀早期日本主動向新大陸和歐洲派出使團:


X檔案:17世紀的日本


幕府時代早期,日本曾經積極的參與早期大航海時代,利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開闢的航路去探索世界。上面的航路圖,就是幕府使團橫渡太平洋,穿越美洲和大西洋訪問歐洲的路線:


1609年,西班牙大型帆船聖弗朗西斯科號在從馬尼拉至阿卡普爾科的途中遭遇惡劣天氣而在江戶附近的千葉失事。船員們被救起並受到熱情款待,船長Rodrigo de Vivero也同德川家康會面。
1609年11月29日,雙方簽訂了一個條約。條約中約定西班牙人得以在日本東部建立工廠,並從新西班牙引進採礦專家,西班牙商船在必要時允許拜訪日本,而日本方面將會派遣一位使者到西班牙王室。
幕府將軍決定建造一艘大型帆船將比斯卡伊諾連同一個日本使團帶到新西班牙。仙台大名伊達政宗全權負責此項工程,他命令家臣支倉常長(はせくら つねなが)主領此任務。日本人對這艘大型帆船命名為伊達村丸,後由西班牙人改名為聖胡安包蒂斯塔號(San Juan Bautista)。造此船總共享了45天,幕府派了800名造船工匠,700名鐵匠及3000名木匠參與此項工程。
工程完成之後,該船便於1613年10月28日出發前往墨西哥阿卡普爾科。隨行的有180人左右,包括了10名幕府武士(由海軍大臣向井將監提供)、12名仙台武士、120名日本商人、船員和隨從、以及大概40名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


經過三個月的海上航行,該船於1614年1月25日到達阿卡普爾科,使者們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而支倉常長的最終任務是出使歐洲,在墨西哥呆了一段時後,他在韋拉克魯斯乘坐名為Don Antonio Oquendo的船出航。帆船於6月10日從聖何塞出發駛往歐洲。支倉不得不將龐大的日本使團留在阿卡普爾科以等待他歸來。
支倉常長大使於1615年1月30日在馬德里會見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支倉向國王轉交了伊達政宗的信,是關於貿易的請求書。國王應允了這些要求。支倉在2月17日由國王的私人牧師授予洗禮,改名為菲利普·弗朗西斯科·支倉。此後支倉常長還訪問了法國和羅馬。


日本通過和西方的交往,瞭解了地理知識和造船技術,也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但倭寇的時代已經過去,新興的清朝軍事實力又遠遠壓倒明朝,日本過剩的武士只能轉向東南亞。

十七世紀上半葉阿瑜陀耶的日本人

在十七世紀早期開啟日本和暹邏之間外交關係的兩國統治者有著有趣的相似之處。暹羅的厄加陀沙律王(r. 1605-1610年) 為了要通過商業富國強民,經常出國考察。他對貿易如此熱衷,以致於暹羅國王的年代記描述“他比任何一位前人還要貪婪”,顯然地,“他只關心如何富足他的國庫”,而且他也“非常傾向於陌生人和外國”。他的成功的兄長,偉大的暹邏人納黎萱大帝,完成了自1569年以來數十年遭受緬甸人破壞的暹羅王國的鞏固之業。


在日本,家康這位德川家的第一代將軍,為了使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間增進商貿關係,締結友好邦交,以及建立嶄新的聯合,而尋求外交的解決方法。他向東南亞各國發送私人信件,表示商業合作的意圖;而且對造訪東南亞的日本商人頒發御朱印狀,予以保護和支持。與歐洲國家不同,德川家在日本並沒有和商人組成合資公司,它的貿易活動仍然基於豪商與幕府的從屬關係。
家康1606年寫信請求厄加陀沙律提供木材、大炮和火藥,說明至遲此時他已與阿瑜陀耶的暹羅政府建立起聯繫。在1610年的另外的一個公文中,家康對暹邏國王舶來大炮和火藥表示感謝。暹邏人也曾要求日本的馬和刀劍。兩國政府間的軍事貿易具有獨特的象徵作用,因為它似乎暗示著雙方締結著軍事同盟。因此,德川維護與阿瑜陀耶中的王室的官方關係並且交換象徵性的贈品,而他們放手由商家掌管大宗交易。
暹邏人這一方並不介意任用日本商人作為仲裁來處理對日貿易事務。例如,京都商人茶屋四郎次郎(Chaya Shirojiro)可以與暹羅朝廷的一位官員Okphra Chula 直接書信溝通,而長崎代官長谷川藤廣(Hasegawa Gonroku)則有另一條同樣優先的渠道。津田又左衛門大約從十七世紀頭十年起就居住在阿瑜陀耶,他於1622年(或1624年)回到長崎後成為一名翻譯官。長崎的伊勢久左衛門(Kii KyÛzaemon)或許是第一個在暹羅朝廷獲得官位的日本人。1616年,他又成為第一任暹邏遣日使節。


總的來說,倭寇侵擾東南、日本侵朝、武士和商人進入東南亞、支倉常長出使歐美、幕府擊敗北海道最後的原住民,這幾件事之間有很大的相關性,都是大航海時代早期日本對新型世界體系的應激反應。雖然之後的日本迅速進入鎖國時期,但作為一個軍事傳統濃厚的島國,日本在早期大航海時代繼承的海上擴張傳統對19世紀開國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