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谁生的谁养”


“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谁生的谁养”

01

在小说《罪与罚》里有这么一句话: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

我们所幻想的亲情应该是如同冬日里的暖炉一般温暖入心,然而呢还有一种亲情会将你打入冰窖中透彻心扉的凉。你会站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我也是你们的孩子,我也是你们生的,为什么你们就不曾考虑到我。”

这就是亲情的另一面,寒心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父母,他们做事情不会考虑儿女的意见,“生孩子是我的权利,我想生就生,难不成还要跟你商量,反了你”,但是呢,多年之后,当他们无力承担,便想法设法的施压:“谁让你是姐姐呢,姐姐养弟弟天经地义,你不养谁养。”

你无法拒绝,一再的忍耐,奢求他们能理解你,但是没有,只会更变本加厉。

每个人都是有底线和原则的,当你的利益被严重侵犯,你发现自己为了旁人牺牲了太多,你就特别想为自己争一争:“能不能替我想一想,我怎么办?我还没结婚,我以后还会有孩子,谁压力都大,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可就因为你是老大,你比弟弟大19岁,没人会考虑你的感受。谁让你大呢,在他们看来,你就得承担。

好不容易下个早班,洗簌好了,曼文躺在床上的时候是晚上十一点。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又用另一只空闲的手揉了揉肩,她还是有些疲倦。曼文打开了微信,看有没有什么错过的消息,然而当她看到母亲发来的N多条微信时,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曼文工作的时候不想被打扰,手机习惯了调成震动,而跟母亲的微信聊天页面,她给调成了“免打扰”。曼文很讨厌看母亲发的微信,因为不用看就知道,又是跟钱有关的。

“我这边手头没什么钱,你工资发了吗?你弟学钢琴可得交学费了哈”

“死丫头,怎么不回我微信,哪里去了”

“还不回,我看是反了你了,当初就不该让你出去上班,我可告诉你,这个月的钱还没打呢”

“你再不回我微信,小心我带着两个弟弟找你去。”

这些信息就跟“夺命连环call”一样,曼文看了就不自觉心烦。

“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谁生的谁养”

02

没错,曼文有两个弟弟,但你也别奇怪,是一对双胞胎。曼文刚上大学的时候,第一年暑假她跟同学出去玩,没回家,等到过年回家的时候,家里面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孩儿。曼文很惊奇,问爸妈:“这孩子是谁家的?”爸爸看着她说:“还能是谁家的,咱们家的呗,你妈生的。”

曼文一脸惊奇,她妈妈都47岁的人了,怎么还生二胎?

“妈,你生二胎不怕超生吗?”

“超生罚款就行了。单位里查得严我索性早退了,反正我那个工作也挣不了几个钱。你爸呢本来就是做生意的,不受管控。咱们是超生了,但是按要求罚款就好,已经生了下来,谁还能拿你怎么着。你妈我好命,一直都想要个儿子,现在一下子来了俩。”

母亲抱着孩子,躺在床上,一脸的母爱泛滥。曼文知道她妈妈一直想要儿子,从她小时候母亲就对她说“

你要是个小子就好了,你奶奶也不会刁难我”。就因为没个儿子,她妈妈在奶奶面前抬不起头;就因为没个儿子,她生怕自己的丈夫出去找别人生儿子。现在来了两个,曼文她妈那尾巴可是翘到了天上去,得意极了。

“你看你爸是怎么对我的,现在对我可好了,我可是从丫鬟到了皇太后。”

曼文尴尬的笑着,她不知道怎么回事,替母亲感到悲哀。自从嫁给她爸就一直是拼儿子拼儿子。其实后来她爸也没什么要求了,倒是她母亲跟犯了“魔怔”一样,特别想生儿子。

曼文在上大学之前劝过她妈妈:“妈,别执着了,这样多好,你跟我爸也比较轻松,你这个岁数再生个孩子,到六七十都是劳碌命。”

“我想通了,不打算生了。”

母亲明明是答应了曼文,可是不过是一年,曼文就多了两个弟弟。这事母亲没有给曼文提前打招呼,每次电话跟视频都没提过,所以曼文也是吓了一大跳。

“我想给你个惊喜啊,没发现后面视频我都不理你吗?要是被你提前知道了可咋整。”

母亲的惊喜也来得太大了,曼文不知道是福是祸,她看着床上那两个小婴儿如天使一般,着实可爱。但是那时候她年纪还太小,并不懂得这两个弟弟会对她今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再说,怎么可能呢?他们家条件还可以,养活两个弟弟应该没问题吧。

“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谁生的谁养”

03

自从有了两个弟弟之后,曼文发现母亲还是变了,以往她要生活费都是两三千,现在呢母亲总是唠叨她:“你啊,省着点花,你不知道家里还有弟弟吗?你弟弟还那么小。”曼文会说:“好好,知道了。”

大学四年,她的生活费一降再降,大一的时候还每个月三千呢,到后来也就降到了每个月一千。

曼文很生气,怎么越活越倒了,她从母亲身上要不来多余的生活费,就跟她爸打电话。她爸一接电话就跟她哭穷:“闺女,你是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你爸我这两年做生意就没怎么赚钱,你妈还天天跟我要钱。”

曼文无力,这还没怎么着,她的生活就已经一落千丈了。

曼文有一年回家,发现曾经很爱美的母亲也变了:“妈,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跟没生孩子的时候差远了。”母亲直接怼到:“我要照顾两个孩子,忙的吃饭的空都没有,你以为我容易。”曼文发现不太对劲,她回家那些天,父亲总是很晚回来,有时候干脆不回家,即便是回来了,他跟母亲两个人还是吵。

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父母之间的感情变成这样,竟也对彼此骂骂咧咧了。

那个时候,还不到三岁的弟弟很调皮,他们俩经常打架,把家里闹得很乱。她爸一回家就指责:“你也不收拾收拾,整天干什么吃的,你看家里乱的。”

她妈一脸委屈:“我要带两个孩子,他们俩还这么皮,你以为我想吗?你成天就知道在外面,也不为这个家想想。孩子的奶粉没了你知道吗?怎么不买?”

“钱钱钱,成天就知道要钱,败家媳妇儿,我挣再多钱都不够你用的。”

父亲说完就摔了门出去散心,母亲就坐在地上哭,旁边还有两个打闹的弟弟。曼文看着这一切,天旋地转,她觉得郁闷极了。她终于知道母亲给她的生活费为什么逐月递减,因为父亲从源头上减少了,再加上两个弟弟的开销,这一个月就得出去大几千块,父亲挣多少钱够呢?再说了,他上还有八十岁的老母要养,又面临中年危机,压力也很大。

有两个弟弟之后的四五年,曼文发现父亲和母亲都不同程度的变老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夜白头”,曼文从他们脸上很少看到笑容,全是疲惫和狼狈不堪的争吵。

“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谁生的谁养”

04

“曼文,妈妈就指望你了,等你大学毕业,找个工作,咱们家就宽裕了。”

这是在有了弟弟之后,母亲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曼文刚开始还能听得进去,但是后来耳朵都长了茧子,自动屏蔽。

曼文本打算考研,但是直接被她父母给否决了,也是父母都已经50岁,家里还有两个还不满四周岁的弟弟,还有80岁的奶奶要养。奶奶的身体不好,长期住院,她妈呢要照顾两个孩子,也没个工作。当年她妈是早退,退休工资也不是很高。父亲是做小本生意,这些年很是疲惫,没多少精力拼了,能挣几个钱呢。

一家老小,就指望父亲挣的钱过日子,他一个人,哪扛得住呢。

曼文知道,家里的两套房子已经卖了一套救急,可是以后养老和养小花钱的地方更多,能撑多久呢?

曼文也算懂事,找了份工作,从她毕业开始,家里人就不再给她一分钱了。曼文气父母的苛刻,她刚上班挣不了几个钱,还跟小姨拿了几千当租房子的押金。

拿钱的时候小姨还说:“你爸妈也是糊涂,原本过得多轻松,现在可好,养老养小凑一块了,你奶奶要是再动个手术,看你们怎么办?”

曼文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也不过才5000块,可是给家打了一半的钱。她还得付房租,又得攒钱还给小姨,日子过得很苦。曼文后来工资涨了些,但是手里留不下什么钱,经常性要给家里打两三千回去。

曼文是“月月光”,工作三年,什么钱都没攒下,她讨厌回家,一回家她妈就盯着她的双手,看她有没有带东西回来。只要回家,好几千块又没了。曼文现在26岁,两个弟弟也快7岁了,但是挺皮的。可能是因为“老来得子的缘故,母亲看得娇,把两个儿子给宠坏了”。

“妈,你这样不行,咱们家现在穷就得穷养,你看弟弟被你惯的。”

“他们就是个孩子,7岁的小孩,能多懂事。”

曼文有时候回家,一个弟弟抓她的头发,另一个弟弟用脚踢她,可是母亲呢,竟然在一旁哈哈大笑。曼文深深的为母亲的未来感到担忧,母亲已经54岁了,就这样的两个儿子以后能指的上吗?母亲65的时候,两个弟弟18岁,弟弟不争气,以后又有谁来帮他们呢?

想到这里,曼文的后脊梁骨发凉。

“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谁生的谁养”

05

曼文近些年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而她常年在外,甚少回家,跟两个弟弟的感情也不是很深,因为母亲的娇纵,两个弟弟“没大没小”,对她也不尊重。

她还是单身,谈过一两个男朋友,但是人家一听说她的家庭环境就闻风丧胆,要不然就是见到了男方的父母,被人家冷嘲热讽:

“这还用说吗?以后两个7岁的弟弟就是你养,你啊,不仅要养弟弟,还得给你的父母养老,你一个人担的起吗?”

一个又一个告吹,曼文开始意识到自己得狠心一点,然而呢,一狠心不顺着,母亲开始对她破口大骂,什么难听的话都能出来。或许是这些年长期待在家中,她母亲没有长进已经变傻了,思想很极端。

母亲因为要钱的事没得逞,后来直接打电话过来:“我白养你20年,你个不孝女,连你弟都不养。”

曼文对着母亲大吼了一声:“谁生的谁养,当初生的时候问过我的意见吗?现在知道要我养了。你们自己都不想清楚,还有你对弟弟这么娇纵,以后有你受的。我现在都没男朋友,还不是因为你们。我不想被拖累了,再见。”

曼文不给母亲反驳的时间,狠心地拉黑了父母的微信和电话。她必须得狠心,否则父母的“卑鄙索取”都成了习惯,甚至还觉得是应该的,凭什么呢?现在还能逼一逼他们,真要是把两个弟弟养成“混混”,以后怎么办?

“以后我只想好好爱自己,就自私一点,走一步算一步吧,好累。”

曼文不想想那么多,她知道以后还会有很多烦心事,但也只能顺其自然。

父母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得思虑周全,否则你们的任性是自私,更是拖累自己的孩子。

今日话题:若你是文中的曼文,该何去何从?欢迎留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