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高考沒能考上985和211,給很多同學留下了遺憾,考研成為了他們衝擊985和211最好的階梯。但是大多數同學,並沒有將985和211院校作為考研目標,不只是因為他們認為難考,更大的原因是他們不清楚考一個雙非的研究生和考985、211研究生,究竟有多麼大的差別。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985和211好,就是一個很泛泛的印象,“恩,排名靠前,學校不錯,挺好的”,但卻沒有一個偏量化的概念,到底好多少,一個985、211畢業的研究生,和一個雙非高校畢業的研究生,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中,究竟會有多大的差距?

相同專業,月工資平均差距在3000以上

就以我個人的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為例,我身邊的研究生同學,畢業後月平均工資在11000元以上,我們這個月平均工資是指加上其他所有的獎金累計值然後分配到十二個月得到的數字。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本科是在西南地區的一所雙非郵電院校,研究生也是讀的本校的研究生,跟我一個專業,他跟我說他們的平均工資在7000元左右。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如果做一個簡單的減法,我們可以說,通信類985院校的研究生要比雙非普通高校在平均月收入上高出4000元,但是兩個個例確實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於是我上網找到了一組數據。2018年,985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為9842元,211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的平均收入為8648元,雙非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的平均收入為6468元。

通過比對我們可以看出,差距分別為3000元以上,和2000元以上。作為最直觀的衡量指標,在月工資這一項上我們發現了明顯的差距。但是還有一些更為嚴峻的問題,我們沒有講。如果是火熱的專業,諸如計算機之類,市場足夠大,無論是985還是雙非都能分一杯羹,所以大家都有錢賺,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但是在有一些專業上,諸如食品安全類專業,最大的現實是,可能985的碩士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夠收穫理想的薪資,甚至是隻能在一個很低的水平線徘徊,那麼在此種情況下,雙非的碩士研究生已經不是一大碗湯分多分少的問題,而是面臨可能無湯可分的窘境,很大的現實就是轉行,做起了從未涉及的領域,甚至是千差萬別的領域。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步入職場,晉升路程的差距在兩年以上

每個人進入職場,雖不是所有人都想著飛黃騰達,但是大多數人也想著是步步高昇。而升職加薪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就是能力、學歷和環境認知。我們之前也說了,我們比的就是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間的差距,所以學歷上沒有差別,比的就是能力和環境認知了。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我們先來說說能力的問題,能力這件事,表面上跟名校和非名校沒什麼關係,但是如果你真的仔細思考,其實差別非常之大。實驗室通常會承接很多公司的項目,項目方心理的潛意識是,985、211學校專業能力更好,也就更能把項目做好,所以他們願意把項目投給這些985、211的實驗室,此消彼長,那麼留給雙非院校實驗室的項目其實就十分有限了。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項目多,意味著學生就有更多的練手機會,就能有更多的項目經驗,這些經驗慢慢的積累,其實就內化成為一種能力。我們不說特例,就假如大家都是在等著被分配項目,而不會主動爭取,那麼明顯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得到的經驗就更多,提升能力的機會也就更多,所以在步入職場那一天,他們中的大多數其實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再說所謂的環境認知,舉個簡單例子,你是不是內心也有名校情懷,你也希望自己是清華北大的一份子,或者那些頂尖985中的一份子,假如你家裡有個親戚是清華北大的,是不是大多數人也會投去羨慕的目光。那麼假如你是老闆,你看到你手下是來自清華北大的,或者是來自頂尖985的,你會不會另眼相看呢?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所以說,能力的客觀差距,再加上環境認知的差距,會讓來自普通高校的你,和那些來自985、211大學的人,有兩年以上的晉升差距,也就是說,你要多走兩年的路,才能追上人家,當然這些都是總體而言,特例永遠存在,英雄不問出處,總有一些人,能突破原有的束縛,飛上蒼穹,成就不凡,但這樣的“普通人”永遠都是少數。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現在你知道了985、211的碩士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有多大“量”上的差距吧?董師兄在這裡不是鼓吹985和211有多好,就是想提醒那些想考研的同學,目標放的高一些,雖然需要你付出更大的努力,流下更多的汗水,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假如你確實難以企及,考個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無所謂,只要超越過去的自己,未來就一定是好的。

如果研究生沒上985和211,你會錯過些什麼?

認清未來再努力,努力考研有意義。客觀差距天然在,雄心壯志可覆蓋。超越自己雖然難,成就未來展笑顏。勇敢開始不放棄,創造奇蹟方可期。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董師兄,考研領域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