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開闢邙山派功比晦明,為創劍法上天山,得後輩易蘭珠指點清理門戶

在天山劍客合力救出被關押天牢的易蘭珠之後,他們一起回到天山。凌未風又再次見到闊別已久的恩師晦明禪師,不曾想這一次會面就是最後的告別。

年過百歲的晦明禪師眼見弟子凌未風劍術有成,繼承了大弟子楊雲驄的遺志,在江湖上行俠仗義,領著一群年輕劍客,幹出轟轟烈烈之舉,堪稱新一代塞外奇俠。晦明禪師再見到年輕一輩的桂仲明和張華昭,甚是欣慰,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於是晦明禪師也對二人的劍法稍加指點,並告知凌未風要傳承好自己留下的劍訣和拳經。隨後晦明禪師語帶禪機,告知眾人他將不久於人世,第二天就已然坐化。

晦明禪師作為天山一派的奠基人,豐富了天山派武學,培養出三位劍客,讓天山派真正的威震武林。而晦明禪師的離去,也讓武林少了一位大宗師。

而就在晦明禪師坐化的時期,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原之地邙山,卻有一位頂級宗師正在默默崛起,而在十多年後,此人還會來專程到天山請教劍法,此人正是邙山派開山祖師獨臂神尼。

獨臂神尼的低調出現彌補了武林大宗師的缺失,也算是武林之幸。獨臂神尼是出自帝王之家的長平公主,在李闖攻入北京之後,她的父親崇禎皇帝揮起長劍將其左臂斬斷,這卻無意使得她在紛亂的皇宮裡保全了性命。後來,她歷經風霜,眼看山河破碎,故國不再,終於看透塵世,大徹大悟,於是出家為尼,潛心鑽研武學。

在晦明禪師圓寂之時,獨臂神尼的武功初成,她開始創立邙山派,並收下第一個徒弟了因。而這也是獨臂神尼開啟收徒模式的開始,因為接下來她又連續收了七個徒弟。

師者,所以傳授授業解惑也!獨臂神尼不理塵世,只是因材施教將自己的對於武學的理解傳授於自己的弟子,而她的大弟子了因是她傾注最多精力的一位,卻也是她最擔心的一位。

開闢邙山派功比晦明,為創劍法上天山,得後輩易蘭珠指點清理門戶

晦明禪師


獨臂神尼對於武學之道理解極為透徹,雖然她只有一臂,但是她善於思考,於是她針對了因的特長傳授他“伏魔杖法”。了因功力深厚,使出杖法虎虎生威,出師後憑藉這套杖法在江湖上揚名立萬,威風一時。

對於獨臂神尼來說,她肯定不會使用杖法,但是她卻能夠將弟子培養成當世高手,可見她對於武學之道的認知超越了她的實踐,這種思考能力估計是不弱於晦明禪師。也正是具備這種超強的思考能力,獨臂神尼才能根據八位弟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所以她的弟子所學的武功都是不同,而其中四位都是極為突出,這八位弟子也在江湖上闖出“江南八俠”的名號。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獨臂神尼堪比金庸筆下的大宗師張三丰,因為張三丰也是因材施教,發揮每個弟子的特長,使得“武當七俠”名揚天下。

然而,真正將獨臂神尼的武學領悟到最深的還是她的關門小弟子呂四娘,而呂四娘所學的武功正是她晚年所創的“玄女劍法”。

獨臂神尼並不擅長使劍,可是她對於武學是一通百通,在晚年她之所以參悟劍法,還是她對大弟子了因的擔心。因為她已經感知到了因有追名逐利的舉動,只是她還在世,了因不敢太過膽大妄為。而此時自己已經年長,如果自己百年以後,了因勢必會肆無忌憚,如果那時候沒人降伏得了他,那必然會導致自己苦心經營的邙山派毀於一旦。

獨臂神尼所料不錯,在三十年後,她故去之後,了因果然肆無忌憚投靠胤禛,成為胤禛的走狗,幫助他爭奪皇位。當然,後來也是由她晚年培養的弟子呂四娘清理門戶,這才讓邙山派能夠傳承下去。

作為武學宗師,也總會有各種擔心,因為傳授弟子武學之後卻並不能夠一直守護著弟子,而他們品行是否上佳,是否會被名利誘惑,這些都是未知數!

正如晦明禪師,門下出了一個投靠清廷的楚昭南,而獨臂神尼也是面臨同樣的煩惱,他的大弟子了因也被名利所誘惑。

開闢邙山派功比晦明,為創劍法上天山,得後輩易蘭珠指點清理門戶

獨臂神尼


獨臂神尼不擅長劍法,但是在晚年卻苦心鑽研劍法,因為她知道她必須創作出一套高深的劍法來維護邙山派的安寧。

她自己已得到劍訣,也有創作劍法的思路,卻在一些環節有諸多不通,於是她就想去請教一下擅長用劍的高手。而此時,她想到一人,正是天下第一女劍客天山女俠易蘭珠。

此時易蘭珠三十多歲,歷經十多年的歷練,又得到凌未風的悉心指導,她的劍術已經將“天山劍法”和“反天山劍法”結合的絲絲入扣,沒有任何破綻。相比十年之前,她的劍術又更是爐火純青,凌厲無雙。畢竟,凌未風被楚昭南斬斷拇指,後來不能使劍,他就將自己對於劍術的理解全部傳授給易蘭珠,這才讓易蘭珠的劍術大放異彩。

本來,獨臂神尼作為前輩,也不可能主動去拜訪一個後輩,但是獨臂神尼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作為一個出家之人又何必局囿於門戶之見,長幼之分!只要能夠讓自己的劍法更加完善,遠赴天山請教易女俠定是不負此行。

當然,獨臂神尼來到天山後也得到易蘭珠的誠心招待,在天山二人探討劍法長達半年時間,易蘭珠對於劍法之道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獨臂神尼也是仔細聆聽,認真揣摩,將劍法不通之處全部和盤托出,而易蘭珠也是針對劍法一點一點指出不足之處以及改正的建議,半年時間讓獨臂神尼領悟到高深劍法的精髓。

可以說,這半年的時間也讓易蘭珠與獨臂神尼結下深厚的友情,隨後獨臂神尼告別易蘭珠,但願後會有期。殊不知一次簡單的告別,往往就是一生的絕別,簡單的再見背後,往往就是再也不見。

獨臂神尼離開天山以後,二人再無見面,而獨臂神尼後來所創的“玄女劍法”其實也包含了易蘭珠的心血。這也是為何後來易蘭珠見到呂四娘時,也是倍感親切,一方面呂四娘身上有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另一方面就是她與獨臂神尼的友情。

獨臂神尼果然是上上之人,她的這次專程拜會不僅讓自己創作出一套與“天山劍法”和“達摩劍法”齊名的“玄女劍法”,而且讓邙山派與千里之外的天山派結交,兩大門派相互扶持,共行俠義之事。

在晚年,獨臂神尼又收一年輕的女弟子呂四娘,將自己所領悟的“玄女劍法”全部傳授給她一人,呂四娘天賦異稟,繼承了師父的絕學,也承載著師父的遺命:一旦了因投靠朝廷,就憑藉這套劍法清理門戶。

獨臂神尼的眼光著實不錯,她看出了因心懷不軌,果然在她離世後就為所欲為,而她也幸虧留有一手,讓她的關門弟子呂四娘繼承“玄女劍法”,待以後清理門戶,而呂四娘也不負所托,最終代師清理門戶,將邙山派發揚光大。

正是:獨上天山得劍法,歸來邙山收女徒!

開闢邙山派功比晦明,為創劍法上天山,得後輩易蘭珠指點清理門戶

易蘭珠張華昭


參考書目:梁羽生作品《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