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懒汉“兜底户”变远近闻名“小老板”,靠自己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肖萌 通讯员 高长军 张海军/文图

懒汉“兜底户”变远近闻名“小老板”,靠自己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

杜犬血曾被精准识别为“兜底户”,也是远近闻名的“懒汉”,吃了上顿不想下顿。可如今村民说起杜犬血,都称他是“脱胎换骨”了,短短几年时间,他竟然变身成了众所周知的“杜老板”。这究竟是咋回事?

懒汉“兜底户”变远近闻名“小老板”,靠自己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

【愁】“兜底户” “懒汉” 帮他找到工作都不去

3月7日,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河南省卢氏县潘河乡梅家村春光明媚,环绕村子流过的洛河清澈见底,村后山上山花怒放,灿若云霞。村头农家乐“梅园”的主人杜犬血,哼着小曲儿忙着打扫院落、擦拭门窗,当天早上已预定了7桌客人。

“我看新闻,昨天国家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说,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这话真是说到咱老百姓的心里头。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心情振奋,今年心想着收入个小十万吧。”杜犬血这农家乐2019年8月开业,经营了4个月纯收入3万多元,当年就脱了贫。

说起如今的杜犬血,村民都说他“脱胎换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他竟然由一个犯懒的“兜底户”,变身成经营农家乐的“杜老板”。

杜犬血今年61岁,2016年初脱贫攻坚战打响之际,他和80多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窘,被识别为“兜底户”,得靠政府和社会救济保障基本生活。老父亲去世后,他一个人更是吃了上顿不想下顿,平时晒晒太阳,心灰意懒,无所事事。

脱贫攻坚战开始后,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结对帮扶梅家村,副校长吴守银和杜犬血结成了帮扶对子。看到杜犬血生活非常困难,吴守银想方设法给杜犬血争取到了一个生态护林员的岗位,每月500块钱的工资。为增强杜犬血的持续发展能力,吴守银希望杜犬血能有一技之长,多次动员他参加劳动技能培训,但都被杜犬血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

2017年县里的职业中专开办一期烹饪培训班,免费培训还管吃管住,吴守银又上门找到杜犬血。这次,或许是杜犬血想到,今后能有个吃饭的地方了,就答应了。

懒汉“兜底户”变远近闻名“小老板”,靠自己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

【学】学厨艺、学盖房、学生意 两年多的投入“唤”起心中农家乐

一个月的培训,看着老师蒸、煮、煎、炸、炒,闻着饭菜香,杜犬血竟被吸引住了。他忽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不仅在上课时用心学,还不时提出问题解疑释惑。特别是听了外地山区开办农家乐、就地取材制作山野菜等成功案例后,在杜犬血心中引起了共鸣。

他想,梅家村山环水绕、林木苍翠,离县城只有10公里,时常有人去村里休闲,自己咋就不能开办个农家乐呢?

作为“兜底户”,杜犬血没有任何积蓄,开农家乐只有依靠自己一点点去搜集建筑材料。学艺归来后,连续两年的时间,他白天在工地劳动,晚上在家里构思农家乐的设计方案。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杜犬血于2017年夏天开工,在一无设计图纸、二无建设资金的困境中,杜犬血边想边干,一有空闲就到洛河挑拣河卵石、到建设工地务工筹备建设资金,把整整2年时间的劳务所得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农家乐建设上。

为降低费用,杜犬血还学会了简单的瓦工、木工技术,工程建设就没有请过工匠师傅,也没有买过大件成品设施,基本是就地取材,合理利用陈材旧料。杜犬血就像不知疲倦的鸟儿筑巢一样,拉运沙石、砌墙上瓦、铺垫院落,一天又一天。2019年8月,农家乐的小院起来啦,杜犬血给它取名“梅园”。

这农家乐在梅家村还是破天荒头一回。“杜犬血以前那么懒,干这到底行不行?”一些村民都持怀疑态度。不曾想,经过手艺专业培训的杜犬血,竟是个做生意料。短短几个月,小农家乐生意都十分兴隆。不仅过往的旅客前来就餐,还有县城乃至周边专程前来休闲、吃饭的顾客。不少人听说杜犬血从“兜底户”自力更生开始了创业路,让“梅园”更火了。

懒汉“兜底户”变远近闻名“小老板”,靠自己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

【乐】被县委书记点赞 靠自己双手真干出了一片天

2019年11月7日,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来到梅家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中午来到了杜犬血这儿就餐。王清华对杜犬血苦干实干、开动脑筋、艰苦创业肯定有加,还夸赞了他的厨艺。

“这我可激动了,深受鼓舞,信心也更足了。”杜犬血之后多次抽出时间,跑到周边县市拜师学艺,不仅是厨艺,还学如何做生意,拓展经营,先后增加了一些富有山区特色的农家菜肴,短短时间内“梅园”已经在卢氏县创出了品牌。

2019年底,杜犬血一举摘掉贫困户、“兜底户”帽子,还被潘河乡党委、政府评为“最美脱贫户”,成了一个先进典型。

一个多月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但在大山深处的杜犬血没咋受疫情影响,反而给了他更多“扩大”的时间。杜犬血利用这淡季的时机,仍然就地取材,捡拾山里的石头对农家乐进行起装饰,一个月时间还搭建了凉亭,挖了一个窑洞。“农家乐得有特色,这一俩月,收拾收拾,正好可以增加吃饭的各种情趣。”杜犬血说。

“2019年俺收入3万元,脱贫只是小目标。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话暖和人。今年俺甩开膀子要大干,计划再增加住宿项目,收入肯定更多。以前等靠要,后来俺明白了,靠自己双手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杜犬血满怀信心地说。

懒汉“兜底户”变远近闻名“小老板”,靠自己原来真能干出一片天

█观察

河南有无数的“杜犬血”为幸福奋斗 中原脱贫攻坚工作有成效

在河南,像杜犬血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从“一贫如洗”,到奋斗出幸福,他们挣脱了贫困对家中几代人的困扰。这得益于政策帮扶,更是自己干出来的结果。平凡百姓的奋斗,也让河南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

2月28日,河南省再有14个贫困县宣布摘帽。作为全国有扶贫开发任务的22个省份之一,河南曾有53个贫困县,如今已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省也已累计实现651.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48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1%。

河南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史秉锐表示,全省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标志着我省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战略指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