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開欄語

悠悠河州,千年歷史,這是一片擁有深厚歷史的多民族聚居地。在這片土地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及獨特的地理人文條件,孕育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經過千百年歲月的沉澱與洗禮,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瑰寶。即日起,臨夏州民族委員會、民族日報社及臨夏州文化館聯合推出《臨夏·非遺》欄目,通過實地走訪,調閱資料,專訪非遺傳承人,帶你走進那些鮮為人知的“非遺故事”。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毛紡織擀制技藝是一種特殊的織造工藝,它先將羊毛、駱駝毛等用熱水浸溼,然後加以擠壓,用棍棒碾軋和揉搓等方式使毛絨粘合在一起,形成名為“氈”的無紡織型毛織品。周代史籍記載:氈,毛也,揉毛或氈。北魏(386—534)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稱:“凡作氈不須厚大,唯緊薄均調乃佳。”可見當時氈的製造已較為常見。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東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面,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面,平均海拔2610米,屬高寒地帶,毛氈為高寒地所必需之物,且東鄉族群眾擅長養羊,毛氈的使用極為普遍,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稀罕物”。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擀氈技藝,是東鄉族的傳統技藝,帶有濃厚的民族基因,它是東鄉民族發展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文化烙印,是東鄉民族繁衍生息、自強自立的精神象徵,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早在元代至元年間,東鄉境內已有擀氈技藝,是由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從中亞傳入,從此薪火相傳。東鄉毛氈在當地成為姑娘出嫁時重要的陪嫁品之一,更是東鄉族家庭必備的炕上用品,且炕上鋪滿潔白厚實的擀氈是家庭富足的象徵。東鄉族毛氈製品在很多時候被當做禮品來饋贈嘉賓,擀氈技藝也因此而成為東鄉民族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傳統手工技藝。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歷史上全縣境內均有分佈,重點集中在龍泉、董嶺、大樹、北嶺等鄉,鼎盛時期,東鄉族中有不少男人都會擀氈。東鄉族的擀氈種類較多,按質地分,有春毛氈、沙毛氈(山羊毛)、綿氈(綿羊毛)等;按大小分,有四六氈(寬4尺、長6尺)、五七氈、單人氈等;按顏色分,有純白氈、花色瓦青氈、白裡簇紅氈等;按用途分,還可以分為氈帽、氈鞋、氈墊等。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多數技術由機器代替,導致民間技術逐漸失傳,還留存的東鄉族擀氈技藝是其中之一。2008年東鄉族擀氈技藝被申報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臨夏·非遺」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百年的民族瑰寶

2009年,北嶺鄉前進村村民馬舍勒被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東鄉族擀氈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下一期節目,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馬舍勒,聽他來給我們講述他與擀氈的故事。(

記者 馬瑞鵬 馬正蘭 景溪 趙聰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