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种植黄豆距离间距多少公分合适?

用户105531110904


种植黄豆距离间距多少公分合适?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个具有很大学问的问题。在农村过去有句俗语农谚是“小麦成行洒,黄豆一尺八”,意思是说小麦条播沿沟槽撒洒,黄豆棵距在8寸至1尺。这是过去传统播种小麦和黄豆的株距。从科学的角度看,黄豆株行距,即稀密程度要与土壤质地、地力、干湿度、品种等等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黄豆种植的稀密度是关系到生长发育状况、通风透气程度、光合作用强弱、产量的高低。



土质贫瘠的沙质土壤,滤水性能好,含腐殖质分量少,既不耐旱,又不保肥。为了达到黄豆稳产高产,必须在保肥保墒条件下,合理密植。在通常情况下,行距离在30㎝左右,株距离在20~25㎝之间,较为合适。这样黄豆在生长,叶片重叠程度适中,光合作用处于一般状态,通风透气能力良好,生长状况正常,产量趋于最大化程度。


土壤是一般性质的土地,半沙半泥,含腐殖质一般,土壤地力处于中等状态,保水保墒能力也是处于中间水平。黄豆播种时,稀密程度不能象贫瘠的土地那样密聚,否则生长发育不良,茎叶重叠密度过大,通风透气程度差,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能力差,容易引起病害,产量低。一般中等地力的土地上播种密度应该为,行距在35~40㎝,株距应该在25~35㎝之间,为比较适宜。

土壤地力较为肥沃的优良土地,保水保墒能力良好,土壤含腐殖质丰富,地力良好,旱涝保收。这样的土地条件,播种大豆,既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过稀或过密,都会影响黄豆的产量。过密时,在生长发育期,茎叶相互挤碰,叶片复叠程度大,妨碍了通风透气程度,容易引发病害,减少了叶片接受太阳光照,降低了光合作用能力,造成产量下降。播种过稀,满足了生长发育的需求,但减少了亩面积的有效植株数量,减少产量。通常播种的稀密度为,行距应该为40~50㎝之间,株距应该为35~45㎝之间较为适宜。



总之,黄豆播种稀密度要依据土壤基本情况、品种生长发育特点、还有播种的时间早晚来具体决定播种稀密程度。肥沃土地要播种稀些,贫瘠的土地要播种密些,保墒性好的土地要播种稀些,保墒能力差的要播种过密些。如果夏播过晚,生长发育期有限,只有通过增加密度,保证产量,夏播生育期过于超短,如小于90天的生育期,就不适宜播种。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为您解答:黄豆种植时间,黄豆的种植时间是因天气变化而定,一般分为春播和夏播。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9月份收获,夏播在收麦后进行,9月下旬~10月中旬收获。

播种前整地,将土壤进行耕作,深度22~25厘米,不起大块,为后期播种做好基础,播前灌溉,可在播前1~2天灌一次水,浸湿土壤即可,黄豆播前及时封闭除草,要处理不及时则会杂草严重影响黄豆的生长,可在播前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面积的田间封闭除草。

选种,选优良的黄豆种会提高发芽率和长势,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和破粒挑出来,将黄豆种子用0.1~0.15(bf)辛硫或0.7(bf)灵丹粉或0.3~0.4(bf)多菌灵加福美双或0.3~0.5(bf)多菌灵加克菌丹进行拌种。

适时播种,夏播前进行灌溉,对不好的地块可在播前灌一次水,夏播黄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所以适期早播很关键,秋播前整地,田地犁后进行分厢,宽2~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种2~3粒种子,种植时间一般在8月10日前,每亩地8~10千克。

田间管理,出第一片叶前进行锄地,将苗附件的草锄干净,要注意不要伤到苗,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做到不伤苗,部压苗,不漏草,第三次中耕在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进行,要做到深松土。

锄草,出苗早期用除草剂或普施特进行喷施,早期普施特用量为5(bf)水剂每公顷1~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选在降雨前后进行,用量12(bf)的拿捕净乳剂每公顷1~1.5公斤,15(bf)的精禾草克每公顷0.75~1公斤,5(bf)的精禾草克乳油,24(bf)的克阔乐乳油,每公顷0.33~0.75公斤。

增产措施,摘心促分枝,春黄豆长出两片叶子时将上部未展开的真叶摘除,摘后茎基部会长出双主株,施石灰增花多荚,增施石灰能有效促进植株的生长,一般可增产15%以上,开花前施25~30公斤,雨后泥土湿润时施下。增施磷钾肥,在开花到结荚期每亩施20公斤过磷酸钙。氯化钾6公斤,若叶片过黄,每亩喷施混合尿素0.5公斤,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喷钠增产量,春黄豆开花期间用亚硫酸钠300克兑水60公斤,可抑制呼吸作用,一般增产30%以上。





伱娃子


三垄栽培技术:垄距为60-70厘米,垄上双排精度按需,小行距为15-18厘米。

密植栽培技术:包括大垄密植栽培,小垄密植,30厘米扁平窄行密植3种模式。

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垄距为110厘米,垄上种植4行。

小垄密植栽培技术:垄距45厘米,垄上双排栽培。

厘米扁平窄行密植:行距30厘米,平播。






川黔桫椤妹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黄豆自古就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主要粮食之一。现在的黄豆种植技术已经发展的很完善,每个地区的大豆都有它的合理种植密度,因为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种的可能都不一样。

一般来说,小垄密植,就是垄距30厘米到40厘米的种植方式 ,具体说就是按80厘米起垄,在垄上种植两行,垄距30厘米到40厘米,就是这么一种种植方式。垄三栽培法,是以三个垄字打头,垄体深松,垄下分层施肥,垄上精量双条播种的三项技术措施。垄体深松的深度为8-10厘米,垄高15到20厘米,垄宽30厘米左右。垄下分层施肥,第一层12-14厘米,第二层15-18厘米 第三层7-10厘米。垄上精量双条播种,为垄上双行,播种深度4-5厘米。播种量的计算方法与窄行密植相同。

但是不同地区种植的密度也会有所调整。影响大豆种植密度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就是黄豆的品种,豆品种的选择关系到植株的茂盛程度、株高、叶片大小等问题。植株大的大叶型品种就种的疏一些。植株小,株形不太茂密的小型品种就种的密些。

第二,就是土壤,有土壤本身的肥沃程度和人工施肥的力度两种说法。同样的品种,肥沃程度高的播种就疏一些。土地比较贫瘠的就种的密一些。

第三,就是种植季节,夏季的大豆生长期长,植株又高大的话就种的疏一点。春、秋两季的生长期短(秋季的育豆期最短),种植的就密一些。

所以要因地制宜,看看你那边是什么情况。

希望我的帮助能对您帮助。


桃山小春


30至35合适!(个人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