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丰子恺是公认的中国“漫画之父”,正是因为他在1925年发表的“子恺漫画”,让“漫画”这个词开始被中国大众接受和使用。但他的作品既没有讽刺,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幽默,与今天我们认为的漫画相隔甚远。因此,他的创作被视为是一种“异类”。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丰子恺出生在1898年的浙江嘉兴,原名丰润。中学时师从李叔同,受其音乐和美术教育。1921年他游学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也是这一年,他与漫画偶然相遇。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从日本归国后,丰子恺成为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的老师。在白马湖小杨柳屋的舒适宁静下,他开始利用身边的各种小纸片随手作画。一开始,他只把这种创作当成娱乐,乘兴落笔,满意的就贴在墙上自己欣赏。后来,这些画被夏丏尊、朱光潜等好友发现,都很惊艳。郑振铎甚至亲自登门选画, 这些作品也以中国式“漫画”的名目开始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他说:我的画自可称为漫画,因为我作画,感觉同写字一样,或用线条,或用文字,只是表现工具不同而已。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作为中国漫画的开创者,丰子恺的漫画以毛笔线条勾勒而成,这是与西方、日本近代漫画、中国近、当代绝大多数漫画创作最大的区别。后者多是以炭笔、钢笔画成。表面上看,这只是工具的差别,但对于绘画这种造型艺术而言,这种差别却关乎根本。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丰子恺曾在1935年撰写过《我的画具》,讲述他在绘画工具方面的挑剔。最终,他发现最好用的,还是平常写字用的毛笔和纸。这可能是因为漫画创作对丰子恺来说,还是一种率意而为、非专业性的活动。而毛笔恰巧触手可及,随时可以下笔。还有一个原因,丰子恺本来就是在用写字的笔法作画。他自幼学习书法,得到过李叔同、马一浮等大家的指点,这在他的画中的题名和题词中都可以看出。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毛笔画画,不仅不能修改,甚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要挥洒自如,落笔即成。作画者,由手腕掌握下笔的轻重缓急和粗细浓淡,这是心与手结合的创作成果。在丰子恺的大批作品中,他用这种漫画的形式诠释了现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怀。他的选材毫无拘束,从家中小儿女的嬉闹玩耍,到农人纺耕劳作的勤劳朴实,再到城市生活的紧张忙碌,他都信手拈来,也正是这样的题材,使漫画走向了普通大众。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子恺漫画”在《文学周报》中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中国漫画创作也由此正式起步,日渐繁荣。到了1920年代末,所有报刊杂志几乎到了不能没有漫画的地步。但从性格和艺术观念来看,丰子恺始终无意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他的创作高峰期是在退隐乡村、闲散度日的那几年。而其作品也大多发表在《文学周报》、《人间世》、《自由谈》等品味相对较高的文学刊物上,或者是作为俞平伯、卢冀野、鲁迅等人的诗文作品的插图和封面出现。像《时代漫画》这类发行量巨大、迎合消费者心理,风格也更为大胆的漫画专刊,就不太能看到丰子恺的作品。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漫画的本质,内含严肃的人生批评,外表却笑意连连。本意是悲哀、嘲讽、愤慨,但表面,则是卓然有余,仗着滑稽和嘲笑来传达真意。1930年代,左翼思潮高涨。丰子恺偏重笔墨情趣、政治色彩明显不足的漫画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人们痛斥他伪造美化了现实民众的生活。他努力的修正对漫画的理解,有意加大了对社会现实中不公正、丑陋一面的描绘。但他毕竟是一位满心慈悲的居士,还是希望以美护心,他的强项是发表感想,是抒情,并非批判和鼓动。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战争的发生改变着每一个中国人,也改变了丰子恺的创作。1938年4月《抗战漫画.中国美术界动员特辑》上,丰子恺发飙了《漫画是笔杆抗战的先锋》一文,他激昂地号召全国漫画家一起冲锋,以短小精悍、一目了然的漫画作为普遍的宣传工具。此后,他还创作了很多抗战漫画,为《抗战漫画》供稿,积极地参与漫画救国的运动。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1949年后,丰子恺一度认为漫画界可以重回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他满怀欣喜地创作了一些批判旧社会、歌颂新时代的作品,但等来的是笼罩在文艺界上空的巨大政治压力。他一直呼吁的创作多样性也遭到了严厉的批判。昔日的漫画之父,遭遇着尴尬的境地。顶着漏网大右派的帽子,丰子恺受尽折磨,更何谈发表新作。但他仍做着地下工作,冒着时刻被发现的风险,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和创作,其中包括《护生画》(第六集)。

中国的漫画之父——丰子恺

现在中国的漫画与丰子恺的漫画相隔甚远。丰子恺那些富有独特魅力的作品,就只出现在最初的时刻。他的那些不论好的还是坏的经历,都已经随着时间掩埋,留给我们的只能是研究、议论和谈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