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東八王寺的歷史?

人生九品在路上


大東八王寺,不熟悉的人是聽不懂的,大東是指瀋陽的大東區,八王寺原名大法寺,位於瀋陽市大東區邊牆路112號。

老瀋陽的人都知道,八王寺汽水,類似北京的北冰洋,是瀋陽的老字號汽水,1920年民國初期由東北官銀號總稽張惠霖、奉天工商會長金恩祺等民族資本家創辦的“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創辦出滿洲地區的老汽水。

說起八王寺汽水,就要說八王寺的水好,類似老北京人一說水,就說玉泉山的水好。瀋陽過去叫盛京,盛京一提喝水,就會說起八王寺的水。八王寺東南50米處的一眼清泉,俗名八王寺井,因其井水清冽甘芳,許多人提起八王寺,首先想到的就是八王寺的水。

康熙爺東巡,帶來玉泉山的水注入,“少時則玉泉水浮於上,澄清如故。以釣勺平挹取之,至刻痕而止,甕半以下則為寺前井泉,不復進御矣”。以後大清皇帝東巡,都喝八王寺的水。自此,這裡的水更加有名。

那麼八王寺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史料記載,清代崇德初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從鳳凰城回盛京路過“大法寺”時,見廟宇破敗不堪,便施捨銀兩重修“大法寺”。清代崇德三年,“大法寺”修葺一新。  寺廟主持僧為感謝阿濟格施捨善款恩德,便在“大法寺”左側修建了一座“八王祠”。此後,“大法寺”便逐漸成為阿濟格的家廟。民間一直稱呼阿濟格為八王,說是在大清諸王中他排第八,比如在北京,他的墓地就叫八王墳,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地名。因此地為八王的家廟,所以被稱為“八王寺”,而忽略了原來寺廟名字“大法寺”。此寺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滿洲一直被明朝視為化外之地,來此地的人很少,廟也就荒廢了。此廟的發展就是從作為阿濟格的家廟開始。據記載,清代崇德三年(1638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3次大修。日俄戰爭中,寺廟被毀壞。1928年,奉系軍閥張作霖撥專款,第四次重修“八王寺”。後來因為歷史原因不被重視,曾被瀋陽市第五紙箱廠等單位佔用。

這地區是古文物高發區,隨著市政建設,考古工作者在八王寺地區發現了1處青銅遺址,屬於新樂上層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還有十餘座遼代墓葬和40多處清代古墓。

近年來新建的八王寺,整體佔地面積11136平方米,使用面積8609平方米,大殿面積600平方米。建設後的八王寺北到距離居民樓8米遠處,南側臨街。內有觀光區、封閉式生活區,後面建有方丈樓等。中間是萬佛法殿,一萬座釋迦牟尼佛將在此殿內,旁邊是配殿。工程投入資金1千多萬元,完全由佛教協會自己籌集。


滿族文化網


以前有個。八王寺飯店。反著念。[呲牙][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