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李東垣《蘭室祕藏》禦寒湯方解及治療過敏性鼻炎典型案例

禦寒湯出自李東垣《蘭室秘藏·捲上·耳眼鼻門》,主治“寒氣風邪,傷於皮毛,令鼻壅塞,咳嗽上喘之證”,方由黃連、黃柏、羌活(各二分)、炙甘草、佛耳草、款冬花、白芷、防風(各三分)、升麻、人參、陳皮(各五分)、蒼朮(七分)、黃芪(一錢) 組成。

明代醫家李橚《醫學入門·外集·卷六 雜病用藥賦(三)》“禦寒湯黃連、黃柏(降火)、羌活各二分,黃耆一錢,人參五分(補肺),甘草、款冬花、佛耳草(消痰)、白芷、防風各三分,陳皮、升麻各五分,蒼朮七分,通寒氣之壅塞,水煎熱服。治寒傷皮毛,鼻塞咳嗽,上氣喘急”。即降火、補肺、消痰、通寒氣。禦寒湯具有益氣健脾、扶正解表、兼清鬱熱之效。主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內有鬱熱,復又感受風寒邪氣,而致衛氣損傷,肺失宣肅所引起的鼻癢,眼癢,善嚏,鼻流清或濁涕,甚或鼻不問香臭,頭痛等症。

禦寒湯方中黃芪、人參為君,補脾肺之氣,固護衛陽,旨在扶正祛邪;蒼朮、陳皮為臣,燥溼運脾,理氣化痰;佛耳草、款冬花宣肺化痰,止平喘;兼以防風、白芷、羌活、升麻祛風散寒、疏通鼻竅;黃連、黃柏微清裡熱,炙甘草補脾潤肺,調和諸藥。

典型案例

患者某,男,1980年11月24日出生,鄭州市人。2011年3月5日初診:述患過敏性鼻炎8年,症見陣發性噴嚏、流清涕、鼻塞、鼻癢,汗出、動則尤甚如洗;微惡風寒,每喜著厚衣,汗出脫衣或敞衣襟即鼻塞、清涕、噴嚏加重;大便幹;3-5日一行,常伴眼癢,咳嗽,時吐白痰。舌淡,苔薄白,脈浮。

西醫診斷:過敏性鼻炎;中醫診斷:鼻鼽,證屬脾肺氣虛兼風寒束表。

治則:益氣健脾補肺,祛風散寒。

予禦寒湯:羌活10g,白芷6g,防風10g,升麻6g,黃芪60g,蒼朮15g,黃連3g,黃柏10g,人參10g,佛耳草12g,款冬花12g,陳皮6g,炙甘草10g 。6劑,每日1劑,水煎2次,兌合,分2次飯後溫服。

服盡6劑複診:謂服藥1劑諸症即明顯減輕,大便日行1次。6劑都進,諸症若失。復守上方7劑而告愈。隨訪1年無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