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第22期(2018年3月)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授奖词:井立文的《逃离》,以当年父母跳出“农门”的应考为线,逆向审视原乡精神,发现"逃离,有时便是进步的开始”,富有积极意义。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逃 离

骄阳似火,金黄色的麦浪起伏如波。爸妈正在地里弯腰割麦。镰刀飞舞间,麦秆一茬茬倒下。他们间歇站直,敲打一下酸胀的腰,望望无边的麦浪,丰收的喜悦化作额上紧锁的眉。

那是个还没有自动化机械的年代。太阳火辣辣的,似要把人烤化,妈妈擦了擦脸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只觉一阵眩晕,爸爸赶快扶妈妈到树荫下休息。妈妈说:“我们考学吧,这种日子太苦,我们不能再过了。”爸爸点头,目光越过层层麦浪。

爸妈读高中时正处文革时期,考不了大学,毕业后就在村里当民办教师。既有沉重的教学任务,又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辛苦拉长了岁月,却磨灭不了斗志。80年代,国家有了“民办转正”政策,爸妈也开始有了希望。

爸妈刻苦备考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白天上班劳作没有时间,他们就在晚上借助昏黄的电灯学习到深夜。农村的夏天蚊子多,妈妈就搬一个高凳一个矮凳到蚊帐里组成桌椅,奋笔疾书。有时,我和弟弟会缠着爸妈陪我们玩,妈妈就耐心地跟我们说:“你们不是喜欢赶集吗?如果爸爸妈妈考上公办教师,我们就能搬到镇上去住,到时天天带你们赶集”。我俩点点头,不再打扰他们。

耕耘后便是收获,三年内爸妈接连考上了师范中专。通知书下来的那天,妈妈正在地里摘棉花,我看到妈妈的笑脸比花更美……

后来,我们全家搬到了镇上,生活一天天变好。

逃离,有时便是进步的开始。

(责任编辑:李世琼 终校:杨培铮 制作:四季芳 548字)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获奖感言:

喜欢素与简,崇尚断舍离。故乡或许美好,或许更有很多美好回忆,但生活总要向前,毕竟希望在前方。留住那些美好和感动,抛掉那些苦累和忧伤。

获奖也是一样,很荣幸也很激动,但它只代表过去,自得一下就挥手作别吧,把它带来的信心和成长记在心间,轻装简从,再出发!

感谢在场赐我的进步与成长,感谢各位老师对小文的“遇见与发现”,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在场微散文作者参赛主题:原乡

《易·系辞》有“原始要终”,《礼记·孔子闲居》有“必达于礼乐之原”。原,本来、本源、最初的意思;乡,甲骨文字形若二人相对进食,本义为以酒食待客,引申为乡村及人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原乡即原色本乡,指承载着祖先历史记忆的地方,是早年台湾的客家人对大陆故乡的称呼。精神上的原乡,于民族,是指该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对此一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仪式感;于人,则指心灵的归宿。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你我他,是否因丢失了原乡而焦虑、而彷徨、而失意、而忧伤?

请用你的笔,书写你的发现,寻找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原乡。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作者简介:井立文,山东东阿人,现居南京。80后,任职于一所大学。典型的乐观派,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努力让生活更精彩!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逃离,进步的开始——井立文《逃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